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6429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36177.5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G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重水堆核电站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系统和方法,包括生产通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直管段、弯管段和斜管段,直管段底端靠近重水堆排管容器内侧底部,直管段顶端伸出至排管容器上部空间并与弯管段的首端连接,弯管段的末端与斜管段的首端连接,斜管段的末端设有牵引机构;小车,位于生产通道内部用于承载靶盒,一端连接配重块,另一端通过牵引绳连接牵引机构;自动运输设备,位于排管容器上方空间,用于运输靶盒。从重水堆反应平台上预留的孔道,将靶盒以自重的方式送入堆芯区域内,利用重水堆内的辐照将靶盒内的材料转换为放射性同位素。
-
公开(公告)号:CN1119443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72840.5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抗沉降碳化硼粉体的表面改性处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筛分的方式得到粒径均一的碳化硼粉体,然后加入稀酸溶液中,升温搅拌2-4h并超声分散30-60min,过滤后室温阴干,形成带酸性的小分子包覆层;(2)在阴干好的碳化硼粉体中加入正丁醇,蒸馏水,表面改性剂,在40-60℃的温度下反应3-4h,反复洗涤阴干后经真空干燥即得双包覆层的碳化硼粉体;与现有技术相比,碳化硼粉体的超声再分散与稀酸溶液的表面吸收,能形成带酸性的小分子包覆层,与表面改性剂发挥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碳化硼的改性效果,方法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13376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810046140.0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9/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用非能动开启式排汽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块、密封板、不锈钢铰链、不锈钢包壳、金属箔和窄空气间层。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用非能动开启式排汽门,可应用于表面温度超过250℃反应堆压力容器外围,正常运行工况下自动闭合后保温,严重事故工况下非能动开启后排出汽水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5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19028.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反应堆启动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管和配合管,连接管具有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第一安装端与压力容器连接,第二安装端延伸至堆芯上方设置的筒体内;配合管与连接管的第二安装端相连接,配合管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出孔;核反应堆启动加热时,核反应堆外侧引入的热冷却剂经连接管输送至配合管并经排出孔流出,以构成筒体内的上升主冷却剂与环形空间内的主冷却剂之间的密度差,从而驱动主冷却剂循环通过堆芯。上述加热装置,通过在核反应堆外侧引入热冷却剂经连接管和配合管输送至堆芯上方,如此引起上升管内的主冷却剂和环形空间内的冷却剂之间的密度差,从而驱动主冷却剂由循环通过反应堆堆芯。
-
公开(公告)号:CN10950956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1811445220.X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9/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堆芯仪表套管组件手摇式抓取工具,它包括传动轴、上部导向座、套筒组件、下部导向座、连接板和角钢支腿,传动轴通过一轴承座穿过并固定在上部导向座上,上部导向座固定在套筒组件的上部,套筒组件的下部通过下部导向座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下部设置有角钢支腿,在角钢支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钩爪,传动轴的顶部设置有手轮,传动轴底部设置有螺杆,螺杆通过芯杆连接有凸轮;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长柄结构形式,通过人力转动手轮来进行钩爪的张开和抱紧来抓取IITA,降低操作人员辐射受照剂量,钩爪对称布局,抓取可靠,定位方便,结构设计小巧紧凑,质量轻,操作方便,易组装拆卸,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73132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1711059087.X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核电站的辐射屏蔽结构,包括热反射板、窄空气间层、不锈钢包壳、非金属保温材料、非金属屏蔽材料,其中,所述热反射板设置在所述不锈钢包壳的一侧;所述窄空气间层布置在所述热反射板和所述不锈钢包壳之间;所述非金属保温材料和所述非金属屏蔽材料由密封焊封闭在所述不锈钢包壳的内部;在所述不锈钢包壳的顶部开设有排汽孔。本发明的辐射屏蔽结构,可应用于表面温度超过300℃被屏蔽设备的外围,大大降低辐射传热对非金属屏蔽材料的影响,保证正常运行工况下非金属屏蔽材料的工作温度在限值范围以内,满足辐射屏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9766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6133.5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毛飞 , 陈禹 , 邵长磊 , 沈小要 , 秦炎锋 , 李重阳 , 陈祖盼 , 王赤虎 , 陈宇清 , 郑张利 , 艾卫江 , 王江涛 , 李明 , 郑东宏 , 范安全 , 孙贺 , 邱泰然
IPC: G21C13/0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体式反应堆压力容器保温层设备及安装方法,保温层机构包括导流板组件、金属保温层组件、径向支撑机构及底部支撑机构,导流板组件围设于压力容器外周侧,导流板组件包括筒身导流板组和底封头导流板组,筒身导流板组和底封头导流板组沿竖向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板体;金属保温层组件可拆卸安装于导流板组件的外侧;径向支撑机构一端与导流板组件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土建模块墙面;底部支撑机构一端与底封头导流板组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土建模块底板。上述保温层机构,筒身导流板组和底封头导流板组均采用分块方式,由此便于运输和现场装配,从整体上还可以避免导致焊接引起的变形,提高了保温层机构的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1072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047853.1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毛飞 , 林绍萱 , 翁娜 , 矫明 , 邵长磊 , 刘润发 , 杨星 , 黄磊 , 佟辉 , 李成武 , 唐力晨 , 艾卫江 , 薛国宏 , 陈宇清 , 刘畅 , 陶宏新 , 姚彦贵 , 巢孟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然循环反应堆本体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棒驱动机构线圈外围需设计换热器进行冷却,堆顶散热损失大,结构设计复杂,整体高度较高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全自然循环反应堆本体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堆内构件,在容器内下部区域设置燃料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设于容器内上部区域的上部支撑组件内,上部支撑组件周侧设置一二回路换热组件,一二回路换热组件主体包括导流筒组件,导流筒上下端开口,导流筒壁为密封结构以分割冷热流体的流动路径;容器内的一回路冷却剂沿容器内壁进入燃料组件换热后向上流动,从上部支撑组件顶部穿过并流经一二回路换热组件冷却后继续向下流动,通过一回路冷却剂的密度差实现全自然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537671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39550.4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反应堆换料装置、系统与工艺,所述装置包括安全壳、反应堆压力容器、一体化上部吊装结构、堆芯吊装结构、堆芯吊具、堆芯导向装置等,通过将上部安全壳和上部反应堆压力容器构成一体化上部吊装结构进行一体式开盖,采用基于堆芯整体吊装进行堆外换料。采用具有两级导向结构的堆芯导向装置实现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底部位于狭窄空间内的堆芯换料操作,简化了反应堆换料工艺,缩短了换料关键路径,提供了优选的可实施的换料方法,同时,本发明也有益于核电厂运维厂房高度的缩减,有益于核电厂采用多堆模块化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1094810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059496.9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焊缝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壳体1、内套管壳体2、轴向运动驱动机构3、旋转运动驱动机构4、激光加工头组件5、送丝管嘴及惰性气体喷嘴6、摄像头7、背面惰性气体喷嘴8、吸尘管嘴11。该技术应用于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Ω”或“CANOPY”焊缝的切、焊、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功耗低,切、焊一体化,切割过程无切屑,切口平整无需再加工,切割和焊接过程的热影响区小,自动化程度高、工艺稳定性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