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锂离子蓄电池的锂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12633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480056610.1

    申请日:2014-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极。该锂电极包括:由锂或锂合金构成的第一锂层(22)、布置在第一锂层的第一侧上的导流体(21)和布置在第一锂层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的锂离子传导的保护层(23)。在第一锂层(22)和保护层(23)之间布置有中间层(24),所述中间层完全覆盖第一锂层(22)的第二侧。不仅保护层(23)而且中间层(24)分别具有小于10‑10S/cm的电导率。锂电极可以用作锂离子蓄电池的阳极。为了制造该锂电极,将由锂或锂合金构成的第一锂层(22)施加到导流体(21)上,将具有小于10‑10S/cm的电导率的中间层(24)施加到第一锂层(22)上,使得中间层(24)完全覆盖第一锂层(22),以及将具有小于10‑10S/cm的电导率的锂离子传导的保护层(23)施加到中间层(24)上。

    蓄能系统以及包括该蓄能系统的状态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30301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280057169.X

    申请日:2012-07-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能系统(10),该蓄能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电池区域(12)中的电池元件(14),该电池元件具有阳极(16)、阴极(18)以及布置在所述阳极(16)与所述阴极(18)之间的、尤其至少部分液态的电解系统(20),其中所述阳极(16)、所述阴极(18)和/或所述电解系统(20)如此构造,使得功能材料根据所述电池元件(14)的充电和/或放电过程布置在所述电解系统(20)中,并且其中能够对所述布置在电解系统(20)中的功能材料定性地并且/或者定量地进行检测。通过这种蓄能系统(10)能够特别容易并且精确地检测蓄能器或者说电池(14)的运行状态。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状态识别系统。

    具有热绝缘的开关和热绝缘结构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51272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680007163.X

    申请日:2016-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1),其带有热绝缘的开关(300)和用于构造穿过热绝缘结构(100)、(200)的电的线路穿引部的热绝缘结构(100)、(200)。在此,热绝缘结构(100)、(200)将内室(5)与外部空间(4)热绝缘,其中,该装置(1)在内室(5)的侧部上具有内部的联接器件(500)、(501)、(502)以及在外部空间(4)的侧部上具有外部的联接器件(400)、(401)、(402),内部的联接器件和外部的联接器件能通过开关(300)导电地连接。在此按照本发明规定,装置(1)具有用于控制热绝缘的开关(300)的控制单元(600),可以由该控制单元(600)检测流过开关(300)的电流,开关(300)能这样被所述控制单元(600)控制,使得开关(300)仅在基本上无电流的状态下才能被操纵,且开关(300)这样布置在热绝缘结构(100)、(200)中,使得通过该开关(300)在打开的状态中实现了在所述内部的联接器件(500)、(501)、(502)与所述外部的联接器件(400)、(401)、(402)之间的热绝缘。本发明此外还涉及一种热绝缘的电化学的电池组和用于控制该热绝缘的电池组的电池组管理系统,其中,热绝缘的电池为了构造穿过热绝缘结构(100)、(200)的线路穿引部而具有热绝缘的开关(300)。

    锂电池的利用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58349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208592.5

    申请日:2016-0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54 H01M4/38 H01M10/052 Y02W30/84 H01M6/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利用锂单池和/或锂电池(100)的方法。为了以可靠的且节省资源和能量的方式利用锂单池和/或锂电池(100),在所述方法中以机械的方式在冰水(1)中将至少一个锂单池和/或锂电池(100)粉碎,其中将在水面上形成的有机相(2)分离出来,并且/或者其中以化学的方式将在所述水(1)中溶解的组成部分(3)分离出来。除此以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施这样的方法的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