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和制冷系统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6270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61856.5

    申请日:2017-0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F25B43/02 F25B250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和制冷系统。冷凝器包括壳体、冷凝管束和油分离装置,油分离装置包括内隔板和油分离结构,内隔板将壳体分隔为冷凝室和位于冷凝室上方的油分离室,冷凝管束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冷凝室内,壳体具有与油分离室连通的冷媒进口和与冷凝室连通的冷媒出口,油分离结构包括折流板、滤网、冷媒连通口和回油口,折流板和滤网设置于油分离室内,冷媒通过冷媒进口进入油分离室,依次经过折流板和滤网分离冷媒中的油,分离后的冷媒通过冷媒连通口进入冷凝室冷凝,冷凝后的冷媒从冷媒出口流出,分离出的油液通过回油口流出油分离室。本发明的冷凝器和制冷系统中,冷媒的油分离效率较高。

    一种空调、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及其冷媒分配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601685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66030.8

    申请日:2016-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 F25B4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式壳管式蒸发器的冷媒分配器组件,包括:管板;与管板相连,并将管板分隔为冷媒入口区和冷媒出口区的筒体;固连在筒体上,并靠近管板设置的均液板;固连在筒体上,并与均液板构成液室的均气板,均气板上还固连有通向液室的进液管;与管板配合连接的盖板,盖板与均气板构成气室,且盖板上设置有通向气室的进气管,进液管穿出并外露于盖板;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进气管相连,液体出口与进液管相连。该种冷媒分配器组件实现了气液两相冷媒被均匀的分配到管板中,充分发挥了蒸发器的换热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冷媒分配器组件的干式壳管式蒸发器,以及一种采用该干式壳管式蒸发器的空调。

    挡液板结构以及空调设备的蒸发器

    公开(公告)号:CN10456713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8844.1

    申请日:2015-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0 F25B39/02 F25B233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挡液板结构以及空调设备的蒸发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除液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挡液板结构包括挡液板结构,用于阻挡空调装置的冷媒气体中的液滴,其特征在于,挡液板结构包括具有液滴阻挡区和液滴下落部的挡液板本体部,液滴阻挡区被构造成能够使得其上凝结的液滴汇集到液滴下落部,液滴下落部低于液滴下落部周围的区域。该空调设备的蒸发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气液分离器、本发明提供的挡液板,挡液板本体部位于气液分离器的上方,且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用于提高挡液板结构的除液效率,进而改善压缩机的性能。

    换热器壳管、换热器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772667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710930373.2

    申请日:2017-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换热器壳管、换热器及空调器。该换热器壳管包括筒体和油分离部,筒体具有换热腔,油分离部设置在筒体的换热腔中,油分离部包括:油分离壳体,油分离壳体具有分离腔,油分离壳体的顶端设置有供气体流出的开口,开口连通分离腔和换热腔;进气管,进气管穿过筒体并伸入分离腔内;油分离组件,油分离组件设置在分离腔内。该换热器壳管可以减少机组占用空间。

    管卡及换热器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7450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44081.4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卡及换热器,所述管卡套上换热管上,所述管卡上设有散热结构,所述管卡设于所述换热管与支撑件之间,所述管卡包括主体部和设于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一端的连接部,所述散热结构设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支撑件套在所述主体部上。本发明通过在管卡上设置散热结构,降低对换热管的阻碍,保证换热器在运行的时候能够有效的进行热交换,而且在不降低产品强度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节约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