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微动开关的磁保持继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1061083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1910979424.X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微动开关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绝缘壳体和微动开关,绝缘壳体由底座和盖体固连而成,底座上枢接有衔铁组件,底座在靠近衔铁组件一端处设有一个容纳微动开关的装配区,微动开关壳体抵接在所述装配区底部并通过该装配区进行定位,微动开关壳体靠近衔铁组件的一侧部分悬空,微动开关壳体悬空的下面空间给衔铁组件和/或推动卡的移动让位,盖体压住微动开关壳体;衔铁组件一端向盖体一侧延伸一压杆,衔铁组件转动时,压杆压住微动开关触动簧片或放松微动开关触动簧片。进一步,所述装配区的底部设有两根定位柱,每根所述定位柱插入微动开关上的一个安装孔。本发明结构紧凑,使得增设微动开关的磁保持继电器体积较小。

    继电器
    2.
    发明公开
    继电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0083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68251.9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继电器,包括接触部分和推杆组件。接触部分包括两组动簧部分,动簧部分包括动簧片、动触点单元、静触点单元和动簧引出片。动簧引出片与动簧片连接,动触点单元设于动簧片上,静触点单元设于动簧片和/或动簧引出片上。两个动触点单元分别与两个静触点单元对应。两个动簧引出片的至少一个设有避让口。设有避让口的动簧部分中的静触点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静触点,与该静触点单元对应的动触点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动触点,至少两个静触点与至少两个动触点对应。推杆组件的第一推杆可移动地穿设于其中一个动簧部分的动簧引出片的避让口,且第一推杆与另一个动簧部分的动簧片连接。推杆组件的第二推杆与其中一个动簧部分的动簧片连接。

    继电器
    3.
    发明公开
    继电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00832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65172.2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继电器,包括基座、一对接触部分和磁路部分,基座具有中间区域、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中间区域设于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之间,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一对接触部分分别设于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内;每个接触部分包括两组动簧部分,每组动簧部分包括动簧片、动触点和静触点,动簧片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动触点设于第一端,静触点设于第二端;每个接触部分的两个动触点分别与两个静触点对应;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磁路部分设于基座的中间区域,用于通过推杆组件驱动一对接触部分的四个动簧片运动,进而实现动触点和静触点的闭合或断开。

    一种具有良好定位导电引出脚的磁保持继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1003399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1910333537.2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良好定位导电引出脚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绝缘壳体和多个导电引出脚,每个导电引出脚装在绝缘壳体上且一端伸出绝缘壳体外,至少有一个导电引出脚上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绝缘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和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形成紧配合,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形成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在所述第一配合部变形到设定程度后进一步对该导电引出脚进行定位。本发明既方便导电引出脚的装配定位,又能提高导电引出脚的定位精度,确保磁保持继电器性能的发挥。

    一种磁路部分、磁保持继电器和电表

    公开(公告)号:CN118136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80667.X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路部分、磁保持继电器和电表。磁路部分包括线圈组件和衔铁组件;线圈组件设有两个沿Y轴方向布设的磁驱动端;衔铁组件包括永磁件和两个衔铁,永磁件的两个磁极沿Z轴方向布设,两个衔铁分别与永磁件的两个磁极固接并分别对应一个极性,其均设有两个吸合部,每个吸合部适于沿X轴方向吸合对应的磁驱动端;线圈组件受脉冲电信号激励反转两个磁驱动端暂时形成的极性,以切换吸合两个衔铁在X轴方向上的不同部位并驱动衔铁组件沿X轴方向运动。磁保持继电器和电表包括上述磁路部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为在有限的空间中增加动触件组与静触件组的安全距离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一种接触单元、电控部分和继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180164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38708.1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触单元、电控部分和继电器。其中,接触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沿X轴方向布设的接触件组;接触件组包括沿Y轴方向相对设置的动触件组和静触件组;每个动触件组沿Z轴方向布设至少两个适于并联的动触件,各动触件中部分为控弧动触件;控弧动触件相较于其他动触件沿Y轴方向的接触行程更短,以使控弧动触件相较其他动触件更晚与静触件组分断;相邻的动触件组之间控弧动触件沿Z轴方向的位置彼此不同。电控部分和继电器包括上述接触单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相之间更不容易出现短路问题。

    一种磁路部分、磁保持继电器和电表

    公开(公告)号:CN117976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15799.7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路部分、磁保持继电器和电表。其中,磁路部分包括衔铁组件和线圈组件;衔铁组件包括永磁件和两个衔铁,两个衔铁分别与永磁件的两个磁极固接,两个衔铁在垂直于Z轴方向的第一投影面上的投影彼此交叉且彼此交叉的部分沿Z轴方向间隔设置;线圈组件设有两个沿X轴方向布设的磁驱动端,线圈组件受脉冲电信号激励反转两个磁驱动端暂时形成的极性,以驱动衔铁组件沿Y轴方向运动。磁保持继电器和电表包括上述磁路部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为在有限的空间中增加动触件与静触件之间的安全距离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继电器
    8.
    发明公开
    继电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7473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61498.3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继电器,其包括外壳、推动件、接触组件以及磁路部分;推动件适于相对外壳沿第一方向运动;接触组件包括动接触组件及静接触件,动接触组件包括动接触件,动接触件整体安装并随动于推动件,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其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动触点;静接触件成对布置,每个静接触件均设有静触点和电连接端,同一对的两个静接触件分别对应于同一个动接触件;磁路部分包括线圈组件和磁转动件;磁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其适于在线圈组件通正向脉冲电压和反向脉冲电压时接受线圈组件的磁力作用在一预设的摆动范围内往返,并推动推动件运动以及带动动接触件上的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或断开。

    分流片、继电器及电子计量设备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959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23741.3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流片、继电器及电子计量设备,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该分流片包括分流片本体、散热结构,分流片本体包括计量采集部;散热结构包括绝缘散热件,绝缘散热件设置于分流片本体,绝缘散热件至少部分与计量采集部对应设置。由于绝缘散热件至少部分与计量采集部对应设置,绝缘散热件可以吸收一部分热量,相对于在计量采集部的周围增加一条散热通道,散热效果好,减少计量采集部温升过大导致烧毁的风险。同时,绝缘散热件采用绝缘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绝缘效果,绝缘散热件起到电流绝缘和隔离的作用,电流不会分流至绝缘散热件,电流只会沿计量采集部传递,提高计量采集部在计量时的准确性。

    一种开关电器
    10.
    发明公开
    一种开关电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2760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51857.3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电器,包括壳体以及至少一引出片,所述引出片具有引出端,所述开关电器还包括锁接安装平台,所述锁接安装平台附接于所述壳体,并使至少其中一所述引出端的至少其中一个局部的表面能够抵靠安装在锁接安装平台上,所述引出端能够借由所述锁接安装平台的抵靠支撑而与导体连接件共同稳定锁定于所述锁接安装平台上。通过设置锁接安装平台,使得引出端与壳体锁接配合之后,由壳体整体来承受大部分扭转力,以及由壳体整体来承受安装时导线拉扯力,不仅大大提升了引出端在锁接时的抗拉强度,避免因受不可控外力牵扯,导致引出端及壳体破损掉落引起的设备功能失效问题,且可实现继电器在安装上的“机电”分离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