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应力应变曲线评价致密储层可压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343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50260.7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力应变曲线评价致密储层可压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试岩样在一定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获得弹性变形阶段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从而得到弹性变形阶段体积应变,据此获得裂缝体积应变;根据轴向应变-裂缝体积应变关系曲线,确定岩样的扩容点,通过从扩容点到破裂点围成的应力应变曲线包络面积,获得其应变能大小;然后通过对上述参数的变化数值大小进行无量纲化,建立该围下岩石的可压性指数数学模型,计算并比较其大小。本发明提供的实验评价方法不仅适用于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干热岩等非常规资源,还可应用于低渗透和超低渗透的常规油气藏。不仅考虑了围压作用,而且考虑了岩石扩容后形成的人工裂隙密度,可以用来评价地层条件下人工缝网形成能力,指导体积压裂施工进行选井选层。

    跨季节跨昼夜蓄冷地埋冷却塔

    公开(公告)号:CN10859265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39345.8

    申请日:2018-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季节跨昼夜蓄冷地埋冷却塔,包括蓄冷系统、进出风系统、淋水系统、换热管系统和取水补水系统,利用外筒壳、短六棱筒隔板、长六棱筒隔板、密封盖板、分液板、支撑板、短密封侧垫和长密封侧垫形成的弓形空间和六棱柱空间将各个系统的管路和风道彼此分开又使各个系统能够相互配合工作;整个冷却塔除进风口一及以上部分露出地面以外,其他部分均埋入地下;蓄冷系统在冬季可以利用水结成冰的潜热蓄冷,在夏季夜晚又可以利用夜间的凉空气给水降温的显热进行蓄冷;换热管系统中的换热管采用交叉并联分层布置保证充分换热。本发明节能、环保、用途广泛,能够与众多外接设备联合工作,如地埋水箱,热泵,空调冷凝器等外接设备,还可以将若干个跨季节跨昼夜蓄冷地埋冷却塔并联在一起使用。

    一种低漏热低温介质柔性转注管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45121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1066792.3

    申请日:2022-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漏热低温介质柔性转注管道结构,双层低温转注柔性软管组件在内侧,双层护套铠装组件在外侧包裹双层低温转注柔性软管;双层低温转注柔性软管组件包括内层波纹管、内管螺旋吸气带、变层密度绝热层、外管螺旋赫兹接触支撑、外层波纹管;双层护套铠装组件包括内护套、内张力铠装线、中间护套、外张力铠装线、外护套。能够使得液氢在转注过程中,保证低温转注管道具有高真空、低漏热、防失稳的特点,保证高真空、更少的热量损失及构件之间更高的稳定性,并能保证柔性软管在承受拉压弯扭及反复大温差热冲击等各种载荷下仍然对双层波纹管具有良好的受力状态和安全的保护效果;内中外三层非金属护套将金属件间隔开,避免金属摩擦和磨损,也能有效避免金属直接接触碰撞引起电火花等不安全因素。

    一种基于闭式地埋管的天然气直接加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4854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80485.0

    申请日:2024-02-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闭式地埋管的天然气直接加热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分离器、分流阀、集流阀和调压撬,过滤分离器通过第一管道与分流阀相连接,集流阀通过第二管道与调压撬相连接;所述分流阀的下游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第一分流管路和第二分流管路,第一分流管路的下游直接与集流阀连接;第二分流管路的下游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第一闭式地埋管和第二闭式地埋管;第一闭式地埋管和第二闭式地埋管的下游均连接到第三分流管路上,第三分流管路的下游直接与集流阀连接。

    一种双压力液氢加氢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530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29537.5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液氢加氢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压力液氢加氢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加氢站系统包括:站用液氢泵、热压罐、混合器、空气热交换器、电加热器、液氢储罐、中压储氢罐、高压储氢罐、带蓄冷的热交换器、质量流量分配器、70MPa氢气分配器和35MPa氢气分配器。在本发明中,采用低压液氢泵将液氢循环经过带蓄冷的热交换器将一部分冷能储存后注入热压罐,利用定容升温实现热压罐内液氢气化增压,利用不同管路分配实现低温氢和气化升温后的氢气混合以快速达到目标加注温度。相比传统液氢加压气化技术,降低液氢泵出口压力,具有能耗低、初始成本投入小、预冷系统反馈时间短等优点,具备70MPa和35MPa加注能力。

    一种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热风干燥工艺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616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13337.3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热风干燥工艺优化方法,首先针对不同的农产品进行小批量的热风干燥试验,得到农产品干燥过程中对应的水分散失特性;建立对应的三维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将水分散失特性应用于数学模型的求解过程中;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并改变求解的边界条件,对大批量农产品热风干燥进行模拟求解,得到干燥箱内不同物理场的模拟结果;根据模拟结果计算不同干燥工况下的最大干燥时间差,得到最佳干燥工况;基于最佳干燥工况,应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求解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水分比不均匀系数的变化情况得到最佳的干燥箱结构。该方法可避免试验试错成本高和效率低的问题,具有模拟结果全面可靠、优化方法简便的特点。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在无定形聚合物中扩散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85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62188.X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在无定形聚合物中扩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无定形聚合物区盒子模型、高压区盒子模型和低压区盒子模型;固定原子并按照高压区盒子‑聚合物区盒子‑低压区盒子‑聚合物区盒子‑高压区盒子的顺序进行模型拼接,建立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型;在高压区盒子模型中放置气体分子并调整气体分子数,开始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循环执行多次GCMC+NVT操作,直至高压区和低压区盒子模型中的气体分子趋于平衡;基于每次循环操作时所记录的模拟数据,计算得到扩散系数。本发明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气体分子在无定形聚合物中的扩散并计算其扩散系数,优化扩散系数模拟计算结果的精度和效率。

    一种基于低损耗热压缩的液氢加氢站系统及其加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26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1031907.X

    申请日:2023-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损耗热压缩的液氢加氢站系统及其加氢方法,属加氢站领域,系统包括:低温液氢储罐分别与第一高压低温储罐的注氢口及第二高压低温储罐的连接;第一、第二高压低温储罐内均设内部换热器,能将各自罐内的液氢加热升温160K至并增压至90MPa;第一、第二高压低温储罐注氢口经管道、调节阀依次与第一外部换热器、第二高压低温储罐的内部换热器、第二外部换热器连接至氢气加注模块;余气升压再循环模块经管道分别与第一高压低温储罐、第二高压低温储罐相连接,能对第一高压低温储罐及第二高压低温储罐内的蒸发余气进行加压及回收利用。该系统能以低损耗热压缩实现液氢加氢,降低能耗,减少加注过程氢能浪费且加注稳定。

    一种气体分布器及包含其的气-固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623697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118194.4

    申请日:2023-02-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分布器及包含其的气‑固反应器。该气体分布器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渐扩组件和分布板组件,渐扩组件包括双层分散罩,内外层分散罩之间为第一气体通道,内层分散罩内部为与第一气体通道连通的第二气体通道,沿气体流动方向第二气体通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分布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气体分布板,相邻两气体分布板的间距Δh满足:#imgabs0#Ch为气体射流会聚系数,取0.02~0.1m·s,#imgabs1#为分布器出口截面气体平均流速,单位m/s,φ为气体分布板的孔隙率。本发明可提高出口气体分布均匀性且普适性好,能广泛应用于各类直径范围的反应器,特别适用于大直径反应器。

    一种冰浆制备系统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5852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810287306.8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浆制备系统,包括冷凝换热器、压缩机、节流装置、间壁式换热器、喷嘴、憎水剂涂层、冰浆储罐、水箱以及辅助工作的水泵、阀门等部件。间壁式换热器壳程进出口分别与冷凝换热器及压缩机相连,管程内壁涂有憎水剂涂层,管程出口位于水箱上方,水箱通过泵及阀门与冰浆储罐及负载换热器相连。喷嘴位于间壁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管程入口。可通过切换阀门实现制冰和融冰两种工作状态的切换,有效解决冰堵问题,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使系统在间壁式换热器管程内壁异常结冰情况下,可快速解除结冰现象,减少了制备冰浆过程所需能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