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21785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0386743.6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C07D241/08 , A61P29/00 , A61K31/495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和鉴别出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所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18H26N4O3命名为(2S,5R,Z)‑5‑benzyl‑N‑isobutyl‑3,6‑dioxopiperazine‑2‑carbimidate。还提供上述新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依次采用水煎煮提取、大孔树脂柱层析、ODS中压柱、Sephadex LH‑20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与制备,成功的提取分离出一种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结构由碳谱,氢谱及二维核磁波谱解析的方法确定。该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和抗胆碱酯酶活性,并提供制备方法,为开发新药和开发新成分提供先导物和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827726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711217134.9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马齿苋药材中提取、分离和鉴别出的新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具体为一种马齿苋中化合物Oleracone E及其提取分离方法;所述化合物,分子式分别为C17H18O5,经研究发现本发明的新化合物具有抗炎及抗氧化的作用,同时提供一种针对本发明新化合物的简便、快速、环保、纯度高的提取分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26570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58488.2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7048 , A61K47/10 , A61K9/20 , A61P9/10 , A61K31/045
Abstract: 一种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牡冰滴丸,由牡荆素-2"-O-鼠李糖苷、冰片、及滴丸基质组成;所述牡冰滴丸中每丸含牡荆素-2"-O-鼠李糖苷1~10mg、冰片1~5mg,所述牡荆素-2"-O-鼠李糖苷是从山楂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牡冰滴丸的制备方法,选用山楂叶活性单体成分牡荆素-2"-O-鼠李糖苷与冰片联合用药制成滴丸,冰片作为吸收促进剂有促进肠渗透的作用,可显著提高牡荆素-2"-O-鼠李糖苷的生物利用度。本发明的牡冰滴丸可经舌下给药,吸收快、剂量小,在临床用药时可通过增减服用的丸数精确地调整用药剂量,且便于携带,作为天然产物开发中药的一类新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08355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93807.5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C07C49/733 , C07C45/78 , C07C45/79 , A61P29/00 , A61P35/00 , A23L33/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78 , A23V2002/00 , C07C45/79 , C07C49/733 , A23V2200/308 , A23V2200/30 , A23V225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和鉴别出的一种甘菊蓝结构新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一种甘菊蓝结构新化合物,分子式为C13H18O2,命名为Oleracone B。还提供上述新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依次采用水煎煮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ODS中压柱、及SephadexLH‑20,成功的提取分离出甘菊蓝结构新化合物,该新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和抗肿瘤作用,本发明所述新化合物及其盐或衍生物可以作为其他化合物合成先导物,以及新药开发和药理活性研究的原料,用于制备抗炎、治疗疼痛和抗肿瘤的药物或保健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232539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64797.X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403 , A61K31/55 , A61P29/00 , A23L33/105
Abstract: 两种马齿苋来源生物碱作为制备抗炎药物或保健品的应用,所述两种马齿苋来源生物碱为oleracimine和oleracone。所述抗炎是指抑制由巨噬细胞释放过量炎症细胞因子或炎症介质而导致的炎症。本发明通过对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的抑制试验,表明马齿苋来源oleracimine和oleracone具有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和抑制炎症介质NO、PGE2的作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oleracimine对iNOS、COX-2蛋白和基因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有效证明了两种马齿苋来源生物碱具有抗炎的功效。综上,马齿苋来源生物碱oleracimine和oleracone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可作为先导化合物用于制备抗炎活性药物,来预防或治疗由NO、IL-6、TNF-α和PGE2过量而导致的炎症。
-
公开(公告)号:CN118702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05566.2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C07H15/10 , C07H1/08 , A61P29/00 , A61P39/06 , A61P25/28 , A61P25/16 , A61P21/04 , A61K31/7028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分离技术领域,涉及马齿苋中一种糖基生物碱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与用途。所述的新生物碱,分子式为C21H37N3O9,化学名为(R)‑5‑(((E)‑2‑aminoprop‑1‑en‑1‑yl)amino)‑2‑hydroxy‑2,3,3‑trimethyl‑4‑oxo‑N‑((S,E)‑3‑(((2S,3S,4R,5R,6S)‑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tetrahydro‑2H‑pyran‑2‑yl)oxy)but‑1‑en‑1‑yl)pentanamide。还提供上述新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依次采用水煎煮提取、大孔树脂柱层析、ODS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LH‑20)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纯化与制备。其结构采用质谱、氢谱、碳谱及二维核磁波谱解析的方法确定为新生物碱。新生物碱具有抗炎活性、抗胆碱酯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本发明新生物碱及其盐或衍生物可以作为药物开发和药理活性研究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96881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93663.0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C07D217/14 , C07D217/02 , A61P29/00 , A61P35/0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和鉴别出的两种新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所述的新化合物,分子式为C17H25NO4和C14H21NO2,分别命名为8‑(6,7‑dihydroxy‑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1‑yl)octanoic acid(1)和1‑pent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6,7‑diol(2)。还提供上述新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依次采用50%乙醇回流提取、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ODS中压柱、键合硅胶柱、Sephadex LH‑20纯化以及UHPLC分离制备。其结构采用紫外、红外、质谱、氢谱、碳谱及二维核磁波谱解析的方法确定为两种新的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此两种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作用,本发明新化合物及其盐或衍生物可以作为其他化合物合成先导物,以及新药开发和药理活性研究的原料,用于制备抗炎、抗肿瘤的药物或保健品。
-
公开(公告)号:CN115716790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593709.8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C07C239/18 , A61K31/22 , A23L33/105 , A61P31/00 , A61P31/12 , A61P29/00 , A61P21/04 , A61P27/06 , A61P25/28 , A61P3/06 , A61P9/12 , A61P35/00 , A61P39/06 , A61P21/02 , A61P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和鉴别出的一种新酰胺酯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应用,属于中药提取、分离领域。所述新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14N2O5,经鉴定为ethyl 3‑acetamido‑3‑(dihydroxyamino)propanoate,命名为oleracone O。还提供上述新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依次采用乙醇回流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大孔树脂柱层析、硅胶柱层析、ODS中压柱、Sephadex LH‑20及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纯化与制备。其结构由质谱,碳谱,氢谱及二维核磁波谱解析的方法确定。该新化合物具有抗炎及抗胆碱酯酶作用,本发明新化合物及其盐或衍生物可以作为其他化合物合成先导物,以及新药开发和药理活性研究的原料,用于制备抗炎、抗胆碱酯酶的药物或保健品。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817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0642164.4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C07D498/04 , A61P29/00 , A61P25/28
Abstract: 发明涉及中药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和鉴别出的吡咯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所述的吡咯类生物碱化合物,分子式为C16H9NO4,并且根据其结构命名为10,11‑dihydroxybenzo[5',6']pentaleno[1',2':3,4]pyrrolo[2,1‑b]oxazol‑7(11bH)‑one。还提供上述吡咯类生物碱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依次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硅胶柱层析、ODS中压柱及羟丙基葡聚糖柱层析纯化、液相分离制备。其结构采用1H‑NMR、13C‑NMR及UHPLC‑ESI‑TOF‑MS的方法确定为吡咯类生物碱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炎和抗胆碱酯酶等活性,并提供制备方法,为开发新药和开发新成分提供先导物和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303154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0169898.0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辽宁中医药大学
IPC: C07D487/04 , A61P29/00 , A61K31/55 , A61K8/49 , A61Q19/0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从马齿苋中提取、分离和鉴别出的新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方法。所述的新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13NO5,命名为portulacatone A。还提供上述新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依次采用醇提取、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ODS中压柱及Sephadex LH‑20分离制备,成功的提取分离出一种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结构由质谱,碳谱,氢谱及二维核磁波谱解析的方法鉴定为一种新生物碱类化合物。新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炎等活性,并提供制备方法,为开发新药提供先导物和理论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