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9044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207166.7
申请日:2021-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变电或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两相组交流永磁电机三电平变流系统优化调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协同优化两组三相变流器的运行模式和开关序列,实现了在宽调制比范围和宽功率因数范围内对直流母线电容电流纹波和直流母线电压纹波的有效抑制;通过协同优化两组三相变流器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对直流母线中点电位波动的抑制。在低调制比下,本发明有效抑制了中点电位波动,在高调制比下,本发明有效抑制了开关次中点电位波动。因此,本发明公开的两相组交流永磁电机三电平变流系统优化调制方法有助于减小直流母线电容的容值,有助于提高驱动系统的功率密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44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07166.7
申请日:2021-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变电或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两相组交流永磁电机三电平变流系统优化调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协同优化两组三相变流器的运行模式和开关序列,实现了在宽调制比范围和宽功率因数范围内对直流母线电容电流纹波和直流母线电压纹波的有效抑制;通过协同优化两组三相变流器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对直流母线中点电位波动的抑制。在低调制比下,本发明有效抑制了中点电位波动,在高调制比下,本发明有效抑制了开关次中点电位波动。因此,本发明公开的两相组交流永磁电机三电平变流系统优化调制方法有助于减小直流母线电容的容值,有助于提高驱动系统的功率密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0555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97410.0
申请日:2023-05-05
IPC: H02J3/24 , G06F18/214 , G06F18/23 , G06F18/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宽频振荡抑制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岸基供电系统的宽频振荡抑制方法、介质及系统,宽频振荡抑制方法包括:获取岸基供电系统产生宽频振荡的频率以及相应的特性数据,输入分类器模型中作为训练集,以使分类器模型生成决策树分类子模型;向生成决策树分类子模型后的分类器模型中输入实际得到的岸基供电系统产生宽频振荡的频率和幅值、供电系统的等效外特性,使分类器模型基于分类条件输出宽频振荡抑制策略;将宽频振荡抑制策略输入第一神经网络,输出宽频振荡抑制参数,通过宽频振荡抑制参数抑制岸基供电系统的宽频振荡。本发明方法能消除岸基供电系统中的振荡问题,提高新能源有效消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81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38365.1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P21/22 , H02P21/05 , H02P25/022 , H02P27/08 , H02P2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复控制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涉及电机转矩密度提升技术与谐波电流控制技术,属于电机控制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以P‑FORC(Fractional Order Repetitive Control,FORC)并联控制器作为电流调节器,通过对转矩平面与谐波平面FORC控制器设置不同谐振基频提升了重复控制器动态性能,通过在谐波平面z1、z2轴加入低通滤波器提升了闭环系统在高频段的稳定性。同时本发明结合重复控制在谐振频率所有整数倍频处具有无穷大增益的优势,通过优化后的重复控制追踪注入谐波平面的5次、7次谐波电流,不仅实现了对注入谐波电流的无静差追踪,增强了转矩密度提升效果,同时也实现了对其他阶次谐波电流的无静差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260159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86145.4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荡风险评估的有源阻尼器控制方法,涉及新能源发电系统技术领域,控制方法包括四部分:逆变器常规控制部分,振荡风险评估部分,稳定裕度提升部分和振荡监测与失稳恢复控制;逆变器常规控制部分是有源阻尼器控制的基础,贯穿整个控制阶段,其余三个控制部分则依次循环作用,保证逆变器系统稳定运行,通过电流关系评估系统的振荡风险,无需电压信息,因此降低了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可以在系统失稳前就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并且可以将稳定裕度提升至设定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76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51639.7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3/06 , H02J3/14 , H02J3/24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46 , H02J3/26 , H02J3/01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智能变压器的配电网综合优化方法,由智能变压器、滤波设备、继电保护设备、控制中心、通讯系统、监测设备构成。其中,智能变压器采用三级式电力电子变压器,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控制及通讯功能;本发明能有效克服大量分布式电源与电动汽车接入低压交流电网带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问题,可以优化低压交流电网电压和潮流,抑制由分布式电源与电动汽车接入引发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问题,也可以向低压交流电网提供辅助服务,以及借助母线开关向周边线路开展控制、调节、优化,解决周边线路的稳定性问题,从而保证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使用方便,且经济收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414362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374248.X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M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通用电压控制策略的可编程电压波形控制器,包括电容电流控制内环和相并联的两路电压控制通道,所述电压控制通道内设置有陷波滤波器和基于内模原理的电压控制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通用电压控制策略的可编程电压波形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属于一种通用的可编程电压波形发生设备,在不改变设备拓扑和控制策略情况下能够灵活应用于不同应用场合而,设计调试简单;该设备通过合理配置参考电压,可以方便地生成各种不对称的基波与谐波合成电压,在实际应用中可用于不间断电源、可编程电源、动态电压调节器和串联型有源滤波器;该设备输出电压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等优点,能够满足电压波形要求较高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2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75241.X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流体弱耦合技术的驱动电机温度计算方法,解决了因流体与电机绕组、铁心部件瞬态快速热交换导致的电机热网络计算震荡问题。该方法深入分析热网络电容矩阵特性,考虑矩阵元素最大最小值之比对迭代计算收敛性的影响,考虑到某一短时间段,驱动电机冷却流体、电机温度变化较小,内部热传现象较为稳定,该方法建立了快速变化流体场与缓慢变化电机内部温度场的弱耦合计算方法,其通过在流体场和温度场采用不同的计算频次,避免了热容矩阵元素最大最小值比值过大的固有缺陷,实现了驱动电机温度的快速稳定计算。本发明的温度计算方法思路明确,操作简单,具有易于实现、计算快速、通用普适等优点,体现出优越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5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23734.0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暂态稳定性提升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在传统构网型储能系统控制结构中的虚拟同步机模块引入储能自适应暂态支撑环路以控制储能系统注入功率实时改变为系统提供暂态稳定性支撑。本发明发布的运行方案控制结构简单,参数调节方便,引入储能自适应暂态支撑环路的构网型储能系统可以在系统发生暂态大信号扰动,保证系统在故障条件下稳定运行,避免因系统暂态失稳、新能源变流器同步失稳引发的新能源大规模脱网问题。并且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对新能源场站暂态支撑效果最好的储能系统承担主导支撑作用,节约储能系统充放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60045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1517323.X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M7/537 , H02M7/5387 , H02M5/2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流源输入高频隔离矩阵变换器及其调控方法,属于发电、变电或配电的技术领域。变换器包括:电流源型全桥变换器、高频变压器、矩阵变换器、三相滤波器,采用优化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案控制该变换器,通过比较三相滤波电容电压的大小决定空间矢量的作用顺序,可以实现所有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电流源型全桥电路采用副边钳位的换流策略,通过计算漏感电流换流时间,实现全桥开关管的零电流关断,进而实现安全可靠换流,具有系统损耗小、效率和功率密度高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