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348453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287426.5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04 , C12Q1/6804 , C12Q2531/119 , C12Q2563/131 , C12Q2565/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乳中阪崎肠杆菌的试剂盒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由LAMP(环介导等温扩增)扩增反应体系,Bst DNA聚合酶,探针和胶体金试纸条组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LAMP检测方法的结果判读不能实现现场检测的问题,试纸条的结果判读方法简单不需要仪器,肉眼判读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1197094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79842.7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益生菌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鼠李糖乳杆菌JM039及组合物和应用。所述鼠李糖乳杆菌JM039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409。所述组合物含罗伊氏乳杆菌J1、格氏乳杆菌JM1、副干酪乳杆菌JY062、保藏号为GDMCC.No.62990的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JY039、鼠李糖乳杆菌JM039。六种益生菌的组合菌可提高抗炎因子及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水平,降低促炎因子及claudin‑2 mRNA的水平,从而通过对炎症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双调节维护肠道微环境稳态和肠屏障完整性,有利于缓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公开(公告)号:CN1190144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430167.1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酸奶及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菌发酵制备的酸奶及混菌发酵制备方法。该酸奶发酵制备所用的发酵剂为嗜热链球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混合菌;所用碳源为葡萄糖;所用发酵促进剂为菊粉;发酵温度42℃最佳。其中葡萄糖与菊粉的重量份比以8:1.5为佳。该酸奶及制备方法具有发酵速度快、原料成本低等工艺优势,产品持水性、后酸化的酸度符合要求,且产品粘度和活菌数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37036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426416.3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A23L11/50 , A23L11/65 , A23L33/105 , A23L2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格氏乳杆菌JM1的发酵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溶解性葛根豆粉与水按照质量体积比1∶10g/mL混合,获得混合液,加入相当于混合液4wt%的复合益生元,复合益生元为低聚果糖:菊粉:低聚半乳糖=2:2:1的质量比,震荡混匀后接种格氏乳杆菌JM1,格氏乳杆菌JM1的总活菌数为1×107CFU/mL,在37℃下发酵,直至发酵终点pH为4.50±0.05,即得。本发明对新型豆乳未来对于继续研究体内抗氧化活性奠定了基础。本发明通过测定豆乳中钙含量,研究发现添加复合益生元协同格氏乳杆菌JM1及豆粉中葛根,显著提高豆乳中钙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566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61413.8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糖低豆腥味且具有转化大豆异黄酮能力的副干酪乳杆菌JM053及其发酵豆乳和制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副干酪乳杆菌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广州,保藏日期为2023年11月13日,保藏编号为GDMCC NO:64011。本发明在低糖条件下,经过竹纤维素载体固定β‑葡萄糖苷酶处理后的豆乳中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显著提升。本发明获得的豆乳在2.5~3.5%蔗糖添加量条件下经过竹纤维素载体固定β‑葡萄糖苷酶处理,可降低1‑辛烯‑3‑醇、2‑戊基呋喃和壬醛含量,并且转化大豆异黄酮能力最强。本发明对制备新型低糖低豆腥味同时富含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的发酵豆乳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8347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56340.6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乳杆菌JM015、后生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JM015及其后生元,可通过调节肠道屏障预防感染沙门氏菌抵御炎症,可显著降低肝脏和脾脏中载菌量、结肠中FITC‑dextran的含量,缓解脾肿大现象,增加杯状细胞数量,减少炎症细胞浸润,降低结肠MPO活性。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JM015及其后生元,在缓解沙门氏菌诱导肠道炎症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30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49655.9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银/铂纳米簇检测沙门氏菌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检测鼠伤寒沙门氏菌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适配体功能化磁珠SMBs‑Apt‑cDNAs来识别鼠伤寒沙门氏菌,使得与适配体互补的DNA掉落并与Y1和Y2两条DNA形成三向连接DNA结构3WJ/DNA,最后利用3WJ/DNA作为模板形成银铂双金属纳米簇3WJ/DNA‑Ag/PtNCs,以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过氧化氢体系,实现可视化信号的转换,制备了能够用于检测食品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传感器。利用该生物传感器检测鼠伤寒沙门氏菌将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60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39999.4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 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K9/50 , C12N1/20 , C12N1/04 , A61K35/747 , A61K47/36 , A61K47/38 , A61K47/40 , A61K47/14 , A61K47/26 , A61K47/04 , A61P3/04 , C12R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的制备方法及其减肥产品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初乳:将植物乳杆菌J26菌液与内水相溶液混合,接着加入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聚甘油蓖麻醇酯,进行一次乳化,得到W/O初乳;(2)制备复乳:将改性辛烯基琥珀酸酐木薯淀粉溶液、吐温80混合均匀作为外水相溶液,随后加入W/O初乳,进行二次乳化,得到W/O/W复乳;(3)将W/O/W复乳进行冷冻干燥,即得所述包埋型植物乳杆菌J26。本发明通过多层复合包埋‑冷冻干燥联合技术构建了多层复合微胶囊化植物乳杆菌J26体系,以实现对具有减肥作用的植物乳杆菌J26的稳态化共封装,具有很好的减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2596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726359.6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肠道菌群和免疫调节功能的解淀粉芽孢杆菌JM033产胞外多糖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M033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广州,保藏日期为2022年11月21日,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989。解淀粉芽孢杆菌JM033产胞外多糖,BAP‑1是中性多糖,分子量为17.6kDa,构型为球形,BAP‑1由两种单糖组成,其中果糖占99.15%,葡萄糖占0.85%。本发明具有高产EPS的能力,新型胞外多糖BAP‑1,具有安全性和肠道菌群和宿主免疫方面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