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7415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14418.1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回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回热器丝网烧结方法,包括:在下法兰上同轴安装塑形模具和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位于所述塑形模具的外侧;在所述塑形模具内依次填充多层丝网块,相邻的两层所述丝网块之间放置有分隔装置;在最上层的所述丝网块的表面放置压紧装置,取出所述塑形模具以及装配上法兰与所述下法兰;放入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对烧结完成后的所述丝网块进行机械加工,以制备符合尺寸要求的回热器丝网。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热器丝网烧结方法制作而成的烧结丝网具有平整度好,孔隙均匀以及精度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915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664456.3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声驱动波纹管发电机,包括:热声发动机和波纹管密封谐振子;波纹管密封谐振子包括:波纹管和谐振片;波纹管固定在热声发动机的管壁内,将管壁分隔成两部分,谐振片安装在波纹管的两端,谐振片与波纹管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填充有用于谐振的液态金属;密封空间内设有磁极和电极。本发明提供的热声驱动波纹管发电机,采用波纹管对液态金属进行封装,在填充有液态金属的密封空间内设置磁极和电极,并在波纹管的两端连接谐振片,使波纹管密封谐振子作为声电转换装置,可以降低热声发电的工艺难度,提升可靠性,解决热声发电机中电机制造难度大和液态金属磁流体液面不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6414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0619071.5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热声系统,包括热声转换装置、热缓冲管、活塞调相器和发生装置,热声转换装置的室温端与发生装置的压缩腔连通,热声转换装置的热源端、热缓冲管、活塞调相器与发生装置的压缩腔依次连通,热声转换装置在室温端与热源端之间的部分通过旁通通路与热缓冲管连通。通过多路旁通通路实现热能的梯级利用,能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且活塞调相器采用室温自由活塞调相器进行调相,可以使系统内获得更高压比,功率密度更高,结构紧凑。作为热声发电装置时可高效梯级利用变温热源,可以达到更高的工作压比,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作为热声制冷装置时,可以实现气体的逐级液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07409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36182.X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和热声发电联合制氢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热声发电装置和电解水制氢装置,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输热总管道分别与所述热声发电装置和所述电解水制氢装置连接,所述热声发电装置通过电能转换装置与所述电解水制氢装置连接;所述电解水制氢装置为采用固体氧化制氢方式制氢的电解水制氢装置。本发明中所述太阳集热装置收集的热量一部分传输至所述热声发电装置,转化电能,并通过所述电能转换装置整流作用,提供给电解水制氢装置实现电解水制氢,另一部分热量传输至电解水制氢装置,为固体氧化物分解提供高温驱动热,提高制氢效率和产量,进而实现采用清洁能源高效制氢,降低能耗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68211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811518969.2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声环路直流抑制方法和系统,以单一单元热声环路系统中的第一时均压差为优化目标,在所述热缓冲管体积不变条件下,减小所述热缓冲管的截面积,使所述第一时均压差小于设定阈值;获取减小所述热缓冲管的截面积后回热器两端的第二时均压差,通过在谐振管两端增加换热器,使所述换热器在改变所述谐振管的进出温差范围时,所述谐振管两端产生与所述第二时均压差相当的正向或反向的额外时均压差。采用逆向推演法,利用热缓冲管的逆向温度差异产生的工质密度差异和环路中谐振管中的高时均动能特性,实现环路时均质量流抑制以及实际系统中的时均质量流抑制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228947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670666.0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能转换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热声发电系统,包括承压外壁和热声发电系统组件,热声发电系统组件呈对置结构布置,对置结构的中心布置有核燃料,热声发电系统组件包括活塞组件、水冷器、回热器和分流内壁,分流内壁同轴设在承压外壁的内部,活塞组件位于分流内壁内,水冷器和回热器均填充在承压外壁和分流内壁之间,回热器分别与核燃料和水冷器接触。本发明提供的热声发电系统,采用铍材料代替传统的不锈钢基材,并将核燃料内置于热声发动机中,同时将工作气体分为两路循环推动活塞组件运动,不需要增加额外的传热装置,直接与反应的核燃料进行热交换,传热过程简单、效率高,在满足核反应堆临界尺度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系统的振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0880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136833.3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该航空发动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航空发动机、热声发动机和载热流体管路,所述载热流体管路的部分管路与所述航空发动机的壳体贴合设置,所述载热流体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热声发动机的载热流体入口和载热流体出口对应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航空发动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能够利用航空发动机内部气流传递给壳体的热量驱动热声发动机工作,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不但回收了航空发动机工作时的热量,提升了航空发动机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减少了航空发动机用于冷却壳体而产生的气量损失,有效解决了航空发动机的冷却问题,提升了航空发动机的整体性能,满足飞行器不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34503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303652.0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IPC: F03G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舰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舰艇发电系统,包括核反应堆、热交换器、换热管路、冷却器、加热管路、冷却管路、直线电机、声学管以及沿声学管的轴向依次设置的换热器、回热器和加热器;换热管路连接于核反应堆与热交换器之间,加热管路连接于加热器与热交换器之间,冷却管路连接于换热器和冷却器之间,换热管路将核反应堆中的高温热量带出,在热交换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加热管路,加热管路进一步将热量输送到加热器中,冷却管路与冷却器进行换热降温,并进一步的对换热器进行降温,从而在回热器的两侧形成一定的温度梯度,热声发动机将会产生自激振荡,将热能转化为声波形式的机械能推动直线电机进一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向外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96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288547.4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舰船动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舰船旋转推进系统,包括热声发动机、推进装置、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热声发动机包括声学管和在声学管内依次连接设置的加热器、回热器和换热器,加热装置与加热器连接,冷却装置与换热器连接,推进装置包括驱动器、传动轴和旋转推进器,驱动器设置于声学管内,旋转推进器设置于声学管外,传动轴沿舰船的船头至船尾的方向设置,且传动轴一端与驱动器连接,传动轴另一端与旋转推进器连接。本发明利用热源驱动热声发动机,热声发动机将热能转为声波形式的机械能,通过推进装置,声波将水流从舰首方向吸入,再从舰尾方向喷出,从而推动舰船行进,解决当前舰船上动力转换环节多,效率低下的问题,降低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6877731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0018196.0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弹性膜片的热声驱动摩擦纳米发电系统,所述热声驱动摩擦纳米发电系统包括:热声发动机,以及若干个分别通过连接管道(2)与热声发动机连通的膜盒(3);所述膜盒(3)的内腔体内安装一将膜盒分为相互隔离的上下两个腔室的弹性膜片,在下腔室中设置摩擦纳米发电机(5)。本发明利用热声发动机将外部热能转化为声能,再利用摩擦纳米发电机将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整个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结构简单、寿命长等优点。相比现有的摩擦纳米发电方式,本发明可实现持续、稳定和高功率的热电转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