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7952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38126.8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 G16C60/00 , G06F30/27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随钻参数实时确定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钻探过程中取岩芯,并采集随钻参数进行预处理,计算得到破岩关键指标;获取全孔岩体完整性系数Kv有效值;根据获取的破岩关键指标得到不同破碎程度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有效值;建立可判别不同破碎程度岩体的Rc‑Kv预判模型;根据Rc‑Kv预判模型,实时获取孔内岩体Rc和Kv值,计算得到岩体基本质量指标。本发明建立好预判模型后,通过移动控制终端获取孔内岩体基本质量分级,操作简便,提高工作效率,省时省力,且所采用的方法不受岩体破碎程度影响,预判结果准确,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8535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98435.1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随钻参数进行地质导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基于钻探过程,获取钻进参数;S20:基于现场岩性编录及物理力学试验,获取岩土体关键参数;S30:对所述钻进参数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数据,建立所述钻进参数与钻进孔深的映射关系;S40:基于相关性分析,获取所述钻进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建立所述钻进参数与地层岩性的映射关系;S50:基于所述钻进参数与所述钻进孔深、所述地层岩性的映射关系及灰色关联算法建立模型,进行实时钻探的岩性判断。本申请通过对预先钻探过程的钻探参数与岩土体参数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再通过模型根据实时钻探的参数进行即时的岩性判断,具有智能化、高效率、可靠性高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0119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986136.9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孕镶金刚石钻头制造模具及制造方法,该制造模具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同轴套接布置的绝缘外芯、钢质底模和绝缘内芯,所述钢质底模包括环状圆柱段和沿环状圆柱段上表面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钢叉,相邻两个钢叉之间安装有石墨压头,所述石墨压头下端面与环状圆柱段上表面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形成用于放置胎体粉末的装料空间。该发明通过设计石墨压头,在进行电阻加热时,可相当于电阻烧结的电主体,电流依次流经石墨压头‑胎体粉末‑钢质底模,热量自上向下传导,有效解决了现有对于大直径孕镶金刚石钻头难以保障热压烧结的均质性的问题;并且石墨压头可承受大于50MPa的高压力,充分压密胎体粉末,提高对金刚石的握裹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1894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729310.1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占荣 , 刘华吉 , 孙红林 , 李时亮 , 李东黎 , 赵晋乾 , 王亚飞 , 李炜 , 吕小宁 , 李鹏程 , 毛泽宇 , 吕俊磊 , 王卫国 , 陈锣增 , 岳建刚 , 肖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钻监测系统监测参数实时校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在钻机上的用于获取随钻监测参数的随钻监测系统,与钻机的钻具连接的用于获取校准参数的校准装置,以及与所述随钻监测系统和所述校准装置连接的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可实时接收随钻监测参数和校准装置采集得到的校准参数,并按照本发明的校准方法进行数据自动处理,直接计算获得各项监测参数的修正系数。本发明在工程勘察现场随钻监测前,对随钻监测系统获取的随钻参数的准确性进行实时校准和修正,提高随钻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利用随钻监测参数进行准确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反演,满足了智能化钻探技术要求,提高了勘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0103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60379.0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公开了一种标准贯入及动力触探试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包括:以预设频率在设定时间内获取每一次锤击的多个位移值;基于多个位移值,确定每一次锤击对应的贯入深度;累计所有的锤击次数得到累积击数,累计所有的贯入深度得到累积贯入深度;基于累积贯入深度和累积击数,确定试验击数。本申请提供的标准贯入及动力触探试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能够提高标准贯入及动力触探试验参数的精确性和标准贯入及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9341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464858.X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速磁浮交通工程线路,包括:地基,多个底座,多个轨道梁,多个垫片和多个连接螺栓。多个底座沿长度方向布置并支撑于地基上。轨道梁固定于底座的上方。多个垫片设置于轨道梁和底座之间,连接螺栓可拆卸地连接轨道梁和底座,以通过调整垫片的数量来调节轨道梁相对于底座的距离和平行度。本申请实施例的高速磁浮交通工程线路,通过轨道梁和底座之间的可调整连接,既保障了轨道梁的施工精度又使得线路运营后轨道梁针对地基发生的沉降变形病害有一定的位移调整能力,确保高速磁浮交通工程线路具有高平顺性和稳定性。高速磁浮交通工程线路的高平顺性可满足磁浮列车的导向、悬浮和驱动等受力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16518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283110.X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取心钻具及取心钻机,涉及工程勘察技术领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取心钻具容易损伤岩心、结构复杂和无法自动割心的问题。该取心钻具包括外管总成、内管总成与弹性爪。内管总成设置在外管总成内,内管总成能够相对外管总成向钻取方向的反方向运动,内管总成侧壁上形成有通孔;弹性爪设置在外管总成与内管总成之间,弹性爪末端抵靠在内管总成的外壁上,弹性爪处于弹性形变状态,使得弹性爪末端对内管总成的外壁施加压力;当内管总成相对外管总成向钻取方向的反方向运动,弹性爪相对内管总成运动,使得弹性爪末端伸入通孔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心钻具用于钻探取心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923546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39518.5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破碎岩质路堑边坡的坡面防护结构,包括位于坡面上的整体的孔窗式护坡墙,所述孔窗式护坡墙上沿横向、纵向间隔设置孔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沿纵向下凹形成纵向条形沟槽,多条纵向条形沟槽横向间隔设置,所述孔窗式护坡墙底面设有多条纵向条形基础,各所述纵向条形基础对应嵌入各纵向条形沟槽内。本发明将纵向条形基础与既有孔窗式护坡墙有机结合,纵向条形基础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护坡与坡面的咬合力,将孔窗式护坡墙与破碎岩质路堑边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克服了既有孔窗式护坡墙易沿着坡面蠕滑、脱空、开裂破损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5971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003283.5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C1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全景影像的危岩落石调查方法,布设控制点,获取工点的全景影像,结合各个控制点的真实坐标,计算全景影像在工程坐标系下的姿态参数以及单位球心位置进行全景影像定向;结合工点的数字高程模型建立全景影像可量测的三维可视化环境得到具有地理参考的三维全景影像;识别危岩落石并提取危岩落石信息。本发明通过获取工程建设区域的全景影像,在高精度数模的支持下建立了数字化的危岩落石三维解译环境,改进了危岩落石遥感解译方法,准确高效的确定危岩落石的分布范围、规模大小、空间形态和位置。通过三门峡至荆门段煤运通道和新疆巴伦台至伊尔根等铁路工程的实际应用,证明本发明方法行之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3792542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47264.2
申请日:2014-02-1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7/88 , G01S7/4802
Abstract: 一种基于地面激光雷达技术的危岩落石调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工点;在工点布设反射靶标,获取危岩落石所在位置的激光点云,获取反射靶标中心处的局部坐标;全景影像中的颜色赋予激光点云得到彩色激光点云;利用变换关系将局部坐标系下的彩色激光点云转换到测区坐标系;彩色激光点云分类;危岩落石的识别和信息提取;提取危岩落石的横断面并将危岩落石信息标注在横断面线上。本发明通过地面激光雷达这一先进的测绘新技术,实现危岩落石信息的准确提取,是一种基于地面激光雷达技术的山区地质灾害勘察新方法。通过煤运通道(三门峡至荆门段)和新疆巴伦台至伊尔根铁路工程的实际应用,证明本发明方法行之有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