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282415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1
申请号:CN202011304262.9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外壳以倾斜状态安装的状态下提高外壳内的液体的排出能力和抑制液体从外部侵入的能力。液体排出结构(10)包括:板状的底壁(11),其在安装于车辆中的外壳(1)中相对于水平面(P11)倾斜设置;侧壁(12),其在底壁(11)的下端缘(111)立设,该下端缘(111)位于倾斜的底壁(11)的下侧,该侧壁在靠近底壁(11)的端部处具有对于外壳(1)中收集的液体的排出开口(121);管状肋壁(13),其至少从侧壁(12)向外壳(1)内侧突出从而包围排出开口(121);以及分隔肋壁(14),其在靠近侧壁(12)的位置处立设在底壁(11)的内表面上,使得分隔肋壁(14)与管状肋壁(13)的中心轴线(13a)相交地延伸。
-
-
公开(公告)号:CN1172396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696164.1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的索环组装体。索环组装体构成为具备:索环(2),其被布线材料(W)插通且安装至形成于面板(10)的贯通孔(11);树脂内部部件(3),其被配置为抵接于索环(2)的与面板(10)相反的一侧;以及保护器(4),其卡止于树脂内部部件(3),被布线材料(W)插通,并且以在自身与面板(10)之间夹持索环(2)以及树脂内部部件(3)的方式安装于面板(10)。
-
公开(公告)号:CN11392214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0777349.6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52 , H01R13/502 , H01R13/74 , H01R31/06
Abstract: 一种线束,包括连接器和索环。所述连接器包括具有环形板状法兰的内构件。所述内构件包括第一分割内部、第二分割内部、使所述第一分割内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割内部的一端彼此连接的可变形铰链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分割内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分割内部的另一端之间的嵌合部上的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分割内部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分割内部的所述另一端通过根据所述铰链沿第一轴扭转的滑动运动而彼此嵌合的一部分上。
-
-
-
公开(公告)号:CN118140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80014123.8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固定结构(10)具备:主体部(11),其供双头螺栓(50)沿轴线方向X从一侧朝向另一侧插通;一对第一卡止片部(14a、14b),其与插通于主体部(11)的双头螺栓(50)的螺栓槽部(51)卡止;以及一对挠曲量限制部(15a、15b),其能够与第一卡止片部(14a、14b)抵接,第一卡止片部(14a、14b)包括能够弹性变形的翼部(141)和与螺栓槽部(51)卡止的爪部(142),挠曲量限制部(15a、15b)与翼部(141)抵接来限制翼部(141)的挠曲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2396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696042.2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索环的变形并确保防水功能的索环组装体以及线束。索环组装体(1)具备:索环(2),其安装在形成于面板(10)的贯通孔(11);内部部件(3),其被索环(2)支承;以及保护器(4),其将索环(2)以及内部部件(3)覆盖,且被安装于面板(10),索环(2)具有对内部部件(3)进行支承的支承部(26),支承部(26)具有从径向的外侧向内侧延伸且被夹在内部部件(3)与保护器(4)之间的第一延伸部(26b)、和从第一延伸部(26b)弯曲并在轴向上延伸且被夹在内部部件(3)与保护器(4)之间的第二延伸部(26c)。
-
公开(公告)号:CN11282130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1296808.0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2G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排出外壳中所收集的液体且抑制液体从外部引入到排出开口内的同时,减小用于安装外壳的空间。液体排出结构(10)包括:板状的底壁(11),其具有对于安装在车辆中的外壳(1)内所收集的液体的排出开口(111);阻挡壁(12),其设置在底壁(11)的外侧使阻挡壁在底壁的平面图中与排出开口重叠,并且阻挡壁(12)以与底壁(11)之间有间隙(d11)的状态与底壁(11)对置;以及一对竖立壁,其从阻挡壁向底壁在车辆的前后方向(D11)上延伸,在车辆的宽度方向(D12)上互相对置,其中,一对竖立壁与底壁和阻挡壁一起界定排出路径(14),该排出路径朝向车辆的前后两侧开口且在前后方向(D11)上排出已经通过排出开口的液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