-
公开(公告)号:CN120033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410775951.X
申请日:2024-06-17
IPC: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供氢系统和混合供氢方法。根据实施方案的混合供氢系统可以包括:压缩氢供应系统,其配置为储存从外部充氢站供应的压缩氢气,并且选择性地将氢气供应至燃料电池;以及固态氢供应系统,其配置为通过化学氢化物的化学反应产生氢气,并且选择性地将所产生的氢气供应至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993257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0343196.8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氢和二氧化碳储存系统,其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处理能力。该系统包括金属‑二氧化碳电池,金属‑二氧化碳电池包括负极、正极和位于负极和正极之间的离子交换膜;第一供应单元,该第一供应单元被配置为向负极提供第一电解液;第二供应单元,该第二供应单元被配置为向正极提供包括氢离子和碱金属碳酸氢盐水溶液的第二电解液;分离单元;电解液循环单元,该电解液循环单元位于分离单元的后端;溶解单元,该溶解单元位于电解液循环单元的后端;以及二氧化碳提纯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95002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726331.9
申请日:2023-12-14
IPC: B01J27/24 , B01J8/06 , B01J27/224 , B01J23/755 , B01J37/02 , C01B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制备合成气的催化剂结构、装置和方法。用于制备合成气的催化剂结构包括:基材,包括由分隔壁分隔的流动路径;和催化材料,布置在基材的分隔壁的表面上且包括金属氧化物载体和负载在金属氧化物载体上的金属活性颗粒,其中基材包括碳化硅(SiC)、氮化硅(Si3N4)、金属硅(Si)‑碳化硅(SiC)复合物、金属硅(Si)‑氮化硅(Si3N4)复合物或它们的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361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1722986.9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起亚株式会社 , 延世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水系电池及包括其的制氢及二氧化碳储存系统。该金属水系电池包括双电池,所述双电池由一对单电池以阴极相向的方式插入集电体来层叠而成,所述单电池包括阳极、所述阴极及位于所述阳极与阴极之间的隔膜,所述单电池包括阴极垫片,所述阴极垫片位于所述隔膜与所述阴极之间,并且在所述隔膜与所述阴极之间形成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56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225282.6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起亚株式会社 , 延世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IPC: C25B11/081 , C25B11/065 , C25B11/061 , C25B9/23 , C25B9/19 , C25B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二氧化碳电池以及包括其的制氢和二氧化碳储存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76526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965955.0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包含贵金属前体、过渡金属前体和载体的前体混合物辐射超声波以形成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涂层的核壳颗粒;对核壳颗粒进行退火以形成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涂层的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以及从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上去除过渡金属氧化物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1467854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482930.1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包含贵金属前体、过渡金属前体和碳载体(其具有约6nm至约15nm的平均孔径和约200m2/g至约2000m2/g的比表面积)的前体混合物溶液施加超声波,从而在碳载体的孔中形成合金颗粒;以及对碳载体的孔中的合金颗粒进行退火来形成金属间合金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253452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80045636.9
申请日:2019-05-17
Abstract: 本文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氧气/空气正极,其包括金属‑有机框架和/或金属‑有机框架和碳网络的复合体。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Li‑O2电池在潮湿的O2中运行,其中水在改善电池性能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用MOF@CNT复合体催化剂在潮湿氧气中循环Li‑O2电池,这种实施方案不但改善了电池性能,还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40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0504774.0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空气电池的正极、制造该正极的方法,以及包括该正极的锂空气电池。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锂空气电池的正极,其中,该正极是通过干式法而非传统的湿式法制造而成,以及正极活性材料和粘合剂的混合物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球磨,从而减少或防止因溶剂而造成的溶胀现象,并增加正极活性材料和粘合剂之间的耦合力,由此,可以制造高密度电极,并提高电极的耐久性,并且其中,当将正极应用于电池时,锂空气电池的寿命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253452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80045636.9
申请日:2019-05-17
Abstract: 本文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氧气/空气正极,其包括金属‑有机框架和/或金属‑有机框架和碳网络的复合体。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Li‑O2电池在潮湿的O2中运行,其中水在改善电池性能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用MOF@CNT复合体催化剂在潮湿氧气中循环Li‑O2电池,这种实施方案不但改善了电池性能,还降低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