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秀珍菇吊袋划线高效出菇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0290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63966.4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秀珍菇吊袋划线高效出菇栽培方法,所述的秀珍菇吊袋划线高效出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母种制备;②一级种子制备;③栽培种制备;④栽培料制备;⑤接种;⑥养菌;⑦吊绳支架制作;⑧菌包上架;⑨开袋模式;⑩出菇管理;采菇;转潮期处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秀珍菇高效出菇栽培方法,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秀珍菇单潮菇产量,以达到缩短秀珍菇生产周期目的,提高生产效率,减轻秀珍菇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且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实现秀珍菇产业出菇菇房高效周转利用,释放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茯苓小麦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144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30523.9

    申请日:2015-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茯苓小麦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其所用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茯苓小麦30-50份,山楂10-30份,奶粉5-10份,矫味剂5-15份,润滑剂0-1份;所述茯苓小麦是选取新鲜小麦洗净、除杂,煮至小麦全熟无白心后装瓶,高压灭菌后冷却至室温,接入活化好的茯苓菌种,26℃下培养25-30天制得。该茯苓小麦咀嚼片的制备方法是将茯苓小麦、山楂低温烘干后加入矫味剂粉碎,过120目筛,然后加入乙醇溶液进行造粒,再经干燥冷却、压片制得所述茯苓小麦咀嚼片。本发明茯苓小麦咀嚼片的制备方法简便、实施可行性高,便于进行机械化和标准化加工,且其食用方便,易于吸收,风味独特,营养均衡,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一种海鲜菇酱油制备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14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41688.1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鲜菇酱油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S1,选取新鲜海鲜菇为原料,清洗后,按料液比1:4比例加水,置于负压提取罐中在温度区间温度70‑80℃内进行提取,且过滤掉海鲜菇的残留碎屑及杂质,获得海鲜菇提取液;S2,将海鲜菇提取液按照水体体积20‑30%,置于温度区间为50~55℃水中稀释,本发明以海鲜菇粉替代大豆致敏物豆粕,解决了豆制品过敏人群食用酱油会引起过敏反应等问题;通过梯度变温法烘干海鲜菇,同时通过烘干提升海鲜菇风味。结合采用先高温后中温的变温发酵工艺,显著改善了低盐固态酱油产品的风味,提高了其香味、营养价值,既方便了对豆类产品过敏人群的食用,也对其他无过敏人群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风味酱油。

    一种减少茶树菇出菇茬数的培养基

    公开(公告)号:CN11402709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17568.X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茶树菇出菇茬数的培养基,该培养基包括主料和辅料,主料为海鲜菇菌渣、棉籽壳和木屑,辅料为麸皮、玉米粉和石膏,其中各组分重量含量百分比为:海鲜菇菌渣15‑20%、棉籽壳29‑34%、木屑20‑25%、麸皮17‑22%、玉米粉7%、石膏2%,所述海鲜菇菌渣为新鲜海鲜菇菌渣经晾晒至含水率低于20%。利用本发明培养基进行茶树菇栽培,茶树菇单茬的出菇量可提升67%~93%,可缩短茶树菇出菇茬数,降低菌包污染率。

    一种真姬菇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7722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510630396.2

    申请日:2015-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姬菇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其所用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真姬菇20‑50份,填充剂40‑70份,矫味剂5‑10份,润滑剂0‑1份,是将新鲜真姬菇洗净、熟化、烘干、粉碎后,按配比加入填充剂、矫味剂混合制成细粉,然后加入乙醇溶液制成软材,过筛造粒,再经干燥、冷却后压片成型,得到所述真姬菇咀嚼片。本发明真姬菇咀嚼片的制备方法简便,实施可行性高,便于机械化和标准化加工,且所制得的真姬菇咀嚼片食用方便,营养成分易于吸收,为真姬菇充分发挥其食药价值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方式,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一种添加番薯藤的食用菌培养料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5638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93979.X

    申请日:2017-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D3/02 C05D9/00 C05F5/002 C05F11/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添加番薯藤的食用菌培养料及使用方法,利用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番薯藤加入到食用菌培养基中,在添加棉籽壳,蛭石,玉米粉,甘蔗渣等原料制成食用菌培养料,有效提高了生产利润,同时变废为宝,其来源广泛、市场前景广阔、生态效益突出。制成培养料后通过拌料、灭菌、接种、发菌、出菇可栽培种植金针菇、长根菇等食用菌。通过将番薯藤加入到培养基中可以降低食用菌的生产成本,同时解决番薯藤浪费焚烧后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实现废物再利用提高番薯的生物利用效率。

    一种金针菇菌糠栽培草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7369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97414.9

    申请日:2017-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D3/02 A01G18/00 C05D9/00 C05F5/00 C05F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针菇菌糠栽培草菇的方法,以金针菇菌糠为栽培料栽培草菇,配以蛭石、金针菇菌糠、麸皮、生石灰等进行栽培,金针菇菌糠不容易保温,但蛭石片经过高温焙烧其体积可迅速膨胀6‑20倍,具有很强的保温隔热性能。两者配合栽培草菇,拌料,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观察记录草菇生长快慢菌丝浓密程度,出菇情况,结果显示蛭石和金针菇菌糠料混合栽培草菇菌丝生长旺盛,原基形成快,子实体形成多,说明蛭石和金针菇菌糠混合栽培料能适合草菇生长,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培养基配方简单,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循环利用,适合推广及应用。

    一种促进桑黄菌丝生长的培养基

    公开(公告)号:CN10686795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91603.5

    申请日:2017-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38 C12N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桑黄菌丝生长的培养基,该培养基以用麦芽糖作为桑黄菌菌丝培养最佳碳源,酒石酸铵作为其最佳氮源,选择成分准确的高纯化学试剂进行配制,保证了培养基的成分精确,便于进行菌种质量控制。针对桑黄菌丝生长所需营养成分进行优化,加快了桑黄菌丝的生长速度,接种后7‑9天,桑黄菌丝即可长满斜面,较PDA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提升了20%左右。减少桑黄菌菌丝生长时间,且本发明培养基配方简单、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可降低桑黄的生产成本,为桑黄的后续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一种真姬菇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77225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630396.2

    申请日:2015-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姬菇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其所用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真姬菇20-50份,填充剂40-70份,矫味剂5-10份,润滑剂0-1份,是将新鲜真姬菇洗净、熟化、烘干、粉碎后,按配比加入填充剂、矫味剂混合制成细粉,然后加入乙醇溶液制成软材,过筛造粒,再经干燥、冷却后压片成型,得到所述真姬菇咀嚼片。本发明真姬菇咀嚼片的制备方法简便,实施可行性高,便于机械化和标准化加工,且所制得的真姬菇咀嚼片食用方便,营养成分易于吸收,为真姬菇充分发挥其食药价值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方式,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一种银耳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7736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34319.7

    申请日:2019-09-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精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耳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银耳清洗、切碎、装入滤袋,在70-80℃,负压-0.06~-0.02MPa条件下,进行负压提取、浓缩,最后进行真空干燥获得成品。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很好的保证了所得银耳胶的活性物质,避免高温对于银耳的影响,所得产品呈片状、干燥固体、无防腐剂,方便保存、运输。本产品为可食银耳提取物,为无毒无害产品,可作医药,也可作食品添加剂用。该工艺生产银耳胶在食品工业中用作饮料稳定剂、增稠剂、胶凝剂等,也可用于日化产品生产,对人类健康有益,不危害环境,生产过程可实现无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