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159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85731.X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L67/04 , C08K9/10 , C08K5/5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阻燃聚乳酸母粒在平板硫化仪中进行铸片制得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阻燃聚乳酸母粒是将改性二乙基次膦酸铝阻燃剂与聚乳酸母粒依次经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的;改性二乙基次膦酸铝阻燃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二乙基次膦酸铝和乙二胺四乙酸加入蒸馏水中均匀分散,于60~70℃进行反应,然后加入环糊精和次亚磷酸钠,升温至70~80℃继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至蒸馏水剩余1/4~1/3,然后将产物依次进行烘燥、洗涤与烘干,得到改性二乙基次膦酸铝阻燃剂。本发明通过物理和化学键合将二乙基次膦酸铝固定在环糊精内部空腔中,提高其与聚乳酸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并提高了阻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78870.X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故障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直流24V电源控制电路保护装置。直流24V电源控制电路保护装置包括线路a、线路b;线路a由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1、整流桥堆DB1、集成稳压芯片VW1和发光二极管D1组成;线路b由单片机芯片AT89C205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4、电容C5、电容C6、发光二极管D2、晶振X1、按钮SB、电源组成。本发明的直流24V电源控制电路保护装置能快速确定交流220V电源误碰直流24V电源控制电路故障,迅速切断交流电源通路,避免低压直流控制回路中的电子元器件的损坏,达到了高效保护、节省维修成本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8726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16515.0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3/447 , D06M13/238 , D06M13/342 , D06M13/432 , D06M11/70 , D06M101/34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久阻燃涂层锦/棉混纺织物的制备方法,将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铵盐、单宁酸、丝氨酸、双氰胺和次亚磷酸钠溶于水中配置阻燃整理液后,通过浸渍吸附‑焙烘的方法对锦/棉混纺织物进行处理,制得耐久阻燃涂层锦/棉混纺织物。本发明的一种耐久阻燃涂层锦/棉混纺织物的制备方法,通过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铵盐充当酸源、丝氨酸充当气源、单宁酸充当碳源有机地构建膨胀阻燃体系,提高了锦/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阻燃效率高,且耐久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371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04641.6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u负载硫掺杂g‑C3N4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u负载硫掺杂g‑C3N4复合材料具有结晶‑非晶异质结结构,包括晶态的硫掺杂g‑C3N4纳米片以及均匀负载在其表面的非晶态的Cu纳米团簇;其制备方法为:通过光还原法在硫掺杂g‑C3N4纳米片上负载Cu纳米团簇,即得Cu负载硫掺杂g‑C3N4复合材料;其制备的Cu负载硫掺杂g‑C3N4复合材料用作光催化剂杀灭微生物。本发明通过Cu元素的负载,与材料中掺杂硫元素的协同作用,可以缩短光生载流子的扩散距离,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从而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用于光催化抗菌材料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64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619765.7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旦涤纶长丝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制备装置包括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用于对喷丝板挤出的丝束进行冷却,冷却装置包括侧吹风箱、弧形板、弧形板支架和引流窗;弧形板支架设置于侧吹风箱的侧吹风网的前方,且弧形板支架的两端固定在侧吹风箱的两侧挡板;引流窗包括阻尼窗和抽吸装置;阻尼窗为过滤网,阻尼窗的一面与侧吹风网相对;抽吸装置对阻尼窗的另一面进行抽吸;聚酯熔体经过计量泵计量和纺丝组件挤出后依次进行缓冷器缓冷、冷却装置冷却、上油、拉伸、定型、网络和卷绕制成涤纶长丝。本发明的装置采用引流窗和弧形板结构,冷却更均匀;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细旦涤纶长丝冷却均匀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4629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05483.5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1F6/92 , D01F1/10 , D01F1/07 , C08G63/695 , C08G63/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阻燃抗菌聚酯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阻燃抗菌聚酯工业丝的材质为低分子量阻燃抗菌疏水共聚酯与高分子量聚酯的混合物;制备方法为:将季铵化二醇、对苯二甲酸、TEOS和钛系催化剂充分混合后,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同时进行酯化反应和溶胶‑凝胶反应,酯化反应和溶胶‑凝胶反应结束后,进行缩聚反应,制得低分子量阻燃抗菌疏水共聚酯;将低分子量阻燃抗菌疏水共聚酯与高分子量聚酯进行熔融共混纺丝,即得阻燃抗菌聚酯工业丝。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阻燃抗菌聚酯工业丝有较高的阻燃性能、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4572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15842.5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酯工业长丝领域,涉及一种增柔阻燃剂及高强柔性阻燃聚酯工业丝的制备方法,增柔阻燃剂为表面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二氧化硅;制备方法为:将二氧化硅与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接枝反应,即得增柔阻燃剂;应用即以增柔阻燃剂和低粘聚酯切片为主要原料制得增柔阻燃聚酯母粒后,将其与高粘聚酯切片进行熔融共混纺丝制得高强柔性阻燃聚酯工业丝,其中,低粘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65~0.68dL/g,高粘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1.05~1.20dL/g。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增柔阻燃剂作为添加剂加入到聚酯工业丝中后,能够同时提高聚酯工业丝的柔性和阻燃性能,所得高强柔性阻燃聚酯工业丝的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81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73210.3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3/292 , D06M11/44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持久阻燃抑烟聚酯织物的制备方法,将聚酯织物浸入阻燃整理液中,置于红外线高温染色机中进行加热处理,对处理后的聚酯织物进行焙烘制得持久阻燃抑烟聚酯织物;阻燃整理液是将改性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分散在水中得到的;改性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为经环状磷酸酯掺杂改性的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环状磷酸酯链段一部分嵌入纳米氢氧化镁内部,剩余部分裸露在纳米氢氧化镁外部并且将纳米氢氧化镁包覆;加热处理的温度为125~13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合成链段长且含有支链结构的环状磷酸酯,并嵌段至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中,环状磷酸酯结构提高了改性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在聚酯纤维上的吸附及结合,从而起到持久阻燃、抑烟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87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516515.0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3/447 , D06M13/238 , D06M13/342 , D06M13/432 , D06M11/70 , D06M101/34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久阻燃涂层锦/棉混纺织物的制备方法,将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铵盐、单宁酸、丝氨酸、双氰胺和次亚磷酸钠溶于水中配置阻燃整理液后,通过浸渍吸附‑焙烘的方法对锦/棉混纺织物进行处理,制得耐久阻燃涂层锦/棉混纺织物。本发明的一种耐久阻燃涂层锦/棉混纺织物的制备方法,通过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铵盐充当酸源、丝氨酸充当气源、单宁酸充当碳源有机地构建膨胀阻燃体系,提高了锦/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阻燃效率高,且耐久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06500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64867.6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柔韧耐磨聚酯单丝的制备方法,聚酯、聚倍半硅氧烷与聚酯‑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熔融共混纺丝后,依次经过水冷却、拉伸、热定型、上油、卷绕制得高柔韧耐磨聚酯单丝;高柔韧耐磨聚酯单丝的直径为0.08~5mm,勾结强度>拉伸断裂强度的90%,打结强度>拉伸断裂强度的88%,单丝磨断次数≥80000次,磨损质量损失率为0.8~1.4%,单丝表面摩擦系数为0.083~0.095。本发明中,聚酯‑聚硅氧烷通过结构本身的柔性来提高材料的柔韧性及耐磨性,而聚倍半硅氧烷主要通过调控单丝内部的聚集态结构来实现柔韧性及耐磨性的改善,通过这两个不同尺度材料的协同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了聚酯单丝的柔韧性和耐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