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压煤层气地面抽采井的井身结构及其布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1364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110037628.5

    申请日:2011-02-14

    Abstract: 一种卸压煤层气地面抽采井的井身结构及其布设方法,井身结构包括井眼造斜钻孔的第一垂深的第一开孔径段、第二垂深的第二开孔径段、垂直钻孔的第三垂深的第二开孔径段和深入被保护层中的第三开孔径段。布设方法采用在采区外开孔、一开孔径段和二开孔径段上部采用定向造斜、二开孔径段下部及三开孔径段采用直井井身、在采区内靠近采区边界终孔,使井身结构大部分置于采动影响范围之外或采动影响较小的区域,大大增强了地面抽采井的稳定性、减小了施工风险、提高了煤层气井抽采产能,有效降低了采动覆岩移动破坏地面井和增长地面抽采井的服务时间。

    易降解有机质污染土厌氧降解碳排放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883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04841.9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降解有机质污染土厌氧降解碳排放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厌氧控制系统、污染土体系模拟系统、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污染土体系模拟系统用于盛放污染土,并且能根据需要模拟不同地层深度对应的地应力,且在整个厌氧降解过程中保持模拟地应力稳定;厌氧控制系统用于向土样桶输送稳定流量的氮气,形成稳定的厌氧环境;污染土厌氧降解产生的含碳气体随着氮气流动至温室气体监测系统进行气体种类及含量检测,并将每次检测数据反馈给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由于本发明营造了稳定的地应力及厌氧环境,从而精准获得不同地层深度厌氧降解所需的数据,便于对污染土碳排放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CO2环加成反应用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8211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1404553.4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环加成反应用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尿素与2,6‑吡啶二甲醛充分混合后置于马弗炉中煅烧获得吡啶环改性g‑C3N4;或将生物炭前驱物置于马弗炉中煅烧获得生物炭;向吡啶环改性g‑C3N4或生物炭中加入无水乙醇,充分搅拌混合形成碳基材料的悬浊液;将六氯化钨加入碳基材料的悬浊液中,充分搅拌溶解获得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转入高压反应釜中反应一段时间,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W18O49/碳基材料复合光催化剂。将复合光催化剂应用于二氧化碳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中。该方法易得到目标产物,成本低且(56)对比文件Juliana L. Vidal et al..“OxidizedBiochar as a Simple, Renewable Catalystfor the Production of Cyclic Carbonatesfrom Carbon Dioxide and Epoxides”.《ChemCatChem》.2019,第11卷第4089-4095页.

    一种防治煤自燃的复合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41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99952.5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煤自燃的复合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由工业卤水、凝胶剂、表面活性剂和抗氧化剂组成,在煤低温氧化阶段卤水中的无机盐类材料具有润湿煤体、降低温度、隔绝氧气的作用,并且抗氧化剂能够消耗煤表面‑OOCH3、过氧自由基ROO等活性基团,进一步降低煤的氧化活性两者共同作用起到惰化煤体、抑制氧化进程的效果;在煤自燃高温氧化阶段,卤水能够与凝胶剂发生反应产生凝胶,凝胶一方面能减少阻化剂水分的流失,强化了复合阻化剂对煤氧化升温过程产生降温吸热的效果,另一方面凝胶可在遗煤表面形成一层粘稠的隔氧膜,进而延缓煤自热氧化过程的进行,实现复合阻化剂多层次长效阻化防灭火的作用;且其制备成本较低,便于广泛应用。

    一种热与化学流体改造储层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1625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075380.7

    申请日:2020-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与化学流体改造储层模拟装置及方法。适用岩体研究。包括伺服框架、注入单元、围压泵、轴压泵、加热装置、真空单元、回压及计量单元和数据采集处理中心;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液氮两种化学流体,进行高低温化学流体交替注入煤储层,对煤岩裂隙网络改造和扩展演化进行观测影响,从而模拟储层煤岩所处地质环境下冷热化学流体与煤岩的作用过程,监测煤岩变形致裂、裂隙发育及渗透率变化情况,既能单独研究其中一种化学流体对煤岩等致密储层裂隙的改造效果,也能够模拟研究不同循环次数、不同温度差异冷热化学流体交替注入储层的情况,从而有效探索高效致裂煤岩等致密储层的变化和情况,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