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77975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75086.1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拌增强型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先用软质沥青与矿料进行预拌,使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再用天然沥青粉末复拌以加强路用性能,一方面,软质沥青标号大、粘度小,在较低温度下也能与集料混合均匀,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复拌过程中选用硬质天然沥青含有大量矿物质,能够显著提高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抗老化性能、抗剥落性能,从而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提高使用寿命,此外,天然沥青硬度大,经复拌后分散在混合料中,起到填充、嵌挤、加筋的作用,与纤维共同作用改善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预拌增强沥青混合料制备和施工工艺简单,避免了温拌剂等昂贵外加剂,同时改善了路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9863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95243.5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陕西天地建设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垃圾处理设备,涉及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上侧,所述筛分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的第一筛网,所述壳体内铰接有位于所述第一筛网下方的第二筛网,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之间通过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一筛网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振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筛网和所述第二筛网之间,所述振动机构包括两个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竖向分布的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上均滑动连接有竖向延伸的振动杆,所述振动杆用于对所述第一筛网和所述第二筛网振动筛分;本发明能够提高破碎建筑垃圾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90046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710481634.7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内噪声室内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通过设置密闭型测试空腔以及通过弹簧支架连接测试轮胎,本装置为单独研究路面激励引起的车内噪声提供了途径,避免了发动机振动、外界环境噪声等对试验结果的干扰;染后采用提升测试轮胎至一定高度释放的手段来实现汽车行驶条件下路面对车轮的冲击力及激励作用,减少了室内路面试件铺筑的长度和工作量,采用弹簧支架、密闭测试空腔的设置及其内部噪声的收集方式,符合路面激励引起车内噪声的传递模式;本发明通过研究车内噪声与路面铺筑结构、表面纹理特征等的关系,确定影响其车内噪声的主要因素;本装置具有加工成本低、空间占有小以及不需要铺筑相应路面的有点,且测试方便、结果重现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14269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64240.2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33/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变性能平衡设计的沥青再生剂用量确定方法,该方法步骤为:1)从铣刨料RAP中回收旧沥青;2)制备不同再生剂用量的再生沥青试样;3)测试再生沥青试样的复合剪切模量G*、高温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3.2、疲劳失效寿命Nf和低温松弛模量G(t)、松弛速率mr(t);4)确定最佳再生剂用量及类型。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从反映再生沥青材料本质的流变性能出发,确定出旧沥青再生时最佳再生剂的用量及类型,使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满足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62320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63372.6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自融雪沥青路面的裹油型盐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多孔材料、盐化物、偶联剂溶液和疏水剂,其中,多孔材料、盐化物、偶联剂溶液和疏水剂之间的质量比为(55~70):(20~30):(3~5):(6~10);该盐化物通过替代细集料的方式添加到沥青混合料中,能够在冬季降雪期间,降低沥青路面积雪冰点,实现主动融雪化冰,且该盐化物持续作用时间长,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铺筑的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经济成本低、可有效提高沥青路面融雪化冰性能的盐化物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738407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72221.7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9D133/00 , C09D7/12 , C09D5/33 , E01C11/24 , E01C7/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33/00 , C08K3/34 , C08K2003/2241 , C08K2003/2272 , C08K2003/265 , C08K2201/003 , C08K2201/011 , C08K2201/014 , C09D5/004 , C09D5/18 , E01C7/356 , E01C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反射式降温路面涂层材料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原料:降温涂层原浆、轻质碳酸钙和机制砂,降温涂层原浆、轻质碳酸钙和机制砂的质量比为0.776:(0.76~0.88):(0.48~0.52);其中,降温涂层原浆包括成膜基料、反射填料、湿润分散剂、稀释剂、流平剂和颜色填料,在使用时,首先在路面上用降温涂层原浆第一次均匀地涂刷,形成路面中间品;接着在路面中间品上均匀撒布轻质碳酸钙和机制砂;在撒布有轻质碳酸钙和机制砂的路面上,用降温涂层原浆第二次均匀地涂刷;最后,在常温下进行自然固化。通过添加颜色填料,解决了白色引起的眩光和耀眼的现象;同时,通过涂层助剂和体质填料改善了涂层的抗滑性和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4158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09174.5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33/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沥青路面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室内模拟沥青路面吸热装置及方法,包括太阳运动模拟部分、道路结构模拟部分和驱动与校核部分,太阳运动模拟部分包括从动齿轮、组合日光灯、日光灯支架和开关,从动齿轮的转轴固定设置,组合日光灯通过日光灯支架固定在从动齿轮上并与从动齿轮同步转动,用于控制组合日光灯的照射功率,道路结构模拟部分设置在组合日光灯处于最高点时的正下方,从动齿轮、组合日光灯、日光灯支架和道路结构模拟部分均设置在保温箱内,驱动与校核部分能够将从动齿轮每24小时驱动旋转一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在模拟沥青路面吸热实验的考虑条件单一、应用范围较窄、以及模拟不够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859312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50745.8
申请日:2010-04-2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区域公路网拓扑结构数据模型以及该拓扑结构模型下的测试方法和几种路径计算方法。公路网的拓扑结构数据模型由全局路网层、全局线路层、局部线路层、转向层、要素层和桩号层组成有机的互连整体,拓扑测试方法主要针对公路网的要素层、转向层的连接信息、关联信息、位置信息、类型信息以及连通性信息进行测试,路径生成算法包括转向层路径生成算法,平行路径生成算法和全信息诱导路径计算方法。本发明将公路网拓扑结构与公路设施、交通管制、交通状态等信息元素与公路网拓扑有机地关联起来,拓扑结构测试保证了路网建模的正确性、有效性、实用性,多条平行的备选路径和全信息诱导路径的生成提高了路径诱导的精度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8638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669325.X
申请日:2022-12-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行横道交叉路口人‑车防撞信号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与控制单元连接的人行横道传感器、路面行车道传感器、交通信号灯和提醒装置;人行横道传感器设置于位于交叉路口的人行横道上,人行横道的两端位于行车道两侧设有行人等待区,行人等待区上设有人行横道传感器,人行横道传感器用于获取交叉路口人行横道上以及行人等待区的行人数量,通过设置控制器以及人行横道传感器、路面行车道传感器、交通信号灯和提醒装置,能够在人行横道交叉路口出进行有效的预警,同时对红绿灯的通行时长进行调节,从而提高了车辆的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03261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0681507.1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C7/26 , C09D163/00 , C09D133/00 , C09D161/06 , C09D5/00 , C04B26/26 , C04B18/02 , C04B18/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沥青混凝土路面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式沥青降温路面上面层及其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热阻式沥青混合料摊铺在路面的上面层,再进行碾压;步骤2,待步骤1碾压完成的热阻式沥青混合料固化后,在热阻式沥青混合料的上表面涂布涂料;步骤3,待热阻式沥青混合料和涂料固化后,即形成复合式沥青降温路面上面层。本发明能够克服路面车辙、城市热岛效应和冻土路基病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