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50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99031.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南京华用电气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永理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的组合式继电器,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包括:保护机构、电路接入机构、中继机构、电路接出机构、电路控制机构和下位控制设备;使用时,通过在配电金属板的侧面引出若干单路导电条,并设置若干输出金属板与单路导电条相适配,同时通过若干电磁铁分别控制若干输出金属板,并将电磁铁与配电器连接,从而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分别控制若干电路的通断,提升继电器的控制能力;通过配电器控制若干电磁铁,从而在使用的时候单独控制单路导电条和输出金属板之间的通断,同时,也能根据需要进行组合控制,使某个或任意某几个单路导电条和输出金属板之间进行通断控制,达到了控制模式多样化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93306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1810586806.1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推动卡防脱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设置于该底座的接触部分及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包括动簧和静簧,接触部分包括线圈、铁芯、轭铁、衔铁,衔铁通过推动卡与动簧配合;底座上设有推动卡的支承部,该支承部上沿推动卡运动方向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限位块,推动卡上沿其运动方向设有上下贯通的长条形导槽,该导槽中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块适配的容让孔,导槽套在导轨上,限位块向上穿过容让孔,并在推动卡完成装配后保持与容让孔错位。本发明改善了以往推动卡的装配及定位方式,不仅装配过程无毛屑产生,保证继电器内部洁净,还可以防止推动卡脱落、提高继电器的抗振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69287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61562.4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宁波峰梅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预充和断路功能的高压预充断路器及其制造方法,涉及高压预充断路器技术领域,其包括继电器模块、电阻模块及安装壳,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本体及用于与外界连接的第一连接片;电阻模块包括电阻件、第一静触片、第二静触片及第二连接片,第一静触片与第二连接片分别位于电阻件两侧,继电器模块上的动触簧片用于控制连接第一静触片与第二静触片,第二连接片与第二静触片用于与外界进行连接;安装壳上同一侧开设有供继电器模块放置的第一放置槽以及供电阻件放置的第二放置槽,安装壳上开设有供第一静触片及第二静触片放置的第三放置槽。本发明具有提高装配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083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68251.9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继电器,包括接触部分和推杆组件。接触部分包括两组动簧部分,动簧部分包括动簧片、动触点单元、静触点单元和动簧引出片。动簧引出片与动簧片连接,动触点单元设于动簧片上,静触点单元设于动簧片和/或动簧引出片上。两个动触点单元分别与两个静触点单元对应。两个动簧引出片的至少一个设有避让口。设有避让口的动簧部分中的静触点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静触点,与该静触点单元对应的动触点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动触点,至少两个静触点与至少两个动触点对应。推杆组件的第一推杆可移动地穿设于其中一个动簧部分的动簧引出片的避让口,且第一推杆与另一个动簧部分的动簧片连接。推杆组件的第二推杆与其中一个动簧部分的动簧片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71791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810813765.5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浙江西芝电气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接触器,包括接触器主体,接触器主体包括线圈以及至少一组动触头与静触头,线圈工作带动动触头滑动,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离或闭合,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盖以及底座,底座包括控制器仓室以及接触器仓室,接触器仓室用于固定接触器主体,接触器仓室内设有隔离板,隔离板将相邻的动触头隔离以及相邻的静触头隔离;控制器仓室内设有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上设有检测模块、复位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动作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输入电压是否过电压或欠电压,且将检测数据传送给控制模块;动作模块的输出端与线圈连接;控制模块分析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控制动作模块是否输出;复位模块包括复位按钮,复位按钮工作,使得动作模块继续输出;本发明具有智能化操作、维修方便、手自动一体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34955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011210955.1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浙江联格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分合闸弹跳机构,包括整体稳定工作盒,所述整体稳定工作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刚性稳定限制板,所述整体稳定工作盒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触装置,第一刚性稳定限制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擦拭装置,擦拭装置包括稳定刚性操作盒,稳定刚性操作盒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稳定活塞板,稳定活塞板一侧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衔接杆,本发明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该减小分合闸弹跳机构,通过擦拭装置的设置,使得连接衔铁在每次下移与铁质稳定底框接触时,都能被吸附海绵清洁,然后在吸附海绵对其清洁,装置运行过程十分清晰,装置采用压缩空气对吸附海绵进行复位,避免使用金属弹簧,减少相关结构,方便工作人员后期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03498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1910729337.9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康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容量继电器的抗短路结构,包括壳体组件和推动组件。壳体组件包括两个静触头、第一导磁块、罩体、过渡块及轭铁板。第一导磁块设置于罩体的顶部内侧面。推动组件包括固定支架、止位片、动簧片、第二导磁块、弹性件及推动杆。固定支架包括两个固定侧臂及承接板。止位片一端与一固定侧臂的末端连接,止位片另一端与另一固定侧臂的末端连接。动簧片的两端分别朝向两个静触头设置,第二导磁块朝向第一导磁块设置。第一导磁块和第二导磁块用于形成磁通。上述抗短路结构,当线圈激励时,第一导磁块与第二导磁块的位置不因超程的进行而改变。磁气隙不随超程的变大而变大,超程的增大不会影响磁吸力,不影响继电器的抗短路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8572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1811383186.8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浙江宇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任东园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基座、罩壳、磁钢组件、两个L型轭铁、两个夹板、推板、动簧组件、静片组件、设置在基座上的线圈组件,所述磁钢组件与推板联动,所述推板与所述动簧组件联动,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具有用于绕制铜丝的绕线柱以及基板,所述基板上开设有插槽,所述L型轭铁具有横向插板和吸附板,所述横向插板与所述插槽适配连接而固定安装于线圈骨架的轴向两侧;所述吸附板的前后两侧具有凸出部,所述夹板上、与所述线圈骨架轴向两侧之吸附板上的凸出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至少在横向方向上与所述凸出部形成限位;本发明的磁保持继电器在装配时的成品合格率高,触点动作的力度可靠稳定,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89007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80028015.6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沙尔特宝有限公司
IPC: B60R16/023 , H01H5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接触器盒,特别是用于电动车。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案,利用该方案能够以低成本和低空间要求实现所需的接触器数量。该目的根据本发明这样实现,即所述模块化接触器盒包括:具有多个插入位置(用于分别接收一个接触器模块)的模块壳体;至少两个接触器模块,其分别具有至少两个接触器模块连接触点,其中,每个接触器模块都被接收在模块壳体的接收位置中的一个接收位置中;以及至少两个接触器盒连接触点,其中,接触器模块中的至少两个接触器模块在内部互连,使得接触器盒连接触点的最大数量至少比接触器模块连接触点的数量少1个。
-
公开(公告)号:CN1188666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13526.0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深圳中科智连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跌落的光伏用小型电磁继电器,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该抗跌落的光伏用小型电磁继电器,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上部设置有壳体机构,所述安装底板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磁路机构,所述安装底板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台架,所述壳体机构包括封装壳,所述封装壳的内壁后端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筋,所述封装壳的内壁后端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筋,所述封装壳的内壁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凸台。通过在封装壳的内侧顶部设置三个定位凸台,可以对轭铁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在封装壳内侧靠近动簧衔铁一端设置两个限位筋,可以在继电器受到冲击震动时对衔铁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防止塑性变形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