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56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32251.7
申请日:2024-10-14
IPC: G01S13/90 , G01S7/28 , G01S7/295 , H04L47/783 , G06T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地理坐标系的星载SAR快速BP成像分布式装置,涉及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多个集群的工作从节点,用于从分布式存储模块中获取每个子孔径对应的数据,利用快速BP成像算法,依次对每个经过脉冲压缩之后的回波数据块中的所有子孔径对应的数据进行并行处理,得到每个经过脉冲压缩之后的回波数据块对应的多个子孔径图像,通过上采样方法将多个子孔径图像进行融合,得到多个子场景图像,将多个子场景图像发送到分布式汇总模块;分布式汇总模块,用于对多个子场景图像进行相干相加,得到至少一个全分辨率的单景图像,根据单景图像,确定成像图像。这样,在高轨成像中成像处理的时间较短,成像的分辨率较高以及成像的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3595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293106.5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空间飞行器操作系统的星载智能图像数据处理平台,包括:星载高性能CPU处理器、高性能DSP处理器、FPGA处理器、高密度集成固态存储器和星载操作系统;所述高性能DSP处理器、FPGA处理器、高密度集成固态存储器均与星载高性能CPU连接。所述星载操作系统用于统一管理智能数据处理平台的数据,多款APP程序运行在所述星载操作系统环境下。本发明显著提升卫星星上数据处理能力,尤其是图像处理能力,通过配置智能图像数据处理APP的方式,使得前置到星上进行的卫星光学遥感数据处理具备更高的灵活性,通过星地数传通道仅下传处理后的有效信息,从而有效提升卫星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9905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1867349.0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一种基于绳驱动的并联平台姿态保持机构,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平台,本发明为解决空间中对并联平台进行姿态锁紧保持的需求,本发明包括静平台、动平台、锁紧支链组件、驱动组件、传导装置和锁紧组件,静平台和动平台由下至上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静平台的上表面中心位置,锁紧支链组件安装在静平台和动平台之间,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传导装置与锁紧组件连接,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锁紧支链组件连接。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绳驱动的并联平台姿态保持机构,可以对并联平台的姿态进行可靠锁紧,保证并联平台动平台保持稳定不受外界扰动的影响。本发明属于锁紧装置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3247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175750.2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连极轨气象卫星手持终端及其直连极轨气象卫星的方法,包括:获取卫星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通过双工器处理后传输至高速捷变收发器进行变频及转换处理后与多功能片上系统进行交互完成卫星过境窗口计算和参数调整,并通过显示屏展现给用户。以轻量化的形式预存气象卫星轨道参数;根据气象卫星轨道参数,计算极轨气象卫星卫星过境的时间窗口;估算极轨气象卫星信号频偏,进行频偏补偿;完成频偏补偿,发送接入信息,捕获极轨气象卫星信号;根据载波偏移量,请求极轨气象卫星数据;接收极轨气象卫星数据,极轨气象卫星数据包括极轨气象卫星下发报文信息和轨道参数。本发明极大简化程序的复杂度,便于在小算力嵌入式平台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92956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72543.6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6T11/40 , G06T5/8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成像探测器盲元标记和填充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1:根据盲元的分布特征将红外成像探测器盲元分成三类;步骤2:通过盲元类型标记位区分正常像元和三类盲元,每种类型的盲元采取不同的填充方法;步骤3:通过盲元填充标记位区分盲元是否进行填充,以及填充时使用的是非均匀校正前还是非均匀校正后的灰度值。本发明对较大面积连片盲元的填充效果良好,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红外遥感图像,图像数据中能存储更详细的遥感图像盲元分布特征信息以及盲元填充信息,为更加灵活和更多层次的图像处理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739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56444.1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6V10/762 , G01D21/02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红外目标聚类识别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1:基于目标观测辐射序列完成目标运动特征、光谱特征多特征提取;步骤2:按照多特征融合函数进行目标粗分类,缩小目标识别范围;步骤3:基于多波段特征的KANN‑DBSCAN聚类识别算法,完成目标类型识别。本发明在传统目标识别的基础上,引入多维特征的识别信息,增加目标识别算法的鲁棒性,同时充分利用聚类识别模型的容错能力,改善单一识别信息导致识别率不高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2719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168407.5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动态范围星载可见光相机太阳高度角校正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计算可见光相机入瞳辐亮度;步骤2:进行基于图像的杂散光抑制获取大气层顶辐亮度;步骤3:对可见光相机进行逐像元地理定位;步骤4:计算对应成像时刻的质心天球坐标系BCRS太阳位置、地球位置以及地心天球坐标系GCRS至国际地面参考坐标系ITRS的转换矩阵;步骤5:计算各像元观测印迹对应的太阳天顶角余弦值;步骤6:计算各像元的校正系数;步骤7:计算太阳高度角校正后的大动态范围星载可见光相机观测辐亮度。本申请能普遍应用于大动态范围星载可见光相机太阳高度角校正,覆盖太阳高度角接近0°和小于0°的辐射量校正,计算简单,方法合理,适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543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11491.4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H04B10/118 , H04B10/07 ,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间激光通信成像标校一体方法及系统,包括:主镜、次镜、窄带滤光片、光学成像标校一体模块、成像标校控制模块、激光通信发射模块、发射快反镜、偏振分光镜、分光镜、接收快反镜、激光通信接收模块。光学成像标校一体模块对恒星成像并进行数据处理,修正恒星成像标校;对不确定区域进行扫描及成像;处理得到目标及背景特性;激光通信终端双向捕获锁定,开始通信,传输数据。本发明将星间激光通信、成像、标校三者进行一体化集成,缩短成像标校时间,减小了终端的尺寸和重量,实现获得目标及背景环境的可见光图像信息,标校装置指向误差,缩小了激光通信终端的捕获不确定区域,提高激光通信建链速度,实现高速星间激光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92521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64366.X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达模拟训练仿真系统及实现方法,包括:导控评估分系统、目标与环境仿真分系统、雷达模拟分系统、目标数据处理分系统;导控评估分系统能够组织、发起训练任务;目标与环境仿真分系统能够模拟目标、大气环境并发送场景数据报文;雷达模拟分系统基于雷达设备操作软件,能够搜索、捕获并跟踪目标,生成测量数据;目标数据处理分系统能够对目标识别并编目;最后导控评估分系统通过采集雷达操作数据,综合评估生成评估报告。本发明采用计算机模拟方式,对训练科目进行全流程仿真模拟,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开展雷达模拟训练,提升岗位人员的雷达操作运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330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08637.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载相机高适应性、模块化热控制装置及星载相机,一方面利用三维热管网络为相机后光路模块的功率组件搭建高效散热通道,实现相机后光路模块低温要求;另一方面,将扫描机构模块、光机组件模块、后光路模块隔热安装于相机底板上,与此同时,将扫描机构模块、光机组件模块独立包覆多层组件,将相机各模块之间热解耦,实现相机各模块差异化分区独立温控,显著提高相机热控系统的适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