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稳定层状结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45877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114206.2

    申请日:2006-11-01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稳定层状结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合成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该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XLi1/3-2X/3Mn2/3-X/3]O2,其中0<X<1/2。以镍和锰的硝酸盐或硫酸盐为原料。以碳酸盐为沉淀剂,控制pH值在8-11范围内制备共沉淀物;前驱体即共沉淀产物在300-700℃进行预处理;与锂盐混合后的粉末在正常空气气氛下烧结并随炉冷却。优点在于: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重复性好,生产成本低。所得正极材料密度高、层状结构稳定、可逆容量为195-210mAh/g。

    一种用钛铁精矿制备光触媒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57768A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200610012123.2

    申请日:2006-06-06

    Abstract: 一种用钛铁精矿制备光触媒材料的方法,属于光触媒新材料技术领域。工艺步骤为:将钛铁精矿粉碎,配料,球磨,干燥,成型,焙烧,冷却,研磨成细粉以测试其光催化活性。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的新型光触媒粉体是由钙钛矿型、尖晶石及反尖晶石型、金红石及其它氧化物半导体多种物相复合而成,光催化活性高,可见光响应;光触媒粉体粒度分布为微米尺寸,微米粒级的光触媒同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且易从悬浮体系中回收重复利用。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备的光触媒材料光催化性能优良,符合绿色环保要求,提供了一条整体利用天然钛铁精矿制备高附加值产品的途径。

    一种利用海洋泥沙制备SiAlON陶瓷粉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03717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610011256.8

    申请日:2006-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海洋泥沙制备SiAlON陶瓷粉体的方法,属于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工艺步骤包括:选取海沙原料,经干燥后破碎,将所得粉料与碳和Al2O3混合,在添加磷酸二氢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水介质中球磨,将得到的浆料在石膏模具中注浆成型得到坯体,烘干后在Si3N4埋粉、氮气氛中烧结,最后脱除残留碳,得到主晶相为O’-SiAlON、次晶相为SiC的最终制品,制品中SiAlON质量百分比为75-95%,SiC质量百分比为3-20%,其余为杂质相。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得到纯度较高的SiAlON陶瓷粉体,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力、能源等工业领域,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高活性铁/锡离子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9693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610011239.4

    申请日:2006-0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活性铁/锡离子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的制备方法,属于光触媒材料技术领域。工艺步骤为:先制备Fe3+/Sn4+共掺杂的TiO2溶胶,再制备Fe3+/Sn4+共掺杂的TiO2薄膜。优点在于:制备的Fe3+/Sn4+双掺杂的纳米TiO2薄膜具有锐钛矿和金红石相的混晶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20nm,经分析确定金红石相是Fe3+、Sn4+固溶到TiO2晶格中形成的固溶体晶相;在玻璃基体上镀制的薄膜透明,表面平整光滑;掺杂Fe3+、Sn4+使得TiO2光触媒薄膜对入射光的吸收带边红移至可见光区,产生可见光诱导光催化效应;显著提高了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相较纯纳米TiO2薄膜,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提高了2倍。

    一种利用工业烟气湿式固碳法生产微细碳酸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15979C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03153652.2

    申请日:2003-08-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工业烟气湿式固碳法生产微细碳酸钙的方法,利用湿式固碳技术,避免碳化法对低浓度二氧化碳吸收不完全,采用碱吸收-复分解再生二步法将烟气中二氧化碳吸收,使之快速形成可溶性碳酸盐,而后与经消化、过滤的精制氢氧化钙悬浮液来进一步合成均质碳酸钙,之后经沉淀、清洗、过滤、烘干后得到最终产品。另一方面,固碳后气体经脱水脱氧可得高纯度氮气,将其导入氮化炉可进一步合成氮化物复相制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回收烟气中的低含量二氧化碳5-15%,可使烟气净化,减少污染,提高烟气中氮气浓度,使之成为无机材料生产企业生产氮化物的宝贵气体资源。

    一种含碳耐火材料的胶态成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8286C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03157041.0

    申请日:2003-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碳耐火材料的胶态成型制备方法,原料为石墨粉30~35重量%,镁砂细粉(或氧化铝)65~70重量%,将石墨粉和镁砂粉混合,加入0.60~0.80重量%分散剂。利用水溶性有机体的有机-无机官能团,将彼此分割的多相或单相无机物连接起来,成为悬浮体,控制一定粘度和等电点,包括以下各步骤:制备石膏模板,测量电位,浆料制备,烘干球磨好的原料,将浆料倒入模具中自然固化、干燥,脱模,脱模后进行烧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成型各种复杂形状和不同大小尺寸的含碳耐火材料坯体。制品气孔小,致密度高,表面硬度高,且对环境污染小,工艺简单易操作。

    胶态成型制备氮化硅耐磨陶瓷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94215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09294.0

    申请日:2004-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态成型制备氮化硅耐磨陶瓷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包括:制备石膏模板:把石膏粉与水按重量0.9∶1.1~1∶1的配比混和,搅拌,晾干烘干,再分别用粗细砂纸打磨;测量电位:氮化硅悬浮粒子的Zeta电位的测量;浆料制备:将去离子水、分散剂、氮化硅粉料以及烧结助剂放入塑料瓶中进行球磨7~10个小时,配制成浆料;将所得的浆料调解pH=10.5~11.5;将所得到的浆料倒入圆柱型塑料模具中,用石膏板进行吸水脱模;坯体脱模后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Si3N4坯体在碳管炉中进行烧结;模式识别。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成型的制品致密度高,磨损性能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采用尾矿复配料改质高温钢渣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5113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210049353.1

    申请日:2012-0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渣改质处理的方法,采用大宗廉价的矿业尾矿对炼钢终期排放的高温钢渣进行改质,以高铝硅酸盐尾矿、高钙硅酸盐尾矿和钙质碳酸盐尾矿的重量份数15~30、60~80和5~15混合而成尾矿复配料,造球制备3~5cm聚结块体,按照排放钢渣:尾矿复配料质量百分比(70-80%):(20-30%)的比例将尾矿复配料分批加入渣罐或渣盘,溅渣护炉后剩余的钢渣不再倾倒入实施钢渣改质的渣罐或渣盘中,钢渣在1200-1400℃的范围内保温30~60min,当温度低于1200℃时钢渣进行水淬、热泼或热闷等处理,破碎磁选分离。本发明方法显著改善渣铁的分离效果,提高了钢渣的易磨性,废钢总回收率达到95-100%,选后废渣的组份可控、活性提高,游离氧化钙重量百分比含量小于1.5%,粉磨功指数为14-17kW·h/t,用于替代硅酸盐水泥熟料。

    采用尾矿复配料改质高温钢渣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5113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49353.1

    申请日:2012-0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渣改质处理的方法,采用大宗廉价的矿业尾矿对炼钢终期排放的高温钢渣进行改质,以高铝硅酸盐尾矿、高钙硅酸盐尾矿和钙质碳酸盐尾矿的重量份数15~30、60~80和5~15混合而成尾矿复配料,造球制备3~5cm聚结块体,按照排放钢渣:尾矿复配料质量百分比(70-80%):(20-30%)的比例将尾矿复配料分批加入渣罐或渣盘,溅渣护炉后剩余的钢渣不再倾倒入实施钢渣改质的渣罐或渣盘中,钢渣在1200-1400℃的范围内保温30~60min,当温度低于1200℃时钢渣进行水淬、热泼或热闷等处理,破碎磁选分离。本发明方法显著改善渣铁的分离效果,提高了钢渣的易磨性,废钢总回收率达到95-100%,选后废渣的组份可控、活性提高,游离氧化钙重量百分比含量小于1.5%,粉磨功指数为14-17kW·h/t,用于替代硅酸盐水泥熟料。

    一种用淤泥沙制备包含β-Sialon的陶瓷粉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70439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10086172.4

    申请日:2009-06-12

    Abstract: 该发明涉及用淤泥沙制备包含β-Sialon的陶瓷粉体的方法,属于陶瓷、耐火材料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以水利固体废弃物淤泥沙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氧化铝,配入还原剂碳,加入适量粘结剂,混合球磨后,置于模具中机压成型,坯体放入管式炉中,埋焦炭,在流动氮气气氛下烧结,所得烧结制品粉碎后除去残碳,即得到本发明的包含β-Sialon的陶瓷粉体,其主成分为β-Sialon或β-Sialon-Al2O3。本发明方法简单,制备条件易控制,所得产物物相较纯。用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力、能源等工业领域。本发明可以大幅度提高淤泥沙的附加值与利用率,不仅变废为宝,改善了环境,而且极大降低了传统β-Sialon及β-Sialon-Al2O3的制备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