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59843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62891.7
申请日:2011-06-1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1B25/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水溶性结晶I型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在捏合机中加入磷酸氢二铵,五氧化二磷,三聚氰胺,磷酸氢二铵∶五氧化二磷∶三聚氰胺的摩尔比为1∶(0.5~1.0)∶(0.1~0.5),加热至200~300℃,维持5~50min,通入氨气,氨气分压0.01~0.1MPa,氨气流量0.1~5.0L/min,保温反应1~4小时,之后经固化、冷却、破碎,得到低水溶性结晶I型聚磷酸铵。
-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865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69787.3
申请日:2011-03-2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1B2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晶II型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仅以磷酸、磷酸二氢铵或磷酸氢二铵中的任意一种或上述几种混合物为原料,无外加缩合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结晶II型聚磷酸铵,所制备的产品晶型稳定、易破碎、产率高。本发明的优点:不使用五氧化二磷为原料,避免了五氧化二磷工艺路线的生产高能耗、操作过程危险等缺点;不使用外加缩合剂,制备过程中无发泡现象,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
-
公开(公告)号:CN101428780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810203596.X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1B25/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晶II型支链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选用精制的磷酸为主要原料,以尿素、三聚氰胺、蜜白胺、蜜勒胺,或它们的混合物为缩合剂,在150℃~320℃的温度范围,反应半小时后,通入氨气氨化、熟化、结晶、破碎后得到结晶II型支链聚磷酸铵。本发明的优点:产品的表观粘度远大于平均为聚合度高达1000的现有工业品,热分解温度大于300℃,可以作为一种高效低毒,无溶滴的阻燃剂使用;本发明具有简便易行、可靠性好、准确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644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910198996.0
申请日:2009-11-1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7C233/91 , C07C231/12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乙酰乙二胺的合成方法,利用乙酸或乙酸衍生物首先合成关键中间体二乙酰胺,再进一步合成四乙酰乙二胺。由于本工艺技术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且原材料和中间体对设备腐蚀和对操作人员危害员小于乙二胺的危害性,生产条件温和,产品得率高,废弃物少,是新一代环保型合成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170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24839.5
申请日:2010-07-1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1B2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盐工艺制备结晶V型聚磷酸铵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在反应釜中加入85%磷酸,加热至180~330℃,维持5~30min,加入聚磷酸三聚氰胺,或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尿素的混合物,磷酸∶聚磷酸三聚氰胺∶尿素的摩尔比为1∶0.1-1∶0-1,继续升温至220~380℃通入氨气,氨气分压0.02~0.04Mpa,氨气流量0.3~1.0L/min,保温反应1-5小时,之后经固化、冷却、破碎、得到结晶V型聚磷酸铵。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控制,并且晶型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168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17469.2
申请日:2010-07-0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结晶II型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一定量的磷酸铵盐和聚磷酸三聚氰胺盐在常温下混合均匀,升温到120℃~320℃通入湿氨气,反应30~120分钟,继续升温到180~380℃通入湿氨气,保温反应1-5小时,之后经固化、破碎、冷却,得到结晶II型聚磷酸铵。本发明的优点,采用非五氧化二磷工艺路线,制备过程安全、简单、易实现,并且晶型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774562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03744.8
申请日:2010-02-0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1B25/40
Abstract: 本发明用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主要原料,以含胺类物质为缩合剂,通过晶型可控的高温聚合技术,制得结晶V型聚磷酸铵产品。晶型可控技术的核心为通氨气氛和程序升温过程控制。采用通湿氨并使反应体系完全被湿氨气氛中和后,湿氨环境和程序控温实现向结晶V型的可控转化。本发明克服了高温环境下反应物料对材质腐蚀性,全部反应在捏合机内一次完成,简化了生产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01428780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203596.X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1B25/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晶II型支链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选用精制的磷酸为主要原料,以尿素、三聚氰胺、蜜白胺、蜜勒胺,或它们的混合物为缩合剂,在150℃~320℃的温度范围,反应半小时后,通入氨气氨化、熟化、结晶、破碎后得到结晶II型支链聚磷酸铵。本发明的优点:产品的表观粘度远大于平均为聚合度高达1000的现有工业品,热分解温度大于300℃,可以作为一种高效低毒,无溶滴的阻燃剂使用;本发明具有简便易行、可靠性好、准确率高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