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膨胀式封隔器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22237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59492.5

    申请日:2011-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膨胀式封隔器,其包括:油管管体;自膨胀胶筒,所述油管管体可轴向移动地穿设在自膨胀胶筒内部;两个限位环,其套设在所述油管管体的外部并分别固定连接在自膨胀胶筒的两端,每个限位环的内部设有在常温时能使限位环与油管管体相对固定,但当温度上升到高温值时能使限位环与油管管体相对浮动的限位环开口挡环,所述油管管体与限位环之间设有动密封装置。本发明由于每个限位环的内部设有在常温时能使限位环与油管管体相对固定,但当温度上升到高温值时能使限位环与油管管体相对浮动的限位环开口挡环,因此,油管管体受热产生的伸缩变形对自膨胀胶筒不会产生影响,避免了对座封的破坏,使得封隔器的座封效果好。

    井下自膨胀式悬挂器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71893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81121.1

    申请日:2010-12-03

    Abstract: 井下自膨胀式悬挂器,应用于石油开发用的井下膨胀式悬挂器。采用油田常用的符合API标准的油管或套管,在管体外壁上套有3~10个工厂内采用硫化工艺预制的自膨胀橡胶筒组件。自膨胀橡胶筒组件是由内衬套和自膨胀橡胶筒组成,在内衬套的壁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在通孔内硫化有自膨胀橡胶筒。在使用现场将自膨胀橡胶筒组件套在管体的外壁上,相邻两个自膨胀橡胶筒组件之间的距离相同;在自膨胀橡胶筒组件两端的管体上分别套有一个限位环,并通过紧固螺栓将限位环固定在管体上。效果是:在不起出油管的前提下,悬挂器座封、悬挂在油管中实现完井过程。

    一种可多次试压的延时趾端滑套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916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55933.6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采油工程装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多次试压的延时趾端滑套,包括上接头、高强外管、喷砂内管、破裂盘、开度控制机构和延时机构。本发明可多次试压高温高压延时趾端滑套,采用全通径结构设计,内通径与同规格套管尺寸相同,出现水泥倒返或打开地层不吸水、打不开等事故时,处理方便;本发明可多次试压高温高压延时趾端滑套,高强外管上的外喷砂孔全开时,可满足首段压裂大排量需求,在地层破裂过高导致滑套打开地层却不起裂时,可通过地面打压调整滑套极限位置,压力仅通过内外喷砂孔传导至地层,利用内外喷砂孔的应力集中作用,在地层制造起裂点,为压开地层创造条件。

    一种气液比适用范围可调节式气液旋流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217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654778.5

    申请日:2022-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比适用范围可调节式气液旋流分离装置,包括:外套筒、螺旋杆、气相遮挡模块、油气收集模块,其中,所述螺旋杆,安装在所述外套筒内;所述气相遮挡模块,安装在所述螺旋杆内,用于分隔所述螺旋杆内的气体和液体;所述油气收集模块,安装在所述螺旋杆内,用于排出螺旋杆以及所述外套筒内的气体和液体;本装置利用各相间密度差进行旋流分离,可实现对气相、油相、水相的分离,特别是对于不同含气量的油水混合液,能够根据含气量的大小调节进气孔的大小,当采出液含气量增大或减小时,扩大或缩小进气口的大小,以控制单位时间排出的气体体积以提高气液分离效率。

    复合合金膜及其制备方法、电池阴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5706236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894832.2

    申请日:2021-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合金膜及其制备方法、电池阴极材料。该制备方法包括:保持真空状态,对衬底进行活化处理,然后通过离子溅射金属靶材、在衬底表面生长合金催化薄膜,再对合金催化薄膜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所述复合合金膜;其中,所述合金催化薄膜中的元素包括铂、银和第四周期过渡金属,所述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包括铁、钴、镍、铬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复合合金膜以及包括该复合合金膜的电池电极。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合金膜具有耐腐蚀、催化效果好、性价比高等特点。

    套管固井滑套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75779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375585.7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套管固井滑套,该套管固井滑套包括:油管管体,其设有压裂端口;中心筒,其通过剪切销钉安装于油管管体,且覆盖压裂端口;固接于中心筒的球座,球座用于捕捉封隔体;安装于油管管体外的保护胶筒,保护胶筒覆盖住压裂端口,保护胶筒采用可分解橡胶材料制成;安装于油管管体外的扩张式胶筒,扩张式胶筒与保护胶筒沿油管管体的轴向分布;液压控制阀装置,其能够在油管管体的管腔的压力达到开启压力值的情况下,使保护胶筒与油管管体的管腔相连通,且扩张式胶筒与油管管体的管腔相连通。通过本发明,缓解了套管固井滑套所存在的难以兼顾降低施工压力和保证封隔效果的技术问题。

    压裂管柱及压裂方法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3051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320495.1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裂管柱及压裂方法,该压裂管柱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油管、水力锚、第一封隔器、压差滑套和第二封隔器;压差滑套包括:喷砂筒;固接于喷砂筒上端的连接筒;设于喷砂筒内的滑动套,滑动套的外壁设有外台肩,外台肩位于筒体连接部的下方,外台肩与筒体连接部之间设有储液腔,喷砂筒的侧壁设有与储液腔连通的排液口;滑动套的内壁设有用于承接球的承接锥面,承接锥面能在球施加的设定推力的作用下向外撑开;连接筒上设有上下依次分布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滑动套设有弹簧爪。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油管拖动的压裂管柱,压裂完一层后需要将井内的液体外排,造成施工中断,增加了工作量,影响压裂效果的技术问题。

    一种压缩式胶筒试验装置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75218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0147425.4

    申请日:2016-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压缩式胶筒试验装置,其包括:本体,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柱体,其穿设于本体内,且能相对于本体沿轴向移动;胶筒,其套设于柱体外,当柱体相对于本体沿轴向移动时,胶筒的外壁能与本体的内壁相抵靠;设置于柱体上的抵压部,当柱体相对于本体沿轴向移动时,抵压部沿轴向压缩胶筒;设置于本体上位于胶筒靠近抵压部一侧的打压孔,打压孔用于向本体内输入流体;受力机构,受力机构能同时轴向抵靠于第一端和第二端。本发明实现了提供一种能重复利用的压缩式胶筒试验装置的目的。

    一种电控完井系统的井口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19087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201505.4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控完井系统的井口控制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电源转换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以及位于壳体上的电源端口、电缆连接端口和天线端口;电源端口,位于壳体外部的一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与电源转换模块相连接;电源转换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接;电缆连接端口,位于壳体外部的一端与钢管电缆相连接,位于壳体内部一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接;天线端口,位于壳体外部的一端与天线相连接,位于壳体内部一端与无线通讯模块相连接。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向井下配产器传输准确的控制信号以及准确的获取井下配产器采集的数据。

    一种井下钢管电缆续接器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0022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72576.6

    申请日:2016-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08 H02G15/18 H02G15/1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钢管电缆续接器,包括第一端密封结构、第二端密封结构、续接筒和耐高温阻燃热缩管;其中,将第一端密封结构和续接筒依次套入第一钢管电缆,并使第一钢管电缆穿出续接筒;将第二端密封结构和耐高温阻燃热缩管依次套入第二钢管电缆,并使第二钢管电缆穿出耐高温阻燃热缩管;将第一钢管电缆和第二钢管电缆焊接在一起,并将耐高温阻燃热缩套管移至电缆焊接处,对耐高温阻燃热缩套管加热使其收缩并包裹在第一钢管电缆和第二钢管电缆的钢管外部;将续接筒移至焊接处,通过第一端密封结构分别与第一钢管电缆的钢管和续接筒形成密封,且通过第二端密封结构分别与第二钢管电缆的钢管和续接筒形成密封。本发明采用三重密封防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