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4435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49943.1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再生碳纤维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再生碳纤维利用多巴胺聚合表面修饰方法,通过水热反应自组装金属有机框架和碳纳米管,碳化后得到均匀负载纳米磁性金属粒子@多孔碳的碳纳米管/再生碳纤维复合材料。将得到的复合材料在磁场条件下真空抽滤成膜,用树脂进行浸渍回填,热处理后得到柔性再生碳纤维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再生碳纤维经过了高温裂解,比常规上浆碳纤维更适宜于表面处理及导电性能调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废弃复合材料高温裂解回收的再生碳纤维进行高值功能再利用,有效调控了其取向控制、复合材料界面构造和电磁屏蔽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21830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32459.3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响应的可擦写聚合物纸及其制备方法,该聚合物纸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羟基封端聚己内酯50‑70份,异氰酸酯15‑25份,羟基偶氮苯15‑25份,液晶组分1‑10份,四氧化三铁颗粒0‑5份,引发剂0.1‑0.2份,有机溶剂100‑150份。将前述组分混合后进行原位聚合,制得聚合物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得聚合物纸具有可重复擦写性、稳定性、远程可控性的优势,并适用于多种极端环境,如航空、深海探测等,拓展了聚合物基材料的使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03761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18569.X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基柔性自支撑无粘结剂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电极活性物质与氧化碳材料的混合物构成的多孔三维结构。将电极活性物质与氧化碳材料溶液进行混合,倒入模具中,并置于低温下进行冷冻;置于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得到活性物质/氧化碳材料水凝胶,进行热处理,获得最终的石墨烯基柔性自支撑无粘结剂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出的电池结构可以获得良好的柔性,并且该电极结构并不局限于薄膜形状,具有多种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893328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672756.9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陶瓷/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将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锂盐、含锂石榴石粉末以及引发剂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吸掉上层清液,在室温密闭容器环境性进行原位的聚合,从而获得一种厚度在50μm,锂离子室温传导率为5×10-4S/cm的复合固态电解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电解质具有柔性、表面光滑、高化学稳定性、高锂离子传导率、且对金属锂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02205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279180.5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陈玉洁 , 哈菲兹·乌尔·拉赫曼 , 刘河洲 , 李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自修复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快速自修复形状记忆聚合物为嵌段聚氨酯,分子链上含有聚己内酯嵌段、氨基甲酸酯链段和树枝状节点。该制备方法是通过二异氰酸酯单体分别与聚己内酯二醇(PCL‑diol)、四羟基丙基乙二胺(HPED)、三乙醇胺(TEA)缩聚形成主链上含有聚己内酯嵌段、氨基甲酸酯链段和树枝状节点的嵌段聚氨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嵌段聚氨酯在较低温度下(50‑90℃)即可触发形状记忆效应,且形状记忆回复时间很短(30‑76s)。由于初始形状固定过程中产生的微裂纹可在形状回复过程中完成自修复,使得该嵌段聚氨酯的形状记忆效应具有高循环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985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86442.0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F283/00 , C08F283/06 , C08F220/18 , C08F220/20 , C08F222/20 , C08F222/14 , B25J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网络丙烯酸酯介电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丙烯酸酯介电弹性体前驱体溶液经紫外光照射引发聚合反应,获得双重网络丙烯酸酯介电弹性体,所述丙烯酸酯介电弹性体前驱体溶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35~45份丙烯酸酯柔性单体、5~15份丙烯酸酯功能单体、55~65份长链丙烯酸酯交联剂、0.5~1.5份短链丙烯酸酯交联剂和0.1~0.5份光引发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实现介电弹性体的低压驱动以及快速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2644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01779.2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模态变形传感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传感水凝胶包括以下组分:海藻酸水凝胶和甲基丙烯酸透明质酸;夹紧海藻酸水凝胶的两个长端,干燥,将甲基丙烯酸透明质酸溶解于水中,与海藻酸水凝胶聚合成型,获得多模态变形传感水凝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优异的综合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具有三维应变检测范围,良好的信号可重复性和高响应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44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83821.9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温下具有高阻尼性能的3D打印热塑性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异氰酸酯10‑30份,多元醇20‑50份,二醇类扩链剂3‑8,二胺类扩链剂1‑5份,无机填料1‑20份,催化剂0.1‑0.5份。将异氰酸酯加入多元醇中搅拌反应得到预聚体,将所得预聚体、二醇类扩链剂、二胺类扩链剂、无机填料与催化剂混合均匀,热压固化;切粒,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之后通过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拉伸牵引,得到3D打印用热塑性聚氨酯线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复合材料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损耗因子与较宽的阻尼温域,其加工成型方式简单易重复,同时材料重复加工性能良好,结合3D打印技术的高适应性与灵活性,可适用于新型阻尼吸声结构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507499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472276.4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D06M11/74 , C08J11/00 , C08K7/06 , C08K9/12 , C08K3/04 , C08L77/10 , C08L63/00 , C08J5/06 , C10B53/07 , C10B57/00 , D06M101/40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热裂解回收同步制备微/纳复合功能体的方法,在废弃树脂基复合材料热裂解回收过程中,利用热裂解产生的高温含碳气体,在再生纤维表面沉积制备碳纳米材料,获得碳系微/纳复合功能体,同时获得氢气等清洁可燃的二次裂解气体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过程同步实现了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裂解回收与再生纤维的性能、功能提升,具有工艺流程整合,低能耗、高效、成本低廉的特点。在解决废弃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获得高性能微/纳复合功能体,具有显著的环保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83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793567.9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D06M15/53 , C08G65/48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的水性碳纤维通用上浆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上浆剂按重量百分数计算,其组分包括0.1%‑10%磺化聚醚酮酮,80‑99%去离子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制备的上浆剂可以广泛适用于原始碳纤维,连续碳纤维与回收短切碳纤维的上浆处理。其产物的最大分解温度大于300℃,可以适用于高温的加工制造条件和应用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