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手、机器人、以及把持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50707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241335.8

    申请日:2013-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手、机器人、以及把持机构。从移动部件立起设置用于把持把持物的指部件,并通过设置于中央部件的移动机构使移动部件沿规定轴向移动从而使指部件移动来把持把持物。从移动部件立起设置用于使移动部件沿规定轴向移动的滑动部件,并通过使滑动部件滑动来引导移动部件。这样的话,若缩小指部件的间隔(缩小移动部件的间隔),则机器人手变小。因此,机器人手是具有使指部件平行移动的方式的机器人手,并且还能够适用于在狭小的作业空间把持小把持物的作业。

    装卸装置以及机器人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27731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093615.3

    申请日:2014-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5/0408 Y10S483/901 Y10T403/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简单的操作便能够容易地进行两个构造体彼此的装卸的装卸装置以及机器人。装卸装置(1)是将两个构造体彼此装配成装卸自如的装卸装置,其具备:基体(2),其固定于两个构造体中的一方的构造体、且呈板状;至少一个卡合部件(3),其以能够沿基体(2)的面方向移动的方式而支承于基体(2)、且与另一方的构造体卡合;施力部件(4),其对卡合部件(3)朝使得该卡合部件(3)与另一方的构造体卡合的卡合方向施力;以及解除机构,其具有操作杆(5),借助操作杆(5)而进行如下操作:使卡合部件(3)朝与卡合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将两个构造体彼此装配后的装配状态解除。

    机器人及机器人系统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4690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811301104.0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一种机器人及机器人系统,组装性优异。机器人具备:机器人主体部,具备基座和机械臂;驱动部,驱动所述机械臂;以及布线,与所述驱动部电连接,所述机械臂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连接的盖,所述驱动部具有: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具有中空孔;带,将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连结;以及马达,产生驱动所述机械臂的驱动力,通过所述驱动力使所述第一滑轮或所述第二滑轮旋转,所述布线具有:插穿部,插穿所述第二滑轮的所述中空孔;以及交叉部,从沿着所述第二滑轮的旋转轴的方向观察时,与所述带交叉,所述交叉部位于所述带和所述主体部之间。

    机器人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7143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11138009.3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一种机器人,具备:机器人主体部,具有基座以及与所述基座连接的机器人臂;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机器人臂的内部,对所述机器人臂进行驱动;控制基板,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内部;电源基板,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内部,对所述控制基板供给电力;以及驱动基板,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内部或所述机器人臂的内部,基于所述控制基板的指令对所述驱动部进行驱动,所述机器人主体部具有能够装拆管道的抽吸孔,所述管道供抽吸所述机器人主体部的内部的气体的抽吸器连接。

    水平多关节机器人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8294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071927.X

    申请日:2020-01-21

    Inventor: 后藤纯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直观地进行示教作业的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水平多关节机器人(100)具备:基台(110);力检测部(180),设置于基台(110);第一臂(120),连接于基台(110),绕第一转动轴(J1)的轴转动;第二臂(130),连接于第一臂(120),绕第二转动轴(J2)的轴转动;第三臂(140),连接于第二臂(130),绕第三转动轴(J3)的轴转动,并在第三转动轴(J3)的轴方向上移动;控制部(170),基于力检测部(180)的检测值,控制第一臂(120)、第二臂(130)或第三臂(140)的动作;以及操作部(200),具有进行第三臂(140)的操作的第三臂操作部以及进行通过控制部(170)将控制点的位置登记为示教点的操作的示教点登记操作部,并设置于第二臂(130)。

    装卸装置以及机器人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27731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410093615.3

    申请日:2014-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简单的操作便能够容易地进行两个构造体彼此的装卸的装卸装置以及机器人。装卸装置(1)是将两个构造体彼此装配成装卸自如的装卸装置,其具备:基体(2),其固定于两个构造体中的一方的构造体、且呈板状;至少一个卡合部件(3),其以能够沿基体(2)的面方向移动的方式而支承于基体(2)、且与另一方的构造体卡合;施力部件(4),其对卡合部件(3)朝使得该卡合部件(3)与另一方的构造体卡合的卡合方向施力;以及解除机构,其具有操作杆(5),借助操作杆(5)而进行如下操作:使卡合部件(3)朝与卡合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将两个构造体彼此装配后的装配状态解除。

    机器人手、机器人、以及把持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507076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241335.8

    申请日:2013-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手、机器人、以及把持机构。从移动部件立起设置用于把持把持物的指部件,并通过设置于中央部件的移动机构使移动部件沿规定轴向移动从而使指部件移动来把持把持物。从移动部件立起设置用于使移动部件沿规定轴向移动的滑动部件,并通过使滑动部件滑动来引导移动部件。这样的话,若缩小指部件的间隔(缩小移动部件的间隔),则机器人手变小。因此,机器人手是具有使指部件平行移动的方式的机器人手,并且还能够适用于在狭小的作业空间把持小把持物的作业。

    机械手以及机器人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73866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143511.X

    申请日:2012-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多个指部之间设置有掌部并在利用指部把持对象物的状态下使掌部与对象物抵接的机械手以及机器人,其中,在掌部可装卸地安装代替掌部而与对象物抵接的抵接部件。如此,即使对无法使掌部与之抵接的较小的对象物也能够使抵接部件与利用指部把持的对象物抵接,因此能够稳定地把持较小的对象物。

    机器人及机器人系统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646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68831.7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一种机器人及机器人系统,组装性优异。机器人具备:机器人主体部,具备基座和机械臂;驱动部,驱动所述机械臂;以及布线,与所述驱动部电连接,所述机械臂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连接的盖,所述驱动部具有: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具有中空孔;带,将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连结;以及马达,产生驱动所述机械臂的驱动力,通过所述驱动力使所述第一滑轮或所述第二滑轮旋转,所述布线具有:插穿部,插穿所述第二滑轮的所述中空孔;以及交叉部,从沿着所述第二滑轮的旋转轴的方向观察时,与所述带交叉,所述交叉部位于所述带和所述主体部之间。

    机器人以及机器人系统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7144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1811124260.4

    申请日:2018-09-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器人以及机器人系统,能够提高利用发光元件射出的光进行显示的可见性。本发明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具有:机器人主体部,具有基座、由第一壳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构成的手臂;驱动部,驱动所述手臂;以及发光元件,射出光,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在相互连接的状态下,形成第一空间和相对于所述第一空间分离的第二空间,在所述第一空间配置有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第二空间配置有所述驱动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