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9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33565.3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体姿可调式针灸治疗椅,包括底座、升降调节器、椅座支撑台、椅背支撑架、头部支撑架、上肢支撑架、下肢前支撑架和下肢后支撑架;升降调节器竖直安装在底座中心处;椅座支撑台水平固装在升降调节器顶部;椅背支撑架设置在椅座支撑台后方;头部支撑架设置在椅背支撑架顶部;两套上肢支撑架对称分布在椅背支撑架左右两侧;下肢前支撑架设置在椅座支撑台前方,两套下肢前支撑架左右对称分布;下肢后支撑架设置在椅座支撑台后方且位于椅背支撑架下方,两套下肢后支撑架左右对称分布。本发明可通过姿态调节辅助患者实现标准体姿保持,具有良好舒适度且患者不消耗体力,避免对医生施针质量和准确度产生干扰,提高施针质量和准确度以保证治疗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8351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0386747.4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和鉴别出的苯酚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所述的苯酚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14O,命名为2‑isobutylphenol。还提供上述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依次采用水煎煮提取、大孔树脂柱层析、ODS中压柱、Sephadex LH‑20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与制备。其结构采用1H NMR、13C NMR及二维NMR波谱解析的方法确定为一种新的苯酚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和抗胆碱酯酶活性,并提供制备方法,为开发新药和开发新成分提供先导物和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26482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642677.5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C07C65/105 , C07C51/47 , A61P29/00 , A61P39/06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和鉴别出的苯甲酸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所述的苯甲酸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14O5,命名为2,5‑dihydroxy‑4‑(1‑(4‑hydroxyphenyl)ethyl)benzoicacid,还提供上述苯甲酸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依次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Sephadex LH‑20纯化及HPLC分离制备。其结构采用1H‑NMR、13C‑NMR及二维核磁波谱解析的方法确定为一种新的苯甲酸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炎和抗氧化等活性,可作为新药开发和药理活性研究的原料,为开发新药和开发新成分提供先导物和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746397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711217144.2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11/22 , A61P29/00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马齿苋药材中提取、分离和鉴别出的新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具体为一种马齿苋中化合物Oleracone C及其提取分离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新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7H16O5,命名为oleracone C;经研究发现本发明的新化合物具有抗炎及抗氧化的作用,同时提供一种针对本发明新化合物的简便、快速、环保、纯度高的提取分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79607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75428.1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C12Q1/6883 , A61K31/7105 , A61P3/06 , A61P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3 , A61K31/7105 , A61P3/06 , A61P9/10 , C12Q2600/158 , C12Q2600/17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专业领域,具体涉及miR‑125a‑3p在制备心血管疾病诊断试剂盒中的用途。该诊断试剂盒是以miR‑125a‑3p蛋白作为标记物对其在血浆中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同时,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调控效果显著,有效和快速地促进其对血管内脂质成份的吞噬,进而控制了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的炎症水平,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02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05558.8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07/68 , A61P29/00 , A61P39/06 , A61P25/28 , A61P25/16 , A61P21/04 , A61K31/341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分离技术领域,涉及马齿苋中一种呋喃羧酸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与用途。所述的新化合物,分子式为C6H6O5,化学名为2‑hydroxy‑5‑methoxyfuran‑3‑carboxylic acid。还提供上述新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依次采用水煎煮提取、大孔树脂柱层析、ODS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LH‑20)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纯化与制备。其结构采用质谱、氢谱、碳谱及二维核磁波谱解析的方法确定为新化合物。新化合物具有抗炎活性、抗胆碱酯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本发明新化合物及其盐或衍生物可以作为药物开发和药理活性研究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03151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94360.0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C07C235/06 , C07C231/24 , A61K31/194 , A61P43/0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和鉴别出一种含氮有机酸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其分子式为C16H30N2O5,命名为5‑(diethylamino)‑2‑(3‑(diethylamino)‑3‑oxopropyl)‑2‑hydroxy‑5‑oxopentanoic acid。还提供其提取分离方法,依次采用水煎煮提取、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萃取、ODS中压柱、SI中压柱及液相分离制备。其结构采用1H‑NMR、13C‑NMR及二维核磁波谱解析的方法确定为含氮有机酸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胆碱酯酶的活性,并提供制备方法,为开发新药和开发新成分提供先导物和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03151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94360.0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C07C235/06 , C07C231/24 , A61K31/194 , A61P43/0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和鉴别出一种含氮有机酸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所述的含氮有机酸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16H30N2O5,命名为5‑(diethylamino)‑2‑(3‑(diethylamino)‑3‑oxopropyl)‑2‑hydroxy‑5‑oxopentanoic acid。还提供上述含氮有机酸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依次采用水煎煮提取、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萃取、ODS中压柱、SI中压柱及液相分离制备。其结构采用1H‑NMR、13C‑NMR及二维核磁波谱解析的方法确定为含氮有机酸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胆碱酯酶的活性,并提供制备方法,为开发新药和开发新成分提供先导物和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346005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424934.3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A61H39/06 , A61K36/888 , A61P25/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手环,尤其涉及一种安神助睡眠锂电池艾灸手环。其通过手环上艾灸球对手腕部穴位的持续刺激联合中药的治疗作用,共达调节阴阳,益智宁心安神,助睡眠。包括手环本体;所述手环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或多个加热部,手环本体外侧、其中一加热部上方设置有挥发槽。手环本体内侧、与各加热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艾灸容纳部。挥发槽内放置有人参、黄芪、党参、当归、延胡索、川芎、茯神、酸枣仁、远志、石菖蒲。艾灸容纳部包括艾灸球以及包覆在艾灸球外的隔热布。
-
公开(公告)号:CN10926041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77962.9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6 , A61K9/00 , A61K9/70 , A61K47/46 , A61P29/00 , A61P19/04 , A61P21/02 , A61H39/06 , A61M37/00 , A61K31/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医方剂学和中药制剂学领域,具体涉及到种利用海泥与中药方剂结合,用于气滞血瘀型缓解腰背疼痛的自发热海泥药物贴。本发明中的自发热海泥药物贴,分为药膏贴与自发热材料上下两层,其中药膏贴中含有海泥和中药成分,所述海泥和中药成分的质量比为1:1。该自发热海泥药物贴具有缓解气滞血瘀型腰背疼痛的功效,可代替传统灸疗的产品,使用简单方便,便于携带,疗效显著,可在家享受海泥灸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