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303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72941.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氢库围岩渗透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岩心夹持器用于填装岩心;渗透介质输送系统与所述岩心夹持器通过管路连接以向岩心输送渗透介质;声波系统包括声波发射器和声波接收器,沿所述岩心夹持器的轴向分别对称布设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外部;轴环压加载系统包括轴压加载系统和环压加载系统,实现岩心地层应力状态的模拟;岩心加热系统用于对岩心进行加热;孔渗特性测试系统包括压力监测管路,所述压力监测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上游和下游连接;本申请用以探究在不同渗透介质在围岩中运移后,盐穴储氢库密闭性能演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3847083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1264854.7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E21F7/00 , E21F17/00 , E21B43/26 , E21B43/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位巨厚坚硬顶板区冲击地压控制方法,属于采煤技术领域,包括:将垮裂带范围内普氏系数超过阀值且厚度超过阀值的顶板选为压裂目标层;将工作面和停采线分别投影到压裂目标层内;从地面钻取水平井,并保持水平井的水平段距压裂目标层上下面位置相同且与投影的停采线平行;距临空侧巷道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位置对压裂目标层射孔,沿着工作面推进方向移动第三距离,并再次钻取水平井以及射孔;反复执行上一步直至水平井的水平段与投影的切眼距离小于第四距离,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同层位、从源头上控制高位巨厚坚硬顶板诱发冲击地压。
-
公开(公告)号:CN10850752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1710343652.9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上海市政养护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桥接坡沉降自动检测装置和车辆,车辆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单元,运动状态采集单元,支撑单元,定位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支撑单元固定在车辆车尾的顶部;图像采集单元与所述支撑单元连接,运动状态采集单元与支撑单元连接,用于获取车辆的运动状态信息;定位单元与支撑单元连接,定位单元安装在车辆的顶部的中心位置处;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图像采集单元、运动状态采集单元和定位单元连接,获得桥接坡沉降的状态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单元将车辆运动时路面的图像(56)对比文件王建峰 等.路面三维检测技术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1202-1205.袁文祥.激光路面检测系统颠簸分析及测量装置研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2,I135-35.李荣;卢毅;宋萍.多功能路面状况检测技术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2013,(第04期),84-87.过学迅;徐占;李孟良;杨波;汪斌.路面不平度测量技术研究综述.中外公路.2009,(05),47-51.刘宛予;张磊;谢凯;吴海艳;浦昭邦;王刚.路面平整度检测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分析.工业计量.2007,(01),9-12.
-
公开(公告)号:CN11381892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1242749.3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E21F7/00 , E21B43/26 , E21B43/263 , E21B4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面压裂和液体炸药爆破的褶皱型冲击地压控制方法,利用乳化炸药作为压裂液压裂褶皱构造区冲击地压危险位置;引爆裂缝和垂直井内乳化炸药,在冲击地压围岩区内形成破碎卸压带控制冲击地压,能够有效减少褶皱构造区的构造应力,降低冲击地压发生的概率,同时具有多个优点:控制范围大,可一次控制多个工作面;工人劳动强度低;不影响工作正常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507529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10343652.9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上海市政养护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桥接坡沉降自动检测装置和车辆,车辆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单元,运动状态采集单元,支撑单元,定位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支撑单元固定在车辆车尾的顶部;图像采集单元与所述支撑单元连接,运动状态采集单元与支撑单元连接,用于获取车辆的运动状态信息;定位单元与支撑单元连接,定位单元安装在车辆的顶部的中心位置处;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图像采集单元、运动状态采集单元和定位单元连接,获得桥接坡沉降的状态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单元将车辆运动时路面的图像信息,车辆的运动状态信息和位置信息,获得桥接坡沉降的状态信息,提高了检测装置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63608.7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型损伤状态岩石氢气渗透模拟装置及方法,模拟装置包括箱体、模拟机构、注氢机构及防爆机构,所述模拟机构包括压力箱、下垫块、热缩套、上压块、轴向压力组件及围压组件;所述注氢机构与所述进气孔及所述出气孔均连通,并用于向所述热缩套内注入预设气压及预设氢气浓度的气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注氢机构向热缩套内的岩石样品持续注入预设气压及预设氢气浓度的气体,可以模拟不同氢气环境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同时,第一氢气浓度检测件持续监测箱体内氢气浓度,若浓度超出预设安全阈值,立即启动风扇,将箱体内的氢气排出至室外安全区域,从而可以避免因氢气漏气而出现爆炸事故,提高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5320.X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nventor: 朱施杰 , 施锡林 , 李景翠 , 尉欣星 , 白炜政 , 李朋 , 刘桓兑 , 杨昆 , 黄思 , 方江渝 , 黄涯帅 , 田昊 , 付柳鹏 , 王晓 , 王晨曦 , 刘小奕 , 洪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洞储氢装置及方法,岩洞储氢装置包括固定组件、输氢管道、若干个储氢组件、支撑组件和控制组件,固定组件的一端固定于岩洞的顶部,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输氢管道连接,以将输氢管道固定在岩洞的顶部,便于储存氢气;若干个储氢组件间隔设置在输氢管道上,以形成相互独立的储氢单元;支撑组件的一端固定于岩洞的顶部,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储氢组件固定连接,以对储氢组件进行支撑固定;控制组件与储氢组件通讯连接,以向储氢组件传输信号,控制储氢组件储存/释放氢气。本发明提供的岩洞储氢装置通过简单的连接关系简化了施工步骤,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储氢安全性,为岩洞大规模储氢提供了实践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9205.7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储氢水氢岩相互作用模拟方法,包括提供一地质储氢水氢岩相互作用模拟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岩心、氢气和水封闭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并在反应前后分别测量岩心的扩散系数、渗透率、孔隙度、氢气在长岩心夹持器内的渗流速度、水溶液在长岩心夹持器内的渗流速度及氢气在长岩心夹持器内驱替水溶液的速度,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水氢岩反应对岩心物性及渗流特性的影响,从而模拟地质储氢过程中水氢岩相互作用对储层物性及渗流特性的影响,为地质储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8554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13396.3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气库渗漏层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盐穴造腔并沿盐腔深度方向将盐腔划分为数个渗漏区段岩层;第二步:造腔阶段结束后,沿盐腔深度方向依次向各渗漏区段岩层位置处注入防渗液;第三步:向某一渗漏区段岩层完成防渗液注入后,进行注气排卤;当防渗液液面低于该渗漏区段岩层高度时,进行注卤排气,抬升防渗液液面;当防渗液液面高于该渗漏区段岩层高度时,重复进行注气排卤;第四步:重复所述第三步直至沿盐腔深度方向各渗漏区段岩层位置处防渗液注入完毕并使得储气库达容;其中,所述防渗液附着在各渗漏区段岩层表面并渗入岩石孔隙;本申请可以有效阻止气体在渗漏层中渗漏,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357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89635.4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E21B47/00 , E21B47/017 , E21B23/1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深部盐穴声纳测腔仪模拟探头,包括第一连接件、连接线、第二连接件和棒体,第一连接件用于与电缆线相连接,连接线的强度小于电缆线的强度,第二连接件通过连接线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棒体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位于第二连接件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侧。该模拟探头在需要使用声纳穿过较细的井筒进入地下深部测量腔体的体积、深度等参数时,可先将模拟探头放入井筒内,并使模拟探头在井筒深部穿行,进而可模拟出真实的声纳在井筒中穿行的场景。通过将连接线的强度设置为小于电缆线的强度,当模拟探头在井筒中发生卡、陷而造成不能上下移动时,连接线早于电缆线断裂,进而能够对电缆线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电缆线损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