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N多特征联合和多核稀疏表示的车型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30463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18975.7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基于CNN多特征联合和多核稀疏表示的车型识别方法,利用智能交通相机拍摄包括复杂场景下的车辆图像,首先对车辆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CNN中AlexNet网络,设计5个卷积层与3个全连接层自动提取车辆的全局与局部特征,将第1,2,5池化层和第6,7全连接层的特征图按列拉伸后作为车辆特征分量分别输入到5个不同的单核函数中,并通过加权融合形成一个联合特征矩阵;然后基于多核学习和稀疏表示算法,求解每个核函数的权值和联合特征矩阵的投影矩阵,最后根据核稀疏最小重构误差实现对车辆类型的识别。本发明能够实时进行车型识别,提取出需要的交通流信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有利于公路网的总体规划及道路建设。

    虚拟手术中支持实时按压形变的软组织模型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628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44222.9

    申请日:2017-0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9/00 G06T2210/28 G06T2210/41 G06T221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虚拟手术中支持实时按压形变的软组织模型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虚拟场景进行初始化;当检测到虚拟代理碰撞到虚拟软组织表面上任意一点时,在给定虚拟接触压力F作用下,虚拟代理与虚拟软组织交互的局部区域内部充满叶片弹簧力触觉计算模型,在交互过程中,软组织局部区域通过叶片弹簧力触觉计算模型进行变形计算和图形刷新,输出反馈为采用叶片弹簧力触觉计算模型计算出来的反应在外力作用下软组织实时变形仿真的力触觉信息信号。本发明采用结构可靠的叶片弹簧,从而保证模型稳定性,方便力反馈和形变计算,不仅保证了建模的仿真性,而且叶片弹簧利用率高,变形计算速度快。

    一种室内自动开窗换气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09151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187050.9

    申请日:2017-0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开关控制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自动开窗换气的系统,包括自动开窗机构以及用于控制自动开窗机构工作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风向风速检测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与单片机;风向风速检测器安装于窗外并连接于单片机;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有两个,一个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安装于窗内并连接于单片机;另一个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安装于窗外;单片机通信接收风向风速检测器与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发送的信息,同时单片机在判断接收的信息后控制自动开窗机构工作。其能根据用户设定的二氧化碳浓度值,通过机械装置自动地开关窗户,以达到更新空气的效果。

    基于图像亮度信息力触觉交互纹理力再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9257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13964.0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图像亮度信息力触觉交互纹理力再现方法,本发明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技术与力触觉传感技术,通过算法优化,合理得对纹理接触力进行建模,对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结合运动学原理,在虚拟接触点产生相应纹理的接触力,再将得到的相应纹理信息通过力触觉再现设备反馈给操作者,可以使操作者真实得感知物体表面纹理物理属性,从而达到重构物体表面三维纹理信息的目的。与已有的技术方法相比,该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纹理再现效率和操作者真实感体验。

    乘坐公交车的优化方法
    2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815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41820.9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乘坐公交车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包含GPS地理定位模块,语音模块,按钮模块,公交智能电子站牌模块。其中智能电子站牌显示公交车预测进站时间,并与按钮模块分别统计候车人数和下车人数,反馈到语音模块中,然后在GPS定位下,司机通过语音播报来了解上下车的情况,从而选择进站方式。本发明极大地方便市民有序乘坐公交车,减轻司机的负担,有利于城市的文明建设。

    一种多功能智能公交车
    2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1559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46647.2

    申请日:2016-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3/02 B60N2/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公交车,车上设有前门伸缩板、后门伸缩板、驾驶员控制系统、若干伸缩座椅和若干乘客服务机。前门伸缩板和后门伸缩板的伸缩机构与前门踏板边缘和后门踏板边缘相接,前门伸缩板和后门伸缩板沿斜向下方向伸展至与地面接触。每张伸缩座椅的伸缩机构与其侧面的车厢内壁相接,伸缩座椅收缩后紧贴车厢内壁,伸缩座椅下方的车厢地面设有多个阻碍凸起。驾驶员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之连接的语音播放模块、输入模块、伸缩板驱动器、伸缩座椅驱动器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乘客服务机包括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之连接的矩阵键盘、显示器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本发明能够提供传统公交车不能提供的功能,提升公交车的服务能力。

    基于虚拟弹簧和球面调和函数力反馈模型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85000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88761.4

    申请日:2016-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弹簧和球面调和函数力反馈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基于球面调和函数构建重构函数对目标软组织进行重构;二,利用Nyquist采样定律简化重构函数系数的求解,计算获得重构函数系数;三,在受力点处构建弹簧-质点模型,基于各质点的法向形变量由重构函数曲面半径的变化来确定,计算形变区域面积;四,引入应力-应变曲线求解虚拟弹簧弹性系数,通过虚拟弹簧弹性系数求解反馈力。本发明可以在较好表现模型轮廓和细节的前提下实现快速而逼真的力反馈计算;球面调和函数建模可保证模型的稳定性;弹簧-质点模型使力反馈的求解方便快捷。

    柔性力触觉再现的叠合碟形弹簧虚拟模型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9508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01965.7

    申请日:2016-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柔性力触觉再现的叠合碟形弹簧虚拟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是当检测到虚拟代理碰撞到虚拟柔性体表面上的任意点时,在给定虚拟接触压力作用下,虚拟代理与虚拟柔性体交互的局部区域内部填充叠合碟形弹簧虚拟模型,在交互过程中,输出反馈为采用叠合碟形弹簧虚拟模型计算出来的反应在压力作用下柔性体实时变形仿真的力触觉信息的信号;叠合碟形弹簧虚拟模型中每层的单片碟形弹簧变形量之和的叠加对外等效为柔性体表面的变形,每层的叠合碟形弹簧被压缩时消耗的压力之和等效为给定虚拟接触压力。本发明建模方法能实时逼真地模拟柔性体的变形过程,反馈的力触觉信息真实稳定,为虚拟手术仿真的实用化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