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液管组件、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241393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431321.9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集液管组件、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该集液管组件包括集液管体和分流隔板组件,集液管体上设置有扁管槽,分流隔板组件设置在集液管体内,分流隔板组件包括沿集液管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挡板和开孔隔板,开孔隔板上设置有射流孔,开孔隔板将集液管体的腔体分成入流腔和射流腔,入流腔位于挡板和开孔隔板之间,射流腔位于开孔隔板远离入流腔的一侧,开孔隔板的射流腔所在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流隔板,分流隔板将射流腔分隔为至少两个相互独立并与扁管槽连通的分流腔,每个分流腔通过至少一个射流孔与入流腔连通。根据本申请的集液管组件,能够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冷媒分配均匀性,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工作性能。

    空调
    13.
    发明公开
    空调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8074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476418.4

    申请日:2018-12-03

    Inventor: 杨健 杨玉生 胡锐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日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吸气闪蒸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互相连通,且充有冷媒,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的上游连通有所述吸气闪蒸器,所述吸气闪蒸器设置成气化液态的所述冷媒。本发明所提供的空调在工作过程中,不易出现压缩机液击现象,使用寿命较高。

    一种均回油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0572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0814298.9

    申请日:2016-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均回油空调机组及具有其的控制方法,所述均回油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201、202、203、204)和室内机(301、302、303、304),所述室外机包括两个以上并联设置的压缩机(101、102),且各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401、402)汇合并连至气液分离器(5)、排气管(601、602)汇合连至油分离器(7),其中每个压缩机还设置有用于排出其内部油的均油孔(801、802)以及与该孔相连的均油管(901、902),各压缩机的均油管相汇合并连至所述油分离器(7)的冷媒出口端(71)。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将富含油的压缩机中的油通过均油管均匀地分配到各个压缩机、及室外机中,解决了油量分配不均和油位不平衡的问题。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90179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510488991.7

    申请日:2015-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制冷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空调系统必须接水系统实现热回收的问题。该空调系统包括主循环回路和支路。主循环回路包括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支路包括能量利用设备。支路能被切换,以使得能量利用设备在工作模式与主循环回路的工作模式不同时与室外换热器并联连接,能量利用设备在工作模式与主循环回路的工作模式相同时与室内换热器并联连接。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系统,无论主循环回路处于何种工作模式,能量利用设备都能对主循环回路中的能量加以利用,且能量利用设备的工作模式可以与主循环回路相同或不同,真正实现了不同环境空间的热量回收,实现完全热回收。

    空调系统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47826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1118124.X

    申请日:2017-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F25B41/062 F25B41/067 F25B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压缩机为变容压缩机,压缩机在制热工况下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切换为单缸运行或多缸运行;压缩机包括变容口和连接在变容口的控制管路,控制管路用于控制压缩机在单缸和多缸之间切换;控制管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第一端共同连接至变容口,第一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至压缩机的回气口,第二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至压缩机的排气口,第一支路上设置有控制该第一支路通断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支路上设置有控制该第二支路通断的第二控制阀。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能够保证空气源热泵系统制热在低温工况下的制热效果。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90179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88991.7

    申请日:2015-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制冷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空调系统必须接水系统实现热回收的问题。该空调系统包括主循环回路和支路。主循环回路包括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支路包括能量利用设备。支路能被切换,以使得能量利用设备在工作模式与主循环回路的工作模式不同时与室外换热器并联连接,能量利用设备在工作模式与主循环回路的工作模式相同时与室内换热器并联连接。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系统,无论主循环回路处于何种工作模式,能量利用设备都能对主循环回路中的能量加以利用,且能量利用设备的工作模式可以与主循环回路相同或不同,真正实现了不同环境空间的热量回收,实现完全热回收。

    空调系统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80442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60913.1

    申请日:2014-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连接在空调管路上的室内换热器、蓄热罐以及控制阀组,控制阀组可选择地具有以下三种状态:控制蓄热罐与室内换热器串联;或控制蓄热罐与室内换热器并联;或控制蓄热罐与空调系统的制热循环状态下的冷媒循环流路和制冷循环状态下的冷媒循环流路相隔离。利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当空调系统工作时,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使蓄热罐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提高了蓄热罐的利用率。

    集流管组及换热器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3318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10859808.0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申请总体来说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流管组及换热器,集流管组安装于换热器,集流管组包括集流管及连接管,集流管开设有若干扁管槽,扁管通过扁管槽与集流管连通,连接管具有用于伸入集流管内的导流段,导流段设置有出液结构及回液结构,出液结构用于使液态冷媒以雾状喷出,从而使冷媒以雾状进入扁管进行换热,提高冷媒的换热效率,回液结构用于使集流管内堆积的液态冷媒进入导流段并从喷洒孔再次喷出,以在集流管内形成自循环结构,减轻冷媒在集流管内堆积情况,改善冷媒进入各个扁管的流量分配情况,提高冷媒的换热效率,提高换热器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