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1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76848.2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上海杰瑞兆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冲击性负荷的电压源型变流器过流抑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识别到存在由冲击性负载引起的过载电流时,生成开关管闭锁动作的触发信号;对所述触发信号进行采样,根据捕获到的高电平次数计算获得第一电压下降量;基于电感电流有效值生成第二电压下降量;将所述第一电压下降量和第二电压下降量的和作为总电压下降量,基于所述总电压下降量生成调制波,进而产生开关管的驱动脉冲信号,抑制所述过载电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过流保护可靠,且能有效提升限流动作的速度等优点,并且应对冲击性负载可以稳定地输出恒定电流,拥有良好的波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730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84621.X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端口DC/AC并联系统及其零序环流抑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两台共享高低压直流母线的双直流端口不对称三电平并网逆变器,所述方法包括:采样任一逆变器的三相输出电流,得到零序环流,并采样并联系统直流侧的直流电压,形成不对称载波;生成零序电压分量;获得参考正弦调制波,将直流侧功率控制参数乘以零序分量注入到参考正弦波中得到初始调制波;将零序电压分量分别加入到各逆变器的所述初始调制波中,得到改进调制波,结合不对称载波和改进调制波,产生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实现环流抑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减小双直流端口并联逆变器之间的环流,应力均衡,效率提升,并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3802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602082.1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交直流系统的稳定判据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一种适用于交直流系统的稳定判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小信号建模方法、帕克变换与二端口网络理论,系统中的AC‑DC变换器等效为一个广义的二端口网络模型,其中包含了输入与输出变量间的四个传递函数矩阵;步骤二:基于小信号建模方法与诺顿定理,系统中各DC‑DC变换器及其直流负载均等效为一个导纳与一个受控电流源并联组成的一端口网络模型;步骤三:基于所述一、二端口网络模型,建立交直流系统的小信号等效模型。本发明提出的交直流系统的稳定判据方法,兼容了现有直流系统的阻抗比判据,适用范围更广;本发明为研究交直流系统的失稳本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69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54716.8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王江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一种单相三端口DC/AC变换器及功率调控方法,单相三端口DC/AC变换器包括两个单相ANPC半桥、两个直流端口和一个交流端口,通过采集直流端口的电信号确定其输出功率,根据直流端口的输出功率及初始调制波确定二倍频分量,通过将二倍频分量注入于初始调制波中的方法来实现系统一个周期内工作模态所持续时间的调控,从而实现两直流端口功率的调控。本发明具有高能效、低成本的优点,能够实现多个端口的灵活功率控制,有效推动多源互补供电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6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50855.3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M7/487 , H02M7/493 , H02M1/12 , H02J3/38 , H02J3/32 , H02J3/24 , H02J3/16 , H02J7/35 , H02J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多端口光储一体化变流器的构网控制方法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直流侧,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生成控制参数k;在交流侧,根据设置的预同步开始时间以及并网条件,确定变流器运行工况,通过虚拟同步机控制,在不同运行工况下计算获得参考电压Vref;将控制参数k、参考电压Vref及光伏阵列电压与储能电源电压的比值Vr作为输入量输入SVPWM调制波生成器,生成调制波,进而产生开关管的驱动脉冲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系统稳定、可靠性高、能够实现新能源最大功率输出、提供有效惯量支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79733.1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调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领域。所述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拓扑包括上桥臂、中间桥臂、下桥臂、桥臂切换开关组和桥臂电感。任一相的上桥臂、中间桥臂、下桥臂和桥臂电感串联连接;桥臂切换开关组分别连接中间桥臂两端;交流端口连接桥臂切换开关组中间;所述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调制方法,中间桥臂电压为两倍工频调制,通过控制桥臂切换开关组通断,实现中间桥臂分别被上、下桥臂工频半周期复用,同时,中间桥臂在工频半周期能量平衡。另外,所提调制方法有效提高该拓扑在不同运行工况下运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76550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11695.8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直流端口非对称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功率分配方法,涉及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领域。该双直流端口非对称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功率分配方法,包括:测量三相交流侧电压和三相交流侧电流,并通过锁相环跟踪三相交流侧电压相角,将三相交流侧电流转化为直轴电流和交轴电流;将直轴电流和交轴电流分别与设定值作差并送入PI调节器,PI调节器输出产生三相初始调制波信号;该方法通过直流功率控制环输出控制参数调整调制波修正分量,控制双直流端口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两个直流端口功率分配;通过实时监测两个直流端口的电压并且调整相应的调制波,实现了在两个直流端口电压不对称时补偿占空比使得输出波形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720053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098213.3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1/32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臂复用MMC宽电压范围调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其技术特点是:桥臂复用MMC拓扑结构由复用子模块桥臂、常规子模块桥臂、三相开关桥和桥臂电感组成;常规子模块桥臂分别对应连接三相开关桥中间点,复用子模块桥臂与对应三相开关桥并联,桥臂复用MMC宽电压范围调制方法,复用子模块桥臂电压为三倍工频周期调制,合理控制三相开关桥上管与下管通断,实现复用子模块桥臂被任一相常规子模块桥臂复用时在工频周期能量平衡,并拓宽了桥臂复用MMC的电压调制范围,有效提高该拓扑在不同电压运行工况下的灵活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04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06447.2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大功率高压高频变压器的多层级主动调控方法,属于电力电子系统调控技术领域,包括基于H3T与变换器系统运行性能的综合评价方法,利用变换器的调节能力扩展H3T的设计极限,将H3T和变换器全链考量,在器件、模块、系统三个层级的协作调控下,优化H3T和变换器系统的综合性能。本发明通过将变换器系统和H3T视作有机整体,使用主动调控带来的更灵活的约束边界条件优化设计H3T;通过实时评价H3T及变换器系统的运行状态,在器件‑模块‑系统多层级主动调控电气变量,实现H3T绝缘耐电特性、端口特性、损耗特性以及相应变换器系统的优化和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938026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02082.1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交直流系统的稳定判据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一种适用于交直流系统的稳定判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小信号建模方法、帕克变换与二端口网络理论,系统中的AC‑DC变换器等效为一个广义的二端口网络模型,其中包含了输入与输出变量间的四个传递函数矩阵;步骤二:基于小信号建模方法与诺顿定理,系统中各DC‑DC变换器及其直流负载均等效为一个导纳与一个受控电流源并联组成的一端口网络模型;步骤三:基于所述一、二端口网络模型,建立交直流系统的小信号等效模型。本发明提出的交直流系统的稳定判据方法,兼容了现有直流系统的阻抗比判据,适用范围更广;本发明为研究交直流系统的失稳本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