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09063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810187838.0
申请日:2008-12-24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硬齿面大齿圈中频沿齿沟淬火工艺,是在机械加工制造中采用沿齿沟进行中频感应齿表面淬火及回火,1),淬火回火前进行工装准备及现场安装;2),制作外形与齿沟轮廓相似的中频沿齿沟加热淬火仿形感应器并采用淬火及冷却水背冷齿面的方式同步进行;3),间隔沿3个齿沟淬火方法进行,零件回转一圈即54个齿,为一个工作循环;4),每次循环对首淬齿面进行硬度检测;5),表面淬火后的齿圈回火热处理采用半齿圈方式进行;制作的硬齿面大齿圈齿部表面淬火达到HRC40-45,有效硬化层深度≥4mm,齿轮精度达到988GE级,具有结构轻巧、尺寸大、使用寿命是同规格普通齿圈2倍,显著减轻设备重量,增强设备可靠性,提高设备运转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505081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910064429.6
申请日:2009-03-12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K1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200MW及以下大型转子热处理工艺,采用水淬油冷的冷却方式,控制淬火温度及回火温度;严格控制出水入油温度;A.转子吊入炉内,升温350℃保温4小时,升温650℃保温6小时,升温到淬火加热温度保温;B.按1h/100mm保温淬火,淬火时,水冷8-12min/100mm后,入油冷却,以15-18min/100mm后出油;C.淬火后冷却至200℃以下,在4小时内装炉回火;D.回火冷却时,按≤25℃/h控制冷速,使炉膛最高温度冷至≤150℃出炉。本发明加工的大型转子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韧性和耐高温性能。解决了转子性能偏低问题,避免了开裂风险,使其性能、强度指标及冲击值得以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98094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89356.8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洛阳中重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7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锻件制造能力评价方法,涉及热加工制造能力评估领域,通过仿真模拟平台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全流程模拟验证,比对输出结果和产品质量要求,评判制造工艺合理性,通过对比历史模拟数据和历史实际生产数据,确定仿真模拟的可靠性,通过工艺参数偏差率和符合率的计算与比对,确定是否达标,综合各项评估结果,判断生产商是否满足资质要求,相比传统评估方法,能够有效简化评估过程、缩短评估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和采购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9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89353.4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洛阳中重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4 , G06Q10/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加工离散型制造工艺数字化改造的闭环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围绕关键工艺参数,对热加工过程影响生产质量的工艺数据、工艺执行数据、工艺质量数据进行差异性子集数据库划分,将子集数据库确定为“关键工艺参数子集”、“关键工艺执行符合率子集”、“关键工艺评价偏差率子集”三类,数字化改造方案以三种子集为核心进行搭建,并依据子集划分进行数据沉淀,最终以产品为依托,进行全生命周期管控,实现离散型制造工艺数字化改造,能够实现热加工离散型制造领域的非线性质量管理,根据三类数据子集进行数据库管理即可进行数据使用,无需进行推倒重建。
-
公开(公告)号:CN1197218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89359.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洛阳中重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4 , G08B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散型制造关键工艺参数符合率的确定方法,属于热加工数字化技术领域,利用OPC协议、Modbus协议、读取组态软件ACCESS数据库、PDA录入等方式采集铸‑锻‑热全流程生产数据,以热加工铸‑锻‑热各工序实时采集的生产数据为依托,通过自动对比工艺标准数据,计算铸‑锻‑热全流程关键工艺参数符合率,并对异常偏离工艺参数进行预警,自动推送工艺调整信息,达到稳定控制产品质量,减少生产过程中执行偏离导致的质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218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89358.7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洛阳中重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4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加工过程零件关键工艺参数偏差率的确定方法,属于热加工技术领域,定义了机械行业热加工零件一类质量偏离及二类质量偏离,利用OPC协议、Modbus协议、读取组态软件ACCESS数据库、PDA录入等方式构建基础技术条件信息、采集热加工全流程一类质量偏离数据及二类质量偏离数据,同时依据关键工艺参数定义方法,计算铸件、锻件关键工艺参数偏差率,从而提供了一种评判热加工过程关键工艺参数执行情况的方法,通过产品过程偏离和结果偏离数据表征产品质量及工艺执行的偏差,明确质量数据和关键工艺参数的对应关系,达到控制稳定工艺质量的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8342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81793.3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洛阳中重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石如星 , 王敬伟 , 林乙丑 , 于慎君 , 聂新林 , 李光 , 张广威 , 席志永 , 张杰 , 张沛 , 范梅香 , 张峰 , 陈艳芳 , 周璟 , 于文平 , 李岩 , 尹大伟 , 崔潇文 , 贺强 , 姚朝辉 , 刘志刚 , 张帆 , 张虎豹 , 满瑞 , 卢浩 , 张念周 , 元亚莎 , 殷立涛 , 庞庆海 , 李圣 , 苏文博 , 杜伟
Abstract: 一种海上打桩锤用砧铁的翻转方法,采用专门设计的翻转工装进行翻转过程,翻转工装上根据砧铁的形状设置了限位凸台和椭圆孔,砧铁不论锥面朝上还是锥面朝下都能放置在翻转工装的支撑面上,翻转工装上对称设置了两个主绕绳桩和两个副绕绳桩,钢丝绳在主绕绳桩和副绕绳桩上缠绕并张紧后还会压迫在砧铁远离翻转工装的一侧表面,能够防止砧铁在翻转过程中脱落,并且通过限位地桩的阻挡作用,能够使翻转工装和砧铁在起吊状态下稳定的绕副绕绳桩进行旋转,在不需要额外焊接吊耳的情况下,可以将砧铁由锥面朝上翻转至锥面朝下,也可以实现由锥面朝下翻转至锥面朝上,降低了翻转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为大型海上打桩锤用砧铁的翻转及后续加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07034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48585.5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洛阳中重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Inventor: 王敬伟 , 石如星 , 贺振宇 , 席志永 , 林乙丑 , 于文平 , 张沛 , 聂新林 , 李圣 , 张广威 , 张杰 , 庞庆海 , 范梅香 , 殷立涛 , 李禹良 , 王九花 , 张峰 , 陈艳芳 , 于慎君 , 贺强 , 姚朝辉 , 刘志刚 , 张帆 , 满瑞 , 张虎豹 , 卢浩 , 张念周 , 杜伟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大型四齿辊破碎齿块制造及校正方法,具体为:齿块设计;铸造成形;校正工装设计制作;齿块校正;齿块加工;齿块热处理;对所有破碎齿块完成加工制作后,对各破碎齿块进行装配及对滚,确保破碎齿辊运行可靠。本发明的大型四齿辊破碎齿块制造及校正方法,从破碎齿块的铸造反变形、工装校正、加工基准确定及热处理变形控制等多个环节控制,通过避免破碎齿块在铸造过程中的弯曲变形,控制破碎齿块铸造精度,仿形校正工装的使用,热处理变形控制等大大提高了校正精度及校正效率,为大型四齿辊破碎齿块的制造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2560061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10454847.3
申请日:2011-12-30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心齿轮轴渗碳淬火变形的控制方法,其在原有的空心齿轮轴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渗碳工序之后、淬火工序之前对空心齿轮轴进行开通孔加工,留量为8~12mm。本发明能够大大减小腰鼓变形和齿向变形,同时齿顶圆尺寸与淬火前相比略有增大,完全避免了齿顶圆与公法线尺寸超差,为后续加工减少加工量,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0510118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610106957.X
申请日:2006-08-29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9Cr2Mo矫直辊的双液淬火工艺方法,其通过采用双液淬火,水中快速冷却,防止过冷奥氏体在较高温度分解,冷至马氏体转变温度进入油中进行马氏体转变,保证了辊身硬度,减小淬火变形,有效防止了开裂;装炉前对端面和中心通孔覆以盖板,降低这些部位的淬火冷却能力,保证硬度HRC35-4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