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矩阵衬底、光电装置、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474219A

    公开(公告)日:2004-02-11

    申请号:CN03132817.2

    申请日:2003-07-21

    Inventor: 佐藤尚

    Abstract: 提供了通过采用场反向驱动而能够谋求显示品质提高的液晶装置等中使用的一种有源矩阵衬底。本发明的有源矩阵衬底,具有多条数据线6a以及多条扫描线3a、与这些数据线6a、扫描线3a电连接的多个TFT元件30、以及分别电连接至TFT元件30的象素电极9。这样,构成TFT元件30的栅极电极35和扫描线3a,在由不同的层构成的同时,还通过栅极接触孔22而电连接,构成扫描线3a的层位于构成数据线6a的层的上层,且位于构成象素电极9的层的下层,扫描线3a的图案和数据线6a的图案以及象素电极9的图案在平面上部分重叠。

    有源矩阵基板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568A

    公开(公告)日:1997-11-19

    申请号:CN96191152.2

    申请日:1996-10-02

    Inventor: 佐藤尚

    Abstract: 能够削减反交错结构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制造工序的新制造方法、具备用其制造方法做成的静电保护装置的有源矩阵基板及使用了其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薄膜晶体管的制造工序中同时形成连接孔和用于连接外部端子的开口,并都把ITO膜作为布线使用。静电保护装置由连接在用于连接在外部端子的电极(压焊区)和共用电位线之间的、用MOS晶体管构成的双向二极管(静电保护元件)组成。静电保护元件实质上是晶体管,电流容量大,还有,能够直接使用象素部分的TFT形成工序形成而不使工序复杂化。

    电泳显示装置、其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213889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090695.3

    申请日:2011-04-12

    Inventor: 佐藤尚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通过控制微粒的移动可控制明度、彩度、色调的三个或至少一个的能进行良好的彩色显示的电泳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电子设备。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具备:第1基板及第2基板;在上述第1基板及上述第2基板之间配置,至少具有分散介质和在该分散介质内混入的微粒的电泳层;在上述第1基板的上述电泳层侧按每个像素形成为岛状的第1电极;以及在上述第2基板的上述电泳层侧形成且面积比上述第1电极广的第2电极,通过从上述第2电极侧观察上述电泳层时看到的上述微粒的面积来控制灰度。

    有源矩阵基板的制造方法和薄膜元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69579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810213232.X

    申请日:1996-10-02

    Inventor: 佐藤尚

    Abstract: 一种有源矩阵基板,该基板的构成包含薄膜晶体管(TFT)和连接到其薄膜晶体管一端的象素电极的象素部分,其特征在于:具备设备在上述扫描线及信号线中至少一条线或与其线电等效的部位和共用电位线之间的、使用了薄膜晶体管的防止静电破坏用装置;上述防止静电破坏用装置构成为包含在将栅极电极层、栅极绝缘膜、沟道层、源、漏极电极层、保护层重叠而成的薄膜晶体管中连接栅极电极层和源、漏电极层而构成的二极管;在同一制造工序中形成用于电连接上述栅极电极层和源、漏极电极层的、选择性地除去上述栅极电极层上的上述栅极绝缘膜和上述保护膜构成的第1开口,和选择性地除去上述源、漏极电极层上的上述保护膜构成的第2开口。

    有源矩阵衬底、光电装置、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238756C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03132817.2

    申请日:2003-07-21

    Inventor: 佐藤尚

    Abstract: 提供了通过采用场反向驱动而能够谋求显示品质提高的液晶装置等中使用的一种有源矩阵衬底。本发明的有源矩阵衬底,具有多条数据线(6a)以及多条扫描线(3a)、与这些数据线(6a)、扫描线(3a)电连接的多个TFT元件(30)、以及分别电连接至TFT元件(30)的象素电极(9)。这样,构成TFT元件(30)的栅极电极(35)和扫描线(3a),在由不同的层构成的同时,还通过栅极接触孔(22)而电连接,构成扫描线(3a)的层位于构成数据线(6a)的层的上层,且位于构成象素电极(9)的层的下层,扫描线(3a)的图案和数据线(6a)的图案以及象素电极(9)的图案在平面上部分重叠。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85C

    公开(公告)日:2002-10-02

    申请号:CN96191126.3

    申请日:1996-09-27

    Inventor: 佐藤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 G02F1/136213

    Abstract: 提供了能改善接触区的形态等的、能谋求成品率的提高和产品的低成本化的显示装置等。设置接触区(50),使之包含本身是信号线(22)和信号线(23)之间的区域、而且是沿扫描线(20)的区域的象素电极边缘部分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在该接触区中进行象素电极(10)与源电极(40)之间的连接。接触孔(52)可以设置成长方形,也可以设置多个接触孔。此外,在将寄生电容设为Cx、象素电容的最大值设为COMAX、将最小透射率时的电压设为VLCMIN、将最大透射率时的电压设为VLCMAX时,设定电容比RAC1使得RAC1=Cx/COMAX>VLCMAX/(VLCMIN-VLCMAX)成立。由此可在外观上消除接触不良时的象素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