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95103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410258017.7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免疫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普鲁士蓝仿生标记检测小分子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一种具有类过氧化氢酶催化活性的普鲁士蓝微粒子标记待测物的类似物作为标记抗原;将磁性四氧化三铁微粒固定抗体,并将其分散在反应液中;形成竞争性免疫反应、电化学检测体系中的氧化电流信号进而对待测物实现定量测量。该检测方法采用普鲁士蓝代替生物酶分子标记小分子抗原,并结合磁性微粒进行竞争性免疫反应,通过电化学检测标记抗原对于过氧化氢和对苯二酚的催化氧化反应产生的电信号,由于其电信号大小与待测小分子浓度呈线性相关,可实现对小分子化合物的高灵敏度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995040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57998.3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酞菁钴标记检测有机小分子的电化学方法。该基于酞菁钴标记电化学检测有机小分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以一种具有类过氧化氢酶催化活性的酞菁钴标记待测物的类似物作为标记待测物分子;b)、通过聚合反应,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包覆在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并将其分散在反应液中;形成竞争性特异结合反应以及电化学检测步骤等。本发明特别适合于抗体难于制备的小分子检测,且由于采用的材料均为人工化学合成的仿生材料,大大降低了成本,扩大了检测反应的适宜范围,较传统免疫分析方法具有很大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3983613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58295.2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SPR传感器芯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SPR传感器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SPR芯片,所述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SPR芯片以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聚合物、石墨烯纳米金、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为芯片基底修饰物。本发明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SPR芯片对莱克多巴胺有高特异性吸附能力,对样品中低浓度的莱克多巴胺有着明显的响应信号变化。采用本发明制备的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SPR芯片分析莱克多巴胺残留,步骤简单,分析时间短,对低浓度下分析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558203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98535.9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荧光分析方法,本发明涉及分析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快速检测方法中小分子天然抗体难以制备的问题。方法:一、制备包覆聚乙二醇及油酸的磁性纳米粒子;二、制备三嗪类农药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三、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信号。本发明用磁性分子印迹仿生材料,替代了一般快速检测方法中常用但难以制备的天然抗体,借助农药分子与荧光探针对磁性印迹的竞争结合,从技术上实现了三嗪类小分子农药的非免疫法快速检测。本发明用于快速检测三嗪类农药残留。
-
公开(公告)号:CN1184168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716605.4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啤酒中有害物质的微球物、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微球物具有吸附性,所吸附的啤酒中的有害物质不限于杂醇和嘌呤类物质,且有害物质的吸附率不低于48%。微球物由海藻酸钠溶液、酸改性植物活性炭、氯化钙构成。制备方法包括制海藻酸钠溶液,加入酸改性植物活性炭,充分搅拌均匀,使活性炭分散于胶体溶液中,制得反应A液;采用纯净水配制氯化钙的溶液,制得反应B液,并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吸取反应A液,将其逐滴加入被搅拌的反应B液,即成型微球物。该微球可以有效去除啤酒中的杂醇和嘌呤类物质,降低对饮酒者的身体伤害,且其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原料成本低,且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加工助剂标准要求,健康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56765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0849307.9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3/53 , G01N33/543 , G01N33/58 , C12Q1/682 , C12Q1/6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发夹自组装的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生物条形码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属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检测试剂盒包括以下组分:包被有机磷半抗原‑卵清蛋白的黑色反应板、修饰有生物条形码和有机磷抗体的金纳米粒子、发卡结构DNA H、标记有荧光基团和猝灭基团的发卡结构DNA H、二硫苏糖醇和有机磷标准液。本发明将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与催化发夹自组装技术相结合开发一种简便快速、高灵敏、农药痕量检测方法,满足农药现场快速检测和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故针对三唑磷、对硫磷、毒死蜱三种有机磷农药,建立了基于发夹自组装的多残留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6088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650846.4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3/533 , G01N33/543 , G01N33/544 , G01N33/558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氰戊菊酯分子印迹静电纺丝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用氰戊菊酯偶联小鼠IgG,制备FH‑IgG偶联物;将时间分辨荧光微球Eu标记在FH‑IgG偶联物上,形成FH‑IgG‑Eu复合物;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基于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分子印迹静电纺丝膜;组建层析试纸条。其检测方法具备快速、简单、便携等优点,可利用该方法实现实际样品中氰戊菊酯残留的定性定量检测。且本发明解决了由于裁断NC膜造成的荧光团聚以及异硫氰酸荧光素易猝灭、易受自然荧光干扰的不足,提高了T线的稳定性和识别性能,为基于新型仿生识别材料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45303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199229.3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薄层色谱和酶抑制原理快速检测农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薄层色谱板裁剪成长方形,一端用于接触样品提取液,构成农残分离区;将其另一端用滤纸或玻璃纤维剪成的小片覆盖并固定在酶抑制反应试纸上,构成农残富集区;将酶抑制反应试纸远离农残分离区的一边黏贴上固定有显色试剂的滤纸片,构成底物显色区;进行显色反应;若样品提取液中不含农药,底物显色区显色;若样品提取液中含有超标农药,底物显色区显色不充分或不显色,通过颜色变化与否,即可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农药。本发明方法克服了有机溶剂提取与酶在水系溶液下反应的矛盾,同时减少了农产品样品中色素等物质的干扰,增加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4985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1911240067.1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性纳米胆碱酯酶荧光碳点的有机磷农药检测方法,采用蔗糖作为碳源,富集结合有机磷农药的磁性纳米胆碱酯酶后,固定激发波长为400‑460nm,560‑600nm为发射波长进行检测,有机磷浓度增加可以使体系碳点荧光发射增强,从而建立起有机磷和碳点荧光信号的正相关关系,本发明通过磁性纳米胆碱酯酶对富集有机磷农药后对碳点荧光检测可以快速有效检测有机磷农药中的磷含量,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操作简单,制备的荧光点光稳定性高,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21910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590625.8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磁性纳米粒子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方法,包括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农产品样品中的农药残留;B加入C18修饰的小粒径磁性纳米粒子对所述提取液中农药残留进行吸附富集,弃去上清;加入甲醇,洗脱所述C18修饰的小粒径磁性纳米粒子上富集的农药残留,磁分离得到洗脱液;将所述洗脱液加入4倍体积的PBS水溶液按照1:4混合后,加入磁性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的乙酰胆碱酯酶,反应20‑40min;加入显色液进行显色反应;本发明基于C18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对提取液中农药残留的吸附富集作用,结合磁性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的胆碱酯酶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可用于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