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6170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83708.2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Mg-Zn-Ca系合金的熔炼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Mg-Zn-Ca合金的熔配方法。该方法将所需的Ca以片状纯Ca的形式、Zn以粒状纯Zn的方式与纯Mg粉按照一定比例湿态混合均匀并冷压成块状坯料,然后再次与剩余的原料一起熔炼,从而达到使烧损量降至最低的目的。本发明具有Ca元素烧损少,制备的合金化学成分波动小,质量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30089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84660.0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低模量含银抗感染医用钛合金,在现有低模量钛合金Ti-15Mo化学成分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银元素及其他元素,经过特殊的抗菌热处理后,在钛合金基体中析出一种纳米钛银金属间化合物,从而赋予钛合金整体抗细菌感染的功能,同时不改变Ti-15Mo合金的低模量力学特性。本发明将材料成分设计与抗菌热处理工艺结合起来,使钛合金同时拥有低弹性模量的力学特性和抗细菌感染的生物学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26781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31666.6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菌铝合金,在铝中添加适量的Cu元素和Ag元素中的一种或二种,并经过抗菌处理,纳米级富铜相或富银相弥散析出,均匀分布于铝合金基体内,赋予铝合金良好的抗菌性能;所述抗菌处理是指:铝合金在450-550℃保温2-4小时进行固溶处理,合金中的富铜相或富银相完全溶入合金基体Al中;经150-200℃保温2-10小时的时效处理使富含Cu或Ag的纳米级第二相颗粒在Al基体中高度弥散析出。本发明的效果:经抗菌处理后,抗菌铝合金有大量弥散析出的富铜相(或富银相)赋予铝合金良好而且持久的抗菌性能,对金葡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到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89756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019416.4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细胞粘附与增殖的钛合金表面形貌及制备方法。在钛合金表面形成微米尺度的坑,坑的表面有纳米尺度的凸起,合金表面的粗糙度不超过10μm,在所有表面均匀分布着纳米尺寸的含铜或银化合物颗粒。制备过程中,首先,将含铜或银钛合金固溶处理;其次,采用机械方法在钛合金表面构造微米尺度的坑,然后,采用化学方法在微米尺度的坑表面形成纳米尺寸的凸起。再次,通过热处理的方式在坑的表面形成纳米尺度的含铜或银化合物。该表面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细胞相容性,能促进细胞在合金表面的粘附与铺展、细胞功能表达以及提高植入体与周围组织的结合强度,延长植入体使用寿命,可广泛应用于骨科和齿科含铜或银钛合金植入体的表面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300897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10084660.0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低模量含银抗感染医用钛合金,在现有低模量钛合金Ti‑15Mo化学成分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银元素及其他元素,经过特殊的抗菌热处理后,在钛合金基体中析出一种纳米钛银金属间化合物,从而赋予钛合金整体抗细菌感染的功能,同时不改变Ti‑15Mo合金的低模量力学特性。本发明将材料成分设计与抗菌热处理工艺结合起来,使钛合金同时拥有低弹性模量的力学特性和抗细菌感染的生物学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267814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0431666.6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菌铝合金,在铝中添加适量的Cu元素和Ag元素中的一种或二种,并经过抗菌处理,纳米级富铜相或富银相弥散析出,均匀分布于铝合金基体内,赋予铝合金良好的抗菌性能;所述抗菌处理是指:铝合金在450‑550℃保温2‑4小时进行固溶处理,合金中的富铜相或富银相完全溶入合金基体Al中;经150‑200℃保温2‑10小时的时效处理使富含Cu或Ag的纳米级第二相颗粒在Al基体中高度弥散析出。本发明的效果:经抗菌处理后,抗菌铝合金有大量弥散析出的富铜相(或富银相)赋予铝合金良好而且持久的抗菌性能,对金葡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到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89368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302727.8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可降解金属输尿管支架及制备方法。所述的输尿管支架由具有不同功能的三层复合而成:外层是可降解药物缓释功能层A,中间层是可降解金属层,内层是可降解药物缓释功能层B。外层的可降解药物缓释功能层A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功能,中间的可降解金属层具备良好的支撑功能,内层的可降解药物缓释功能层B具有促进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支架整体呈网孔结构,可以通过压握和扩张植入病患处,起到支撑和疏通的作用。可以在植入3-24月实现体内降解,同时具有抗炎症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30089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85913.6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低模量含银抗感染钛合金,在现有医用钛合金Ti-13Nb-13Zr化学成分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银及其他元素,经过特殊的抗菌热处理后,在钛合金基体中析出一种纳米尺寸的钛银金属间化合物,从而赋予钛合金整体抗细菌感染的功能,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保持基体合金低模量的特性。本发明将材料成分设计与抗细菌感染热处理工艺结合起来,使钛合金同时拥有低弹性模量的力学特性和抗细菌感染的生物学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5676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82593.6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36 , A61L27/306 , A61L27/50 , A61L2400/18 , A61L2420/02 , C23C8/28 , C23C8/38
Abstract: 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含氟抗菌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表面抗菌处理技术领域;涂层组成包括氧元素、氟元素、R‑F化合物和R‑O化合物,所述涂层具有纳米级孔洞结构和/或纳米级凸起结构;其中,R为钛、钛合金、不锈钢、钴合金、镁合金或锌合金中的一种;制备方法:1)表面预处理;2)真空准备;3)氩气等离子体清洗;4)氟化处理:同时向等离子体反应室内通入氩气、氧气和四氟化碳气体,进行氟化处理,制得等离子处理金属材料;本发明含氟抗菌涂层,与菌液或其他体液接触时会溶出氟离子,具有杀菌作用,达到抗菌的效果;本发明方法,可获得不会产生细胞毒性的抗感染医用金属材料,解决临床中与金属植入器械相关的细菌感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7808663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20147054.4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钛合金复合板材,该复合板材由抗菌钛合金-纯铝(或铝合金)-抗菌钛合金三层组成,或者由抗菌钛合金-纯铜(或铜合金)-抗菌钛合金三层组成。抗菌钛合金可以是含铜的抗菌钛合金,也可以是含银的抗菌钛合金或者数既含铜又含银的抗菌钛合金。该复合板材由于外层为抗菌钛合金,具有抗菌功能,而中间复合的铝层或铜层保证板材具有良好的导热特性,特别适合于制造锅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