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搅拌装置及连续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36145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80010806.2

    申请日:2013-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15 B22D11/041 B22D11/12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均匀地向各铸型赋予电磁力的电磁搅拌装置。本发明在设置于将铸型(4)包夹的一对电磁线圈(C1、C2)的芯部(11)处的2个齿部(12)的外侧缠绕内侧绕线(13),在缠绕有内侧绕线(13)的外侧缠绕有外侧绕线(14),利用3相交流电源,使相位差相差120度的电流A、B、C在这些绕线中流动,在线圈(C1、C2)之间的距离L为500mm以上的情况下,电流的方向按照从铸造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流动的顺序,在线圈(C1)中是-B、+C、-C、+A、-A、+B,在线圈(C2)中是-B、+A、-A、+C、-C、+B,在距离L不足500mm的情况下,在线圈(C1)中是-B、+C、-C、+A、-A、+B,在线圈(C2)中是+B、-A、+A、-C、+C、-B,将满足铸型数量n、各铸型的外形尺寸φ以及电磁线圈宽度W为n×φ<W的数量的铸型配置在线圈(C1、C2)之间而形成电磁搅拌装置(5)。

    感应加热线圈、加工构件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92771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180012755.8

    申请日:201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感应加热线圈,其能够在以非旋转的方式向钢管的轴向输送的该钢管的周向上均匀且在该钢管的轴向上的狭窄范围内稳定地加热该钢管。在作为被加热体的长尺寸的金属材料(1)的周向上围绕该金属材料(1)的外周的结构的感应加热线圈(10)具有第一匝感应加热线圈的线圈主体(11)和第二匝感应加热线圈的线圈主体(12)这样的两个以上的单匝线圈,将在将上述线圈向轴向投影的情况下实质上的线圈匝数小于线圈整体的匝数时的内周长度设为Ln(非有效线圈长度),将投影的线圈主体的内周长度设为L0(内周线圈长度),Ln/L0为0.05以下,线圈主体(11)和线圈主体(12)在连接部具有绝缘部(11b)和绝缘部(12b),绝缘部彼此位于按线圈主体的中心角偏离5度~45度的位置。

    弯曲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钢材的热弯曲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13934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580027091.0

    申请日:2015-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9/04 B21D7/12 B21D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弯曲部件的制造方法具有:把持工序,通过卡盘把持具有开口端的长条钢材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进给工序,将上述把持工序后的上述钢材以上述一端部为前头沿着上述长度方向进给;加热工序,对上述钢材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进行高频感应加热而形成加热部;弯曲工序,通过使上述卡盘沿三维方向移动而对上述加热部赋予弯曲力矩;以及冷却工序,朝上述弯曲工序后的上述加热部喷射冷却介质而进行冷却。在上述加热工序的开始时,使在上述一端部形成上述加热部时施加的加热量大于在沿着上述钢材的进给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在与上述一端部的上游侧邻接的上游侧邻接部位形成上述加热部时施加的加热量,并且通过上述冷却介质冷却上述卡盘。

    钢的连续铸造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磁搅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15157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0980115168.4

    申请日:2009-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22 B22D11/115 B22D11/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的连续铸造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磁搅拌装置,在从铸片的轧制位置靠铸造方向上游侧设置电磁搅拌装置而对具有未凝固部的铸片进行轧制的连续铸造中,施加碰撞流形成模具的搅拌和单方向交替流形成模具的搅拌,因此能够沿铸片的宽度方向搅拌偏析成分增稠后的钢液并使其扩散,从而在长时间的铸造操作中能够制造中心偏析特征稳定的铸片。此外,由于使用同一电磁搅拌装置选择性地施加任一种搅拌流动模式,因此对设备成本的减少或维修性的改善有效,能够大范围地对应各种铸造条件。因此,在裂纹敏感性高的高强度钢或极厚制品用的钢种的铸造中,可作为能够在长时间内稳定确保优良的中心偏析特征的连续铸造方法而广泛应用的技术。

    弯曲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钢材的热弯曲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13934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80027091.0

    申请日:2015-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9/04 B21D7/12 B21D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弯曲部件的制造方法具有:把持工序,通过卡盘把持具有开口端的长条钢材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进给工序,将上述把持工序后的上述钢材以上述一端部为前头沿着上述长度方向进给;加热工序,对上述钢材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进行高频感应加热而形成加热部;弯曲工序,通过使上述卡盘沿三维方向移动而对上述加热部赋予弯曲力矩;以及冷却工序,朝上述弯曲工序后的上述加热部喷射冷却介质而进行冷却。在上述加热工序的开始时,使在上述一端部形成上述加热部时施加的加热量大于在沿着上述钢材的进给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在与上述一端部的上游侧邻接的上游侧邻接部位形成上述加热部时施加的加热量,并且通过上述冷却介质冷却上述卡盘。

    钢的连续铸造方法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2925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08825.0

    申请日:2015-01-30

    Inventor: 冈田信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一步抑制针孔性缺陷的钢的连续铸造方法。本发明为一种钢的连续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使与铸模(11)的长边平行的方向上的洛伦兹力密度成分在作为电磁搅拌装置(13)的结构要素的铁芯芯部(13a)存在的范围内平均化而得到的值设为Lx(N/m3),将使与铸模(11)的短边平行的方向上的洛伦兹力密度成分在铁芯芯部(13a)存在的范围内平均化而得到的值设为Ly(N/m3)的情况下,求得利用F=Lx‑α·Ly计算得到的有效洛伦兹力密度F(N/m3)与电磁搅拌装置(13)的电流频率(Hz)之间的关系,使用从有效洛伦兹力密度F的最大值Fmax到0.9Fmax的范围的电磁搅拌电流的频率进行钢的连续铸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