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0795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80052977.1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13/03 , H01R13/10 , H01R13/502 , H01R4/18 , H01R4/50
Abstract: 带端子的电线具备:具有导体的电线、与上述导体连接的端子及安装于上述端子的壳。上述导体的标称截面积为0.13mm2以下,上述端子具有夹持上述导体的握持部,上述壳具有将上述握持部的至少一部分向上述导体一侧按压的加压部。上述导体和上述握持部的至少一方具备:Sn层及形成于上述Sn层的表面的氧化被膜。带端子的电线具备上述Sn层所含的Sn的一部分贯通上述氧化被膜而溢出于上述氧化被膜的表面而成的粘附部,上述粘附部的面积为0.100mm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12805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80051236.1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13/11
Abstract: 一种端子(12),与对方端子(50)连接,其中,具备筒部(17)和弹簧片(19),在所述筒部(17)内插入所述对方端子(50),所述弹簧片(19)配置在所述筒部(17)内,所述筒部(17)具有弹簧侧壁(30)、连接壁(31)、与连接壁(31)和弹簧侧壁(30)双方相连的第一侧壁(32)、与弹簧侧壁(30)相连的第二侧壁(33)、及张开抑制部(38),所述弹簧片(19)将插入到所述筒部(17)内的所述对方端子(50)从所述弹簧侧壁(30)侧朝向所述连接壁(31)按压,所述端子(12)具备将所述弹簧片(19)与所述连接壁(31)连结的连结部(39),在所述筒部(17)设有张开抑制部(38),该张开抑制部(38)相对于所述连结部(39)从与所述弹簧片(19)将所述对方端子(50)朝向所述连接壁(31)按压的按压方向相反的一侧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395077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80041734.8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4/50
Abstract: 阴端子(12)具有:端子主体(15),能够使电线(11)沿着Y方向插入,并且具有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该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具备能够与电线(11)接触的接触面(21A、21B)且能够向与电线(11)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变形;及滑动构件(16),呈筒状,能够从分离位置移动到重叠位置,所述分离位置为从端子主体(15)分离的位置,所述重叠位置为从上侧连接片部(18A)及下侧连接片部(18B)的前端侧与端子主体(15)相接且与端子主体(15)的外侧重叠的位置,在滑动构件(16)设有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该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向内方突出并且对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进行加压以使它们与电线(11)接触,在滑动构件(16)设有:窄幅部(16B),是形成有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的区域,并且在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对电线(11)进行加压的加压方向上滑动构件(16)的内部形状较窄;及宽幅部(16A),在比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靠插入方向的前方侧,在加压方向上滑动构件(16)的内部形状比窄幅部(16B)宽,在重叠位置处窄幅部(16B)与上侧连接片部(18A)及下侧连接片部(18B)的外侧重叠,由此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按压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在滑动构件(16)形成有构成宽幅部(16A)的上壁(70)的前端随着朝向电线(11)的插入方向的前方而在加压方向上比宽幅部(16A)扩宽的引导斜面部(50)。
-
公开(公告)号:CN113875096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80038630.1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13/40 , H01R13/502 , H01R13/46
Abstract: 减少连接器的零件数量。连接器(10)具备:端子(20),连接于电线(11)的前方端部;及壳体(41),收容上述端子(20),上述壳体(41)具备:载置部(70),供从收容上述端子(20)的位置向后方导出的上述电线(11)载置;及盖部(74A、74B),形成为能够在覆盖上述载置部(70)的位置与离开上述载置部(70)的位置之间移动,上述盖部(74A、74B)具有在覆盖上述载置部(70)的位置朝向上述载置部(70)按压载置于上述载置部(70)的上述电线(11)的电线按压部(75)。
-
公开(公告)号:CN108604758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780009880.0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13/6463 , H01R13/514
Abstract: 实现外壳的小型化。具备:阴型外壳(10),形成有端子收容室(11);第一端子配件(24),插入于端子收容室(11);锁定臂(12),形成于阴型外壳(10)并能够弹性位移;收容凹部(14),形成于阴型外壳(10),与锁定臂(12)的挠曲空间(13)连通;端子保持部件(41),安装于收容凹部(14)内;及一对第二端子配件(58),连接于双绞线(59),并且安装于端子保持部件(41)。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49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115328.0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13/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简化组装工序并且抑制端子与电线的连接部分的损伤。连接器具有:端子(14),与电线(12)的末端部连接;壳体(20),具有收容端子的端子收容室(21)和将收容于端子收容室的电线(12)引出的电线引出部(24);第一盖(50A),覆盖从电线引出部引出的电线;及第二盖(50B),在相对于第一盖(50A)被组装的状态下使电线(12)插通于上述第二盖(50B)与第一盖(50A)之间,第一盖(50A)和第二盖(50B)的至少一方具有在第一盖(50A)与第二盖(50B)被组装的状态下对从电线引出部(24)引出的电线(12)进行按压的电线按压部(56A、56B)。
-
公开(公告)号:CN11168466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80011894.5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连接器(10)具备:端子(20),电线(11)的导体部(12)接触该端子;壳体(40),收容端子(20);及保持部件(60),组装于壳体(40),与端子(20)抵接而保持端子(20)的位置,端子(20)及壳体(40)中的至少一方具备向导体部(12)与端子(20)接触的方向按压的按压部(31A)、(31B)。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32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079214.8
申请日:2020-02-03
IPC: H01R13/422 , H01R13/533 , H01R13/52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罩,其形成在壳体中并且具有有底的管状;配对罩,其形成在配对壳体中并且装配至罩的内部;板簧部件,其由金属制成并且容纳在罩的底部中;游隙限制部件;配对罩末端倾斜表面,其形成于配对罩的装配方向上的末端并且向管内侧或者管外侧倾斜;以及游隙限制突起。游隙限制部件设置在底部的相反侧,板簧部件夹置在游隙限制部件与底部之间,并且游隙限制部件被板簧部件在装配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抵着配对罩推压。
-
公开(公告)号:CN107946823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0937642.8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13/506 , H01R13/65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构造,无需进行大的构造变更就能够置换STP电缆与UTP电缆。连接器构造选择使用UTP连接器(20A)和STP连接器(20B)中的任意一个,UTP连接器具备连接于UTP电缆(10A)的各电线的UTP连接端子(21A)以及具有收容UTP连接端子的一对收容部的UTP电介体(22A),STP连接器具备连接于STP电缆(10B)的各电线的STP连接端子(21B)以及具有收容STP连接端子的一对收容部的STP电介体(22B)。在UTP电介体中,至少分隔壁(43A)由介电常数相对高的材料构成,该分隔壁将一对收容部隔开,在STP电介体中,至少分隔壁(43B)由介电常数相对低的材料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010035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80080146.3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13/64
Abstract: 使阳型内导体与阴型内导体可靠地连接。使阴阳两电介质(16、41)以相对的位置关系接近,由此将阳型内导体(30)的薄片(32)插入到阴侧电介质(41)内而与阴型内导体(42)连接。在阴侧电介质(41)中的与阳侧电介质(16)相对的相对面(41S)上形成有阴侧定位部(47),在阳侧电介质(16)中的与阴侧电介质(41)相对的相对面(22S)上形成有阳侧定位部(25),该阳侧定位部(25)配置在比薄片(32)靠前方处,该阳侧定位部(25)以薄片(32)与阴侧电介质(41)为非接触的状态与阴侧定位部(47)嵌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