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氧化二磷原料路线制备结晶V型聚磷酸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87728A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1010545421.4

    申请日:2010-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氧化二磷原料路线制备结晶V型聚磷酸铵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在反应器中加入磷酸氢二铵和五氧化二磷,加热至180~320℃,维持30~130min,加入三聚氰胺(或尿素)。物料比为,磷酸氢二铵∶五氧化二磷∶三聚氰胺(或尿素)的摩尔比为1∶(0.05~2.5)∶(0.05~2.5),继续升温至220~330℃通入氨气,氨气分压0.02~1.0MPa,每公斤物料对应的氨气流量为1.0~10L/min,保温反应1-5小时,之后经固化、冷却、破碎,得到结晶V型聚磷酸铵。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控制,并且晶型稳定。

    一种高聚合度结晶Ⅱ型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8029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910048945.X

    申请日:2009-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聚合度结晶II型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以磷酸氢二铵为起始原料,以尿素和(或)三聚氰胺为缩聚剂,在120℃~320℃温度范围,反应30~120分钟,通入氨气氨化30~100分钟使其熟化和结晶,之后破碎得到结晶II型支链聚磷酸铵。本发明的优点:产品的表观粘度远大于平均为聚合度高达1000的现有工业品,聚合度一般为1500~2000,热分解温度大于275℃,水溶性小于0.25g/100ml。

    一种结晶V型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54234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910195527.3

    申请日:200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晶V型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选用摩尔比为0.8∶1~1.5∶1的磷酸一铵和尿素为原料,在反应器中持续升温至360~400℃,维持1~2个小时后,反应器中通入干氨气,氨气分压0.02~0.04MPa,氨气流量1~1.5l/min,反应器内温度360~400℃,维持反应时间0.75~1.5小时,最后经固化、破碎、出料得到产品,经X射线衍射检测,本发明制备的产品为结晶V型聚磷酸铵。本发明的优点:反应时间短,制备过程简单易实现,通过原料直接制得V型聚磷酸铵,并且晶型稳定,不经过晶型转化。

    一种高聚合度结晶Ⅱ型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8029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48945.X

    申请日:2009-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聚合度结晶II型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以磷酸氢二铵为起始原料,以尿素和(或)三聚氰胺为缩聚剂,在120℃~320℃温度范围,反应30~120分钟,通入氨气氨化30~100分钟使其熟化和结晶,之后破碎得到结晶II型支链聚磷酸铵。本发明的优点:产品的表观粘度远大于平均为聚合度高达1000的现有工业品,聚合度一般为1500~2000,热分解温度大于275℃,水溶性小于0.25g/100ml。

    一种晶型稳定的结晶V型聚磷酸铵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1170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10224839.5

    申请日:2010-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盐工艺制备结晶V型聚磷酸铵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在反应釜中加入85%磷酸,加热至180~330℃,维持5~30min,加入聚磷酸三聚氰胺,或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尿素的混合物,磷酸∶聚磷酸三聚氰胺∶尿素的摩尔比为1∶0.1-1∶0-1,继续升温至220~380℃通入氨气,氨气分压0.02~0.04MPa,氨气流量0.3~1.0L/min,保温反应1-5小时,之后经固化、冷却、破碎、得到结晶V型聚磷酸铵。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控制,并且晶型稳定。

    一种结晶V型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54234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10195527.3

    申请日:200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晶V型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选用摩尔比为0.8∶1~1.5∶1的磷酸一铵和尿素为原料,在反应器中持续升温至360~400℃,维持1~2个小时后,反应器中通入干氨气,氨气分压0.02~0.04MPa,氨气流量1~1.5L/min,反应器内温度360~400℃,维持反应时间0.75~1.5小时,最后经固化、破碎、出料得到产品,经X射线衍射检测,本发明制备的产品为结晶V型聚磷酸铵。本发明的优点:反应时间短,制备过程简单易实现,通过原料直接制得V型聚磷酸铵,并且晶型稳定,不经过晶型转化。

    一种羟烷基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2662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199095.3

    申请日:2009-11-20

    Inventor: 刘够生 陈晓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羟烷基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羟烷基酰胺化合物广泛用于日化、表面活性剂和涂料领域,特别是用作聚酯粉末涂料的引发剂,具有反应活性强、贮存性能稳定等优点,是公认的无毒环保产品。但是,常规的羟烷基酰胺作为涂料固化剂,固化过程会释放小分子化合物,容易在涂层表面出现针孔等问题,本发明利用分子重新设计技术,合成新型化合物,从微观分子结构的角度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低水溶性结晶Ⅰ型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9843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10162891.7

    申请日:2011-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水溶性结晶I型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在捏合机中加入磷酸氢二铵,五氧化二磷,三聚氰胺,磷酸氢二铵∶五氧化二磷∶三聚氰胺的摩尔比为1∶(0.5~1.0)∶(0.1~0.5),加热至200~300℃,维持5~50min,通入氨气,氨气分压0.01~0.1MPa,氨气流量0.1~5.0L/min,保温反应1~4小时,之后经固化、冷却、破碎,得到低水溶性结晶I型聚磷酸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