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45488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611233675.6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水环境中水杨醛肟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不同浓度的乙酰基苯甲腈标准溶液,进行气相色谱检测,得到乙酰基苯甲腈的响应峰面积与其浓度的比值k;(2)取含有水杨醛肟的水溶液,调节水溶液呈碱性,再加入过量的乙酰化试剂和能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进行乙酰化反应;反应完成后,水洗有机相除去过量的乙酰化试剂;(3)取水洗后的有机相置于进样瓶中,进行气相色谱检测;根据测得峰面积与比值k计算出水溶液中水杨醛肟的浓度。该方法的准确率高,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2.1%‑8.4%;回收率高,平均回收率为88.7%‑92.7%;检出限低,达2.13μg/L,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879905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29683.0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C41/34 , C07C43/225 , C07C37/70 , C07C39/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1/34 , C07C37/004 , C07C43/225 , C07C39/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真菌甲基化反应中胞内嗅味化合物2,4,6-三氯苯甲醚和2,4,6-三氯苯酚的提取方法,包括真菌细胞壁破壁和提取,用布氏漏斗将真菌与培养液分离后,再用超纯水冲洗真菌表面;将冲洗后的真菌抽滤至近干,取0.2g真菌,经破壁处理后,在4℃,12000rpm下离心10min;上清液用于胞内溶解态化合物的测定;细胞残片用一定量超纯水冲洗后,用30mL乙醚提取,合并提取液,在50mL的旋转蒸发瓶中旋蒸至干,用1mL甲醇定容;取100μL的甲醇定容的样品置于5mL水中,用LDS-DLLME-GC/ECD法测定分析,这部分的化合物为胞内结合态;所述真菌细胞壁破壁采用反复冻融破壁。
-
公开(公告)号:CN10716307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72677.9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5/003 , B42D25/36 , C09K11/06 , C09K2211/1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伪用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稀土发光材料属于配位化合物,其化学通式为:LnxLn'1‑x(CPBOH)CPB或LnxLn'1‑x(CPBOH)(H2O)2CPB,其中,中心原子为Ln和Ln',中心原子均属于稀土元素,0
-
公开(公告)号:CN1445209A
公开(公告)日:2003-10-01
申请号:CN02113999.7
申请日:2002-03-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C211/03 , C07C211/26 , C07C211/09 , C07C209/60 , C07C217/04 , C07C217/54 , C07C213/08
Abstract: 一种用于铝土矿反浮选的取代胺类化合物。本发明采用胺基或者羟基化合物与共轭烯丙基化合物为原料,或者使用除丙烯腈外的其它共轭烯丙基化合物为原料,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烷基化反应,然后进行还原,所得产物经酸化、碱析,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即得取代胺类化合物。采用取代胺类化合物替代十二胺作为铝土矿反浮选捕收剂,其对铝硅酸盐的捕收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20030712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187065.X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N5/01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群算法的水网络超结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多杂质水网络超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和基于MGA求解优化模型这两个步骤。对多杂质水网络考虑水的回用、再生回用和再生循环进行同步设计,建立包括各种可能方案的水网络同步设计结构。对超结构分析后建立了水网络同步设计的优化模型。该模型以水网络全年的总费用为目标函数,以水网络中物料守恒、废水排放中杂质浓度的环境限制和有价值的物质回收要求为约束。然后采用MGA求解最优值。本发明的特点是对于多维和多约束的优化求解问题,该算法能够更好的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降低问题的求解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49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1022601.3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黄杆菌(Xanthobacteraceae bacterium)S3及其应用,所述黄杆菌(Xanthobacteraceae bacterium)S3已于2022年5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743。本发明黄杆菌(Xanthobacteraceae bacterium)S3从水下苦草根系筛选而来,适应水下沉积环境的同时,可高效降解多环芳烃,在pH7.0,盐度为0,温度28.5℃的条件下,一周内可将1 mg/L的芘降解90.26%,在沉积物多环芳烃污染修复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28226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437227.7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2F1/28 , B01J20/26 , B01J20/3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碳酸氢根促进MIL‑100(Fe)去除As(III)和/或As(V)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在含有As(III)或As(V)的样品中加入纳米或微米MIL‑100(Fe)材料和碳酸氢钠溶液,保持水浴恒温振荡,完成As(III)或As(V)的去除反应。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通过添加碳酸氢根均可显著增强纳米或微米MIL‑100(Fe)对As(III)和As(V)的去除作用。碳酸氢根的存在能够显著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吸附位点,使得As(III)和As(V)更容易被吸附从而去除。本发明将水体中常见的碳酸氢根与无机砷对吸附剂表面吸附位点的竞争关系逆转为促进作用,有利于实际水体中无机砷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5650351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30837.3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2F1/28 , C02F1/72 , B01F35/221 , C02F101/10 , C02F101/20 , C02F101/30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干扰的富DOM高砷地下水的净化方法,所述净化方法包括在富含溶解性有机物的高砷地下水样品中加入Fe/Co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过硫酸氢钾溶液,保持室温搅拌,完成As(III)的高效同步氧化‑吸附去除反应,并不受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和常见阴阳离子的影响。本发明所述的方法Fe/Co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耦合过一硫酸盐可以实现复杂基质高砷地下水的高效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83521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86063.7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2F1/52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亚铁或铁离子耦合过一硫酸盐增强As(III)和/或As(V)去除的方法,该方法为在含有As(III)和/或As(V)的水体中加入亚铁或铁盐溶液和过硫酸氢钾溶液,保持室温搅拌,完成As(III)和/或As(V)的去除反应。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亚铁或铁离子耦合过一硫酸盐可以高效快速去除As(III)和/或As(V),而且与亚铁或铁离子耦合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过二硫酸盐体系和亚铁或铁离子耦合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过氧化氢体系相比较,亚铁或铁离子耦合过一硫酸盐可以显著增强As(III)和/或As(V)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4247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210040957.3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温常压制备MIL‑100(Fe)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均苯三甲酸与抗坏血酸钠混合得到澄清的溶液,而后加入七水合硫酸亚铁溶液并搅拌,最后加入氢氧化钠,形成MIL‑100(Fe)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效吸附As(III)和/或As(V)的方法。本发明对于MIL‑100(Fe)的大规模、低成本生产以及无机砷污染水体的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