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源荷储系统集群的运行优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477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73697.5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源荷储系统集群的运行优化方法及装置,涉及能源系统调度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每个源荷储系统交易数据和运行数据;其中,所述运行数据是通过对所述源荷储系统的控制单元和产能单元进行优化调节后得到的;基于所述交易数据和所述运行数据,计算得到每个所述源荷储系统的系统总成本;基于所述系统总成本,建立源荷储系统集群的合作运行模型;对所述合作运行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所述源荷储系统集群的最优收益值。本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源荷储系统集群总成本和碳排量,提升每个源荷储系统参与合作运行的积极性。

    燃煤电厂锅炉低负荷水动力预警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2388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09654.4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厂锅炉运维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煤电厂锅炉低负荷水动力预警方法及装置,其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估锅炉低负荷水动力运行状态,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预警,有助于保障锅炉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方法包括:对燃煤电厂锅炉水动力介质管道进行关键位置节点标记;在标记为关键位置节点处部署数据采集传感器,并预先设定数据采集传感器的采集时间节点;采集传感器包括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根据预先设定的采集时间节点,控制数据采集传感器进行水动力运行参数采集,并对采集到的水动力运行参数进行数据处理,获得水动力三维运行特征矩阵。

    一种抑压水池及水上浮动核电站的安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4680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525981.0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抑压水池及水上浮动核电站的安全系统。该抑压水池设置于水上浮动核电站安全壳的外部,与安全壳之间通过导管连接,抑压水池包括壳体,内部分为位于上方的第一空间和位于下方的第二空间,分别用于容纳不凝性气体和冷凝介质;导管穿过第一空间并伸入第二空间,用于将事故工况下安全壳内形成的蒸汽空气混合物引入冷凝介质内,以利用冷凝介质对混合物进行冷凝;抑压水池内部用横向及纵向排列的挡板隔开,挡板之间设置通孔及连接通孔的引流渐缩管,用于加速流动和环向导流;壳体连接有泄压阀,与第一空间连通,用于在第一空间内的压力高于预设阈值时开启。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安全壳内部超压的问题。

    一种抑压水池及水上浮动核电站的安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4680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525981.0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抑压水池及水上浮动核电站的安全系统。该抑压水池设置于水上浮动核电站安全壳的外部,与安全壳之间通过导管连接,抑压水池包括壳体,内部分为位于上方的第一空间和位于下方的第二空间,分别用于容纳不凝性气体和冷凝介质;导管穿过第一空间并伸入第二空间,用于将事故工况下安全壳内形成的蒸汽空气混合物引入冷凝介质内,以利用冷凝介质对混合物进行冷凝;抑压水池内部用横向及纵向排列的挡板隔开,挡板之间设置通孔及连接通孔的引流渐缩管,用于加速流动和环向导流;壳体连接有泄压阀,与第一空间连通,用于在第一空间内的压力高于预设阈值时开启。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安全壳内部超压的问题。

    一种固体显热蓄热调峰供热系统及需求响应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273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06662.7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热蓄热供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体显热蓄热调峰供热系统及需求响应调控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水泵、固体显热蓄热换热器、第一缓冲水箱、换热器、一次侧管网、二次侧管网、第二循环水泵、第二缓冲水箱,支路;第一循环水泵、固体显热蓄热换热器、第一缓冲水箱、第二循环水泵、第二缓冲水箱通过一次侧管网顺次连接构成供热一次侧闭合回路;一次侧管网与二次侧管网通过换热器相连,实现一二次侧换热。缓冲水箱容积可变,上水箱与下水箱之间均由可移动隔板分隔。本发明通过双水箱可变容积调节,加快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缓解了调控过程的输出波动,扩大了变工况调节的适用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