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79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80088942.2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申请以提供如下通信电缆为课题,该通信电缆对应于高频数据传输且能够实现电缆的内部结构的简化。本申请公开了将多根由绝缘体(16)包覆导体(14)的绝缘电线(12)绞合而成的通信电缆(1)。在通信电缆(1)中,导体(14)由剖面为圆形的单线或压缩绞线构成,多根绝缘电线(12)以一定的节距绞合。

    光纤构件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72072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03818110.X

    申请日:2003-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2347 G02B6/262 G02B6/264

    Abstract: 一种光纤构件,包括:一个光学元件(1),具有一个大MFD(接近30到50微米)的一对PhC光纤(2a,2b),以及具有一个小MFD(接近10微米)的一对SM光纤(3a,3b)。这对PhC光纤(2a,2b)具有用于传播光的芯体(21a,21b)以及设置在芯体(21a,21b)的外周上的包层(22a,22b)。第一PhC光纤(2a)的一个输出端光学连接于光学元件(1)的光入射端面(1a),同时与光学元件(1)的光学轴对齐。第二PhC光纤(2b)的一个输入端光学连接于光学元件(1)的光射出端面(1b),同时与光学元件(1)的光学轴对齐。第一SM光纤(3a)的一个输出端光学连接于第一PhC光纤(2a)的输入端,同时与第一PhC光纤的光学轴对齐。第二SM光纤(3b)的一个输入端光学连接于第二PhC光纤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二PhC光纤的光学轴对齐。

    光衰减器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11674C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00802372.7

    申请日:2000-1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3694 G02B6/0281 G02B6/03633 G02B6/266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输入的两种不同种类光信号的波长差小时提供几乎同一程度衰减的光衰减器。另外,可以利用掺杂剂浓度在技术上可实现的区域内通过增加输入的两种不同种类光信号的光衰减差来实现光衰减器。首先,即使波长的差值小,通过相比于纤芯的外围部分6b增加光纤5在纤芯6内的轴芯6a周围的折射率以增加模式场的波长依赖性,来消除掺杂剂衰减的波长依赖性,并通过考虑要掺杂的掺杂剂组分的类型和区域以及包层和轴芯间的折射率差Δ2与包层的折射率和其它部分的折射率的差Δ1之比,即Δ1/Δ2,几乎可以得到相同程度的衰减。其次,在将掺杂剂的浓度抑制到可实现的范围的同时,增加衰减差。

    透明体的折射率分布测定方法及测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93866A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03159489.1

    申请日:2003-09-27

    Abstract: 当采用摄影装置5拍摄配置在预制棒1背后的图象4的信息,测定预制棒1的折射率分布时,将摄影装置的视野内的预制棒1的大小设定为可调整。预制棒1的大小调整可用移动摄影装置5,在摄影装置5上安装扩大视野的镜头进行。由于无论预制棒有多么大,以及希望测定预制棒的某个特定部位时,均可将摄影装置的视野内的预制棒的大小调整到获得最佳析象度,因而与现有方法相比,可高精度地测定出预制棒的折射率分布。

    磁悬浮式连续铸造装置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291C

    公开(公告)日:1998-07-29

    申请号:CN92114151.3

    申请日:1990-11-30

    Abstract: 磁悬浮式连续铸造装置由熔融金属保持炉、直立铸造容器及其外围的冷却器和交变磁场发生器、筒状熔融金属供给线及其外围的高频加热器构成。筒状供给线的水平部分在弯曲向上成直立部分的同时水平延伸成附加部分且外围有高频加热器。此外在装配液位推移器时,筒状供给线在金属保持炉外壁比熔融金属液位高的位置呈大致水平伸出。所述供给线中间无接缝地连成一体。本发明装置可减少或阻止供给线中熔融金属漏泄、取消修补和更换作业。

    电机用隔振橡胶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811A

    公开(公告)日:1995-07-05

    申请号:CN94113774.0

    申请日:1994-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08 F16F1/3605 F16F1/38 F16F2228/00 H02K5/24

    Abstract: 一种隔振橡胶,由筒形弹性体和用金属制成的筒形内侧固定构件以及外侧固定构件构成。在内外侧固定件上分别形成有凸缘。比外测固定件直径小的内侧固定构件固定在弹性体的内径侧,外侧固定构件固定在弹性体的外径侧。弹性体由导热率为1.3×10-3~7.1×10-3cal/cm.sec.℃或者相对100重量份橡胶配合有50—200重量份石墨的橡胶混合物构成。该种隔振橡胶能在不降低隔振效果的同时提高垂直于轴向上的弹簧系数,从而减小了电机的变位,提高了定位精度。并能有效地使电机产生的热量散发掉,抑制电机升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