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6436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04132.3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 C08L27/16 , C08L81/06 , C08L1/12 , C08L71/02 , C08K3/26 , C08K3/16 , C08K3/22 , C08K3/36 , C08J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板法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合物和模板剂溶于溶剂中配制得到聚合物溶液;(2)将聚合物溶液填入微针模具中;(3)除去所得微针模具中的溶剂,得到实心微针;(4)除去所得实心微针中的模板剂,即可得到多孔聚合物微针。本发明通过对该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设计进行改进,可解决多孔聚合物微针制备过程复杂、条件苛刻、工艺繁琐、价格昂贵,孔结构、尺寸难以控制以及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困难等技术问题,所得的多孔聚合物微针可用于组织液提取和经皮给药中,如皮肤组织液、血液提取以及美容、生发、免疫、治疗等应用中的蛋白质、多肽类及小分子药物的经皮给药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01113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19104.6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响应释放药物的可溶性微针及其应用,该微针包括基座、针体、含有温度响应材料且用于负载药物的针尖;该温度响应释放药物的可溶性微针在温度低于阈值温度T0条件下的药物释放速率要低于温度大于等于阈值温度T0条件下的药物释放速率;阈值温度T0与温度响应材料的熔点、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或高临界相转变温度(UCST)相关联。本发明通过对微针关键的组成及结构等进行改进,采用熔点、LCST或UCST与预期微针响应温度相匹配的温度响应材料制作用于负载药物的针尖,能够有效解决可溶性微针无法在特定时间或特定条件下智能地调控药物的释放行为的问题,使负载药物仅在温度符合要求的条件下才智能地释放出来并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8524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38343.9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9/00 , A61K47/24 , A61K47/36 , A61K47/40 , A61K47/26 , A61K47/32 , A61K31/58 , A61K31/519 , A61K31/5383 , A61M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9/0021 , A61K31/519 , A61K31/5383 , A61K31/58 , A61K47/24 , A61K47/26 , A61K47/32 , A61K47/36 , A61K47/40 , A61M37/0015 , A61M2037/0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担载疏水药物的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疏水药物和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增溶物质,共同溶解于水中,获得疏水药物水溶液;(2)制备聚合物水溶液;(3)将疏水药物水溶液加入到微针模具中,使该疏水药物水溶液填入至微针模具的尖端部分;(4)将聚合物水溶液加入尖端已载有疏水药物的微针模具中,使该聚合物水溶液填满该微针模具,干燥后脱模,得到尖端担载疏水药物的可溶性微针。本发明可利用生物相容性好的增溶物质增加疏水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使疏水药物在水中的含量满足给药需求,制备过程完全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得到的担载疏水药物可溶性微针可提高给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4955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010152873.X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C12M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取皮肤组织液中微生物的微针贴片,包括:基底,其为片状结构;以及多个实心微针,其为圆锥体或棱锥体结构,且均匀设置在所述基底上;多个凝胶层,其一一对应且均匀设置在对应所述实心微针外表面;其中,所述实心微针的底面外接圆的直径为50~500μm,高度为50~1500μm,且相邻所述实心微针的中心间距为120~1000μm。在实心微针表面修饰凝胶层,无需使用模板剂,解决了模板剂量控制不当导致的孔的大小、多少以及均匀性无法控制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提取皮肤组织液中微生物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在实心微针表面修饰凝胶层,无需使用模板剂,并优化了凝胶层的厚度,能够有效提取皮肤组织液中的微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544758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910231056.0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 A61N5/06 , B29D7/00 , B23K26/362 , B23K26/402
Abstract: 一种载光敏剂的可溶性微针,微针包括一体成型的基座、位于基座上可溶性聚合物针体以及载有光敏剂的针尖。一种载光敏剂的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模具板的制备;2)激光刻蚀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针阴模;3)制备含光敏剂与可溶性聚合物的混合液;4)将步骤2)得到的阴模用氧等离子体处理后,取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涂在阴模的表面,在真空环境中使药物进入模具尖端,回收多余药物;在上述模具上加入可溶性聚合物溶液,在真空下使可溶性聚合物填满模具;静置后干燥,随后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针阵列阴模剥离。本发明可解决光动力治疗中给药方式不合理的技术问题,也解决了载光敏剂可溶性微针阵列制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78524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0638343.9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9/00 , A61K47/24 , A61K47/36 , A61K47/40 , A61K47/26 , A61K47/32 , A61K31/58 , A61K31/519 , A61K31/5383 ,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担载疏水药物的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疏水药物和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增溶物质,共同溶解于水中,获得疏水药物水溶液;(2)制备聚合物水溶液;(3)将疏水药物水溶液加入到微针模具中,使该疏水药物水溶液填入至微针模具的尖端部分;(4)将聚合物水溶液加入尖端已载有疏水药物的微针模具中,使该聚合物水溶液填满该微针模具,干燥后脱模,得到尖端担载疏水药物的可溶性微针。本发明可利用生物相容性好的增溶物质增加疏水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使疏水药物在水中的含量满足给药需求,制备过程完全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得到的担载疏水药物可溶性微针可提高给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1113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810719104.6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响应释放药物的可溶性微针及其应用,该微针包括基座、针体、含有温度响应材料且用于负载药物的针尖;该温度响应释放药物的可溶性微针在温度低于阈值温度T0条件下的药物释放速率要低于温度大于等于阈值温度T0条件下的药物释放速率;阈值温度T0与温度响应材料的熔点、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或高临界相转变温度(UCST)相关联。本发明通过对微针关键的组成及结构等进行改进,采用熔点、LCST或UCST与预期微针响应温度相匹配的温度响应材料制作用于负载药物的针尖,能够有效解决可溶性微针无法在特定时间或特定条件下智能地调控药物的释放行为的问题,使负载药物仅在温度符合要求的条件下才智能地释放出来并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4475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231056.0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 A61N5/06 , B29D7/00 , B23K26/362 , B23K26/402
Abstract: 一种载光敏剂的可溶性微针,微针包括一体成型的基座、位于基座上可溶性聚合物针体以及载有光敏剂的针尖。一种载光敏剂的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模具板的制备;2)激光刻蚀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针阴模;3)制备含光敏剂与可溶性聚合物的混合液;4)将步骤2)得到的阴模用氧等离子体处理后,取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涂在阴模的表面,在真空环境中使药物进入模具尖端,回收多余药物;在上述模具上加入可溶性聚合物溶液,在真空下使可溶性聚合物填满模具;静置后干燥,随后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针阵列阴模剥离。本发明可解决光动力治疗中给药方式不合理的技术问题,也解决了载光敏剂可溶性微针阵列制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4459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231045.2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一种载抗银屑病系统药物的微针贴片,包括主体支撑结构和功效成分,所述主体支撑结构包括针头和其底部与其一体成型的底座,所述功效成分融合在针头内,所述功效成分由下列原料组成(重量):抗银屑病系统药物10%~80%、甘草提取物5%~30%、芦荟提取物5%~30%、保湿添加剂10%~30%。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微针阵列模具;2)制备功效成分原料溶液;3)制备预混溶液;4)制备微针贴片。本发明可解决经皮给药方式带来严重副作用、局部外用透皮效果差、疗效不理想,即经皮给药治疗银屑病总是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同时解决了一种载抗银屑病系统药物的微针贴片的制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4457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231043.3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38/20 , A61K31/19 , A61K31/192 , A61K31/404 , A61K31/506 , A61K31/5375 , A61K31/573 , A61K31/575 , A61K31/58 , A61K47/36 , A61M37/00 , A61P17/14
Abstract: 一种促毛发生长的可溶性微针,所述微针包括基座、位于基座上可溶性聚合物针体以及载有促进毛发生长物质的针尖。一种促毛发生长的可溶性微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PDMS微针阵列模具;2)制备含有促进毛发生长物质的可溶性聚合物水溶液;3)制备载有促进毛发生长物质的可溶性聚合物微针阵列。本发明可解决现有外用药物透皮率低、分布不均匀,白介素2的皮下注射过程痛苦,非那雄胺口服给药方式副作用大,植发价格贵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