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堆顶组件、反应堆及堆顶电缆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74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31870.9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堆顶组件、反应堆及堆顶电缆安装方法,一体化堆顶组件包括围筒、电缆支撑板及至少两层电缆托盘,围筒一端与压力容器顶盖连接,控制棒驱动机构位于围筒内;电缆支撑板设于围筒内并位于控制棒驱动机构上方;至少两层电缆托盘沿围筒轴向层叠设置,至少两层电缆托盘设于电缆支撑板上方;其中,围筒在电缆托盘上方的内壁上设置有接插件面板,控制棒驱动机构连接的电缆经电缆支撑板和电缆托盘并连接至接插件面板。上述堆顶组件,将接插件面板内置于围筒内,减少了一体化堆顶组件外部的空间占用,减小了一体化堆顶组件的结构尺寸,便于设备在换料水池内部吊装和存放。

    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多层筒式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637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76707.8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多层筒式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三层支撑部,呈筒式同轴心套设形成,两两支撑部之间形成空间区域;分隔部,包括若干隔板组,设置在多个所述空间区域内,连接所述两两支撑部,所述隔板组包括多个隔板。本发明采用多层薄壁筒式结构减小装置自身材料质量,相应减少竖直方向上来自于支撑结构本身的负载,由此可以提供更大的支撑力。在内层被支撑结构产生高温热源的情况下,采用多层结构,能够有效实现高温热屏蔽。且由于在竖直方向上整体结构受力并不均匀,采用内外隔板周向交错的方式,避免重力产生的应力集中问题。

    一种适用于热管微型反应堆的控制转鼓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5363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063039.3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热管微型反应堆的控制转鼓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转鼓离合机构,驱动电机为驱动装置提供动力,并推动控制转鼓至设定工作位置,转鼓离合机构对控制转鼓保持旋转或回转;转动传动机构,设置在驱动电机和控制转鼓之间,用于将驱动电机提供的动力通过转鼓离合机构传递给控制转鼓;快速复位机构,带动控制转鼓回转到停堆位置;联轴器,连接快速复位机构和控制转鼓,用于将快速复位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控制转鼓。本发明的装置驱动旋转动作准确,运行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易行。电机配合减速器,可以满足精确的角度传输要求,实现对转鼓的驱动核反应堆功率的调节。

    水平移动电缆桥架及一体化堆顶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94480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31873.2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移动电缆桥架及一体化堆顶组件,水平移动电缆桥架安装于反应堆厂房的操作平台上,包括驱动底座和主体,驱动底座与操作平台上设置的导轨滑动配合;主体设于驱动底座上方,主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电缆托盘;其中,在反应堆运行状态时,主体在驱动底座的带动下移动至靠近围筒组件侧,以使得电缆托盘上的电缆通过第一接插件与围筒组件的第二接插件连接;在反应堆停堆换料时,电缆托盘上的电缆的第一接插件与围筒组件的第二接插件断开,且主体在驱动底座的带动下移动至背离围筒组件侧。上述水平移动电缆桥架,开放了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上方的空间,避免了整体螺栓拉伸机入堆时与电缆桥架的干涉,为整体螺栓拉伸机就位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种电机驱动型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棒位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2032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0107611.0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反应堆的测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机驱动型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棒位测量装置和方法,采用旋转变压器监测电机转子转动角度的闭环伺服控制,根据螺旋传动副螺距将电机转子角度折算螺杆上升/下降的距离,得到控制棒的棒位。同时采用一个棒位探测器实现棒位控制系统的零位标定,并在运行中识别芯杆上的多个棒位触发元件,可以直接得到控制棒组件实际位置,每个实际位置都可以校准通过电机转角测量的棒位。棒位控制精确度≤1mm,结构简单紧凑,引出线少,在高温、高辐照的堆内环境下,可实现反应堆各种工况下对棒位的精确测量也是反应性控制。

    一种非能动堆顶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33185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116348.8

    申请日:2022-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能动堆顶冷却结构,涉及核电厂反应堆堆顶结构技术领域,其适用于低功耗控制棒驱动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核电厂反应堆堆顶无法实现控制棒驱动机构的非能动冷却的问题,取消堆顶原有的风机,可大幅缩减堆顶结构的轮廓尺寸,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非能动堆顶冷却结构,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顶盖上的围筒,围筒靠近底部侧壁设置多个风门,围筒内设置纵向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围筒内固定通风围板,通风围板位于风门上方且套设在控制棒驱动机构周侧以集中冷却流体,围筒内靠近顶部设置抗震支承结构以对控制棒驱动机构限位,抗震支承结构表面均布有孔洞以提供冷却流体的流动通道,围筒顶部敞口设置以在围筒内形成纵向贯通的堆顶冷却通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