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2625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33359.6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30/27 , G06N3/00 , G06N20/10 , G06F111/08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滑坡位移高精度预测方法,针对传统乌鸦算法迭代效率差、过度拟合导致泛化精度低的问题进行了两点改进:1、乌鸦在没有领导者情况下,用乌鸦个体执行莱维飞行来取代随机搜索方式,有效地降低了乌鸦个体搜索的盲目性;2、为有效避免算法中存在的过拟合现象,针对支持向量机模型中的参数寻优问题,改变传统搜索算法中选取最优适应度值的方法,将常规支持向量机优化算法中以选取最小适应度值为原则修改为选取最优适应度值区间所对应的支持向量机最小参数值,通过基于改进的乌鸦搜索算法再对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本发明方法有效改进高维滑坡位移数据搜索时的收敛效率,提高了支持向量机的回归精度和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0556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92252.0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远程部署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监测装置是由监测箱体,以及设置在监测箱体内、电性连接的GNSS接收机和供电系统组成,所述监测箱体上设置有GNSS卫星天线和太阳能供电结构,且能够通过能够消除水平摆动的抗摆动结构与无人机的飞行平台进行连接,从而能够安全高效地空投在指定地点,因而能够在常规监测设备和人员无法进入现场安装部署的极端复杂场景下实现GNSS监测设备部署监测,以及应急监测危险场景下GNSS监测设备的安全部署监测,为实现对可能来临的地质灾害的提前准确预警提供必须的监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13175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47884.8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拟准检定的超强崩溃污染率抗差估计算法,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实现了任意粗差占比情况下对于拟准观测值的自动化选择,以实现粗差的粗识别,然后以拟准真误差作为抗差估计中等价权函数的初值进行迭代计算,以实现粗差的精识别和模型参数的超强崩溃污染抗差估计。本方法相较于常规抗差估计和基于残差中位数的抗差估计而言,可更加准确地实现对区域GNSS速度场中粗差数据的探测,实现区域地壳运动模型参数的超强崩溃污染率抗差估计,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区域地壳形变特征提供更真实、更有价值的基础数据,为复杂场景中地壳形变监测数据的粗差探测和模型参数估计提供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25542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0940151.3
申请日:2018-08-1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N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权重动态调整的地质断层参数粒子群搜索算法,针对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搜索计算断层参数过程中收敛速度慢且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根据粒子进化速度和聚集程度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惯性权重的值,并基于相似度的粒子群优化改进了粒子群算法早期易遗失最优点的缺点,将各粒子群分为三部分,有效提高了地质断层参数最优值搜索计算的收敛效率。本发明的模型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模拟效果好,可实现收敛速度、收敛精度上均优于常规及现有改进粒子群算法,有效避免了粒子群算法存在的诸多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16852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48000.0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黄土滑坡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面沉降信息的黄土滑坡早期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结合沉降信息与地下水信息,获取沉降中心地下水流场的下游与塬边交界的区域,该区域为A;S2、根据研究区域的DEM生成坡度图;单个滑坡的坡度要求是30°‑50°,在区域A中满足这些条件的区域为B;S3、获取研究区域的遥感影像,识别黄土塬边与地下水的渗出点;把区域B中有地下水渗出的区域叫做C,这样C区域就是最后识别出来的滑坡区域,这种方法,对InSAR识别滑坡、光学遥感影像识别滑坡、DEM识别滑坡三种方法取长补短,揭示了其内在联系,提高了黄土滑坡识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06895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306687.8
申请日:2011-10-1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仪器三维形变精度检验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纵向板,纵向板上设置有支撑座一和支撑座二,支撑座一上安装导向杆一,支撑座二上安装导向杆二,纵向板的上方设置有横向板,横向板的底部设置有导向块一和导向块二,纵向板上设置传动机构一,横向板的上部设置有支撑座三和支撑座四,支撑座三上安装导向杆三,支撑座四上安装导向杆四,横向板的上方设置下平板,下平板的底部设置导向块三和导向块四,横向板上设置传动机构二,下平板的上部连接有能够调节高程的测量仪器安装平台。本发明能方便地模拟变形体在三维空间内的三维形变,可以有效检验测量仪器进行形变监测时的精度、可靠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2057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462718.8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灾害监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灾害监测用装配式内部集成装置,包括防水壳体和与防水壳体密封配合的防水盖体,防水壳体内集成有太阳能控制器和与太阳能控制器相连接的电池、GNSS接收机、扼流圈电能保护装置;防水壳体内设有支撑板;电池置于防水壳体内底部,支撑板固定于电池上方,与电池间隙配合,电池与支撑板及防水壳体之间的间隙由泡棉填充;GNSS接收机、扼流圈电能保护装置和太阳能控制器可拆卸固定于支撑板上,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监测设备内部模块自成一体,紧密联结在一起,更加稳定、稳固,大大减少了偶然位移误差的发生率,提高了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填补了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内部集成装置的研究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78045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50130.2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弹簧缓冲支撑腿的无人化部署滑坡监测设备,包括监测箱体、设在监测箱体内部的监测模块和供电模块、设在监测箱体上的支撑组件、设在支撑组件底端的第一缓冲组件和套设在在监测箱体外部且与支撑组件连接的第二缓冲组件;本发明在结构设计方面的创新点在于,利用支撑组件、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对设备抛投着地瞬间产生的作用力进行逐级缓冲,有效提高了设备抛投着地时的稳定性,从而为高危滑坡等地质灾害监测或地质灾害应急监测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设备支持,适宜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2426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339056.4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量级形变的三维位移反演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大量级形变的SAR影像数据集和光学影像数据集;对于SAR影像数据集,将选择的SAR干涉对进行偏移量估计,得到SAR干涉对的距离向形变量和方位向形变量;对于光学影像数据集,将选择的光学影像对进行偏移量估计,得到光学影像对的东西向形变量和南北向形变量;基于最小二乘模型融合SAR干涉对观测量和光学影像对观测量,得到三维形变速率,并根据三维形变速率反演三维位移。本发明通过方差分量估计融合不同平台的数据,提高时间分辨率,获得更加完整和详细的三维形变位移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463388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512770.9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部署的分体式地质灾害监测仪器及其部署方法,属于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分体式地质灾害监测仪器包括:监测设备、预投基座,监测设备包括:监测箱体,监测箱体包括:作为监测箱体上半部分的固定组件、作为监测箱体下半部分的承载组件。方法利用无人机将监测设备、预投基座远程分步投放固定,其中,预投基座通过爆破枪管内火药囊、引爆针产出爆炸力,将插入钉稳固插入监测点地面,监测设备通过卡扣结构与预投基座固定。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无人机部署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成功率低、投放失败或监测任务结束后监测设备难以回收的问题,具有分体回收、固定成功率高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