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内置的发电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671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1012287.5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燃料内置的发电机,包括发动机和直线电机,所述发动机的内部设置有反应堆和换热器,所述发动机设置为可形成轴向的温度梯度,所述反应堆和所述换热器的外侧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发动机的内部设置有沿所述发动机的轴向延伸的连通通道,所述反应堆的燃料区域内设置有空腔;直线电机包括活塞、缸体和电磁部件,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缸体与所述空腔,基于所述活塞可在所述缸体内往复运动,以使所述电磁部件的磁通量变化。本发明提出的燃料内置的发电机,通过在发动机内设置反应堆,反应堆的外侧设置屏蔽层,减小辐射对于电磁部件的影响。

    一种直线电机冷却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2258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010665163.7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直线电机冷却结构,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背腔、第二背腔、内定子、外定子、永磁体、动子和换热器;动子与永磁体连接,永磁体安装在外定子和内定子之间,换热器安装在第一背腔中,第一外背腔通过换热器与第一内背腔连通;第一内背腔通过内定子与永磁体间的间隙与第二背腔连通,第一外背腔通过外定子中的间隙与第二背腔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直线电机冷却结构,通过在第一背腔内设置换热器,利用换热器将第一外背腔和第一内背腔连通,使得换热器内被冷却的工作气体也可以流入到内定子与永磁体之间的间隙,还可将外定子中的热量导入换热器冷却,从而形成了对直线电机内部的有效冷却。

    热声反应堆系统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9678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010271081.4

    申请日:2020-04-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热声反应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热声反应堆系统,包括热声反应堆装置,热声反应堆装置包括反应堆、与反应堆连接的回热器、与回热器连接的换热器、连接在反应堆和换热器之间的调相器、以及由反应堆产生的能量驱动的发电机活塞,还包括设置在热声反应堆装置外部且封闭热声反应堆装置的承压壳体,热声反应堆装置的内部与承压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声反应堆系统,通过将热声反应堆装置放置在封闭的承压壳体内,可使承压壳体内的平均压力与热声反应堆装置内的平均压力相等,使回热器承压壁面不再承受平均压差,可大大减小回热器承压壁面的厚度,充分发挥热声发电机的最大功率。

    热驱动斯特林制冷系统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887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011578281.0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驱动斯特林制冷系统,包括:发动机、制冷机和耦合装置,耦合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和制冷机连接,耦合装置包括:气缸,气缸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和制冷机连接;第一调相活塞组件和第二调相活塞组件,设置在气缸内,并能够在气缸内往复运动;其中,第一调相活塞组件、第二调相活塞组件与气缸之间形成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内的气体能够将第一调相活塞组件的机械能传递给第二调相活塞组件。本发明提供的热驱动斯特林制冷系统,通过设置第一调相活塞组件和第二调相活塞组件对发动机和制冷机进行耦合,增大了耦合装置的调相范围,提高了斯特林制冷系统的性能,降低了斯特林制冷系统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使其能够高效且相对稳定地运行。

    直线电机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7616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010832459.3

    申请日:2020-08-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直线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包括: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括第二气缸和位于所述第二气缸内的第二活塞,通过所述第二活塞将所述减振器的内部腔体划分为相连通的第二压缩腔和第二背腔,所述第二压缩腔与直线电机的第一背腔相连通,以使所述第一背腔内存在的压力波动驱动所述第二活塞进行相应的直线往复运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线电机,结构简单,消振的效果好,便于实际应用。

    一种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201284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1910470349.4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该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包括两个对置设置的斯特林机构,两个斯特林机构之间设有热源,各斯特林机构均包括壳体和热管式加热器,两个斯特林机构之间连接有连通管道,连通管道分别连通两个膨胀腔,或连通管道分别连通两个压缩腔,或连通管道分别连通两个背腔,热管式加热器包括加热器本体和多个热管,各热管的冷凝端对应设置于各热管嵌入孔内部,各热管的蒸发端分别穿过壳体与热源相连。本发明所述的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结构紧凑,减小了发动机的振动,各斯特林机构均采用热管式加热器来实现热量的传输,有效减小了能量传输中的热量损耗,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多活塞气缸
    7.
    发明公开
    多活塞气缸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6625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49146.6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活塞气缸,涉及气缸技术领域。多活塞气缸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缸筒、第一气浮活塞、第二缸筒、第二气浮活塞和连接件;第一气浮活塞位于第一缸筒内且与第一缸筒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气浮活塞位于第二缸筒内且与第一缸筒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用于形成气膜;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同轴设置,第一气浮活塞和第二气浮活塞同轴设置且通过连接件相连,以实现同步运动,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活动件,活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气浮活塞或第二气浮活塞。本发明提供的多活塞气缸,使第一气浮活塞和第二气浮活塞在径向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以适应两个缸筒之间的同轴度差异,避免出现摩擦或卡死。

    自由活塞热声斯特林发电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62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48892.3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由活塞热声斯特林发电机,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直线电机、第一热功转换器和第二热功转换器;所述直线电机包括动力活塞,所述动力活塞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第一热功转换器和所述第二热功转换器相对布设于所述动力活塞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一热功转换器和所述动力活塞的第一端构建形成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二热功转换器和所述直线电机的第二端构建形成第二压缩腔。本发明提供的自由活塞热声斯特林发电机,气体波动压力较高的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能够同时对动力活塞施加足够的驱动力,保证了大功率应用场合动力活塞的谐振运动和自由活塞热声斯特林发电机的高效工作效果。

    热声制冷系统
    9.
    发明公开
    热声制冷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506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855271.X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声制冷系统,包括:热声发动机机构、热声制冷机机构、旁通管、抑制膜和谐振管。热声发动机机构、热声制冷机机构和谐振管依次首尾连通,旁通管的两端分别与热声发动机机构的两端连通,抑制膜设置在旁通管中。本发明提供的热声制冷系统,经谐振管回收之后的一部分声功不经过热声发动机机构的声功放大效应,可有效匹配进入热声制冷机机构的声功量,同时起到一定的相位调节作用,能使热声制冷机机构处于比较好的行波声场,从而提升整个热驱动热声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解决了以往制冷性能难以随加热温度增大而提升的问题。另外在旁通管中设置了直流抑制膜,能有效降低系统中因环路的引入而产生的直流的不利影响。

    斯特林原动机及斯特林发电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059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69351.1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斯特林原动机及斯特林发电机。斯特林原动机,包括:斯特林发动机,包括热端加热器;壳体结构,能够容纳第一工质,壳体结构套装于斯特林发动机并与热端加热器相对设置,以使热端加热器的至少部分处于壳体结构的内部;热管,包括冷凝段和用于与热源相连接的蒸发段,冷凝段伸入壳体结构之内。相对于热管直接伸入到热端加热器的形式,壳体结构套装于斯特林发动机的并与热端加热器相对的耦合面积更大,使得壳体结构与热端加热器之间的传热效率以及传热能力更高。热管的冷凝段伸入到壳体结构的长度不受限制,从而使得冷凝段能够完全伸入到壳体结构之内,进而能够充分的利用热管的冷凝段的热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