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4548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810115096.4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程序性释放药物的聚合物复合微针及其制备,该聚合物复合微针包括能够溶解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针体,位于该针体上的包埋有第一药物的生物可降解的难溶性聚合物针尖,以及位于该聚合物复合微针表层的、且包含有第二药物的药物涂层;其中,第一药物对应需要缓慢释放的药物,第二药物对应需要快速释放的药物。本发明通过对该聚合物复合微针的组成、结构,以及相应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设计、各个步骤的条件及参数(包括聚合物的类型、药物的类型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微针无法程序性释放药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4475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231047.1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Abstract: 一种载抗血管瘤药物微针贴片,其结构包括:基座、位于基座上的可溶性聚合物针体以及载有抗血管瘤药物的针尖;基座、针体、针尖为一体成型,抗血管瘤药物散布在针尖。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微针阴模;2)制备可溶性聚合物溶液;3)抗血管瘤药物溶液的制备:将抗血管瘤药物溶解到超纯水中得到抗血管瘤药物溶液;4)将步骤1)得到的阴模用氧等离子体处理;取步骤3)得到的溶液滴在微针阴模的表面,真空处理,使该溶液深入微针阴模的微孔中;取步骤2)得到的溶液注入微针阴模,真空干燥,接着将微针阴模剥离,即得到载抗血管瘤药物微针贴片。本发明可解决传统给药方式药物或透皮效率低、或易导致疼痛、或易留疤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881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74113.1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G06V20/52 , G06V10/10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病理样本切片监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各个操作环节对病理样本进行处理时的监控图像数据;图像识别模块,与图像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利用图像识别模型对监控图像数据进行检测、修复和分析,得到各个操作环节中的监控信息;图像识别模型包括多个神经网络模型;校验模块,与图像识别模型连接,用于根据监控信息和预设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可视化显示模块,与校验模块连接,用于对对比结果进行显示,以实现各个操作环节中样本操作的差错监测。本发明通过图像识别模型对各个操作环节对病理样本进行处理时的监控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和分析,能够提高病例样本切片的监测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01113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19104.6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响应释放药物的可溶性微针及其应用,该微针包括基座、针体、含有温度响应材料且用于负载药物的针尖;该温度响应释放药物的可溶性微针在温度低于阈值温度T0条件下的药物释放速率要低于温度大于等于阈值温度T0条件下的药物释放速率;阈值温度T0与温度响应材料的熔点、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或高临界相转变温度(UCST)相关联。本发明通过对微针关键的组成及结构等进行改进,采用熔点、LCST或UCST与预期微针响应温度相匹配的温度响应材料制作用于负载药物的针尖,能够有效解决可溶性微针无法在特定时间或特定条件下智能地调控药物的释放行为的问题,使负载药物仅在温度符合要求的条件下才智能地释放出来并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8524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38343.9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9/00 , A61K47/24 , A61K47/36 , A61K47/40 , A61K47/26 , A61K47/32 , A61K31/58 , A61K31/519 , A61K31/5383 , A61M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9/0021 , A61K31/519 , A61K31/5383 , A61K31/58 , A61K47/24 , A61K47/26 , A61K47/32 , A61K47/36 , A61K47/40 , A61M37/0015 , A61M2037/0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担载疏水药物的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疏水药物和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增溶物质,共同溶解于水中,获得疏水药物水溶液;(2)制备聚合物水溶液;(3)将疏水药物水溶液加入到微针模具中,使该疏水药物水溶液填入至微针模具的尖端部分;(4)将聚合物水溶液加入尖端已载有疏水药物的微针模具中,使该聚合物水溶液填满该微针模具,干燥后脱模,得到尖端担载疏水药物的可溶性微针。本发明可利用生物相容性好的增溶物质增加疏水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使疏水药物在水中的含量满足给药需求,制备过程完全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得到的担载疏水药物可溶性微针可提高给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0842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1722520.4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针给药检测装置及微针给药检测方法,涉及传感检测领域。本发明包括:储药机构,包括储药筒;给药机构,其设置于储药机构内,包括设于储药筒内的下压板以及安装于下压板上的行程传感器,下压板与储药筒活动连接;进药机构,其设置于储药机构外,包括安装于储药筒外的进药管道。本发明一种微针给药检测装置及微针给药检测方法,在使用本检测装置对微针注射药剂的多少进行检测时,通过行程传感器与液位传感器的所传递数据的相互印证,来确定储药筒内的药剂数量减少,行程传感器中下压板移动的距离与液位传感器中液位下降的距离相同才能确定药剂准确的给出,通过液压泵将药剂进行推送,减少了微型给药的难度,增加了给药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2444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78368.2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前端设置有床头板,后端设置有床尾板,所述床头板上设置有隐藏式测温机构,所述床尾板上设置有监控机构。本发明多功能护理床功能多样,且可随时监控病人情况,辅助病人早日康复。
-
公开(公告)号:CN11562092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74101.9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疗通讯系统,其中医疗信息监控模块用于采集各个科室的医疗相关信息;问诊信息监控模块用于采集各个问诊患者的患者问诊信息;医疗通讯信息模块用于基于物联网技术对医疗相关信息和患者问诊信息进行信息集成处理,得到处理信息;智慧病区平台用于对处理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信息,并根据融合信息对医疗信息监控模块进行数据交互;可视化信息终端用于提取融合信息中的三维数据并进行人物建模,得到虚拟人物模型,并根据虚拟人物模型和融合信息进行人机交互。本发明能够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可视化显示和人机交互,从而提高了医疗通讯的便捷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5812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10608128.9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 A61K31/722 , A61K31/728 , A61K45/06 , A61P17/02
Abstract: 一种载瘢痕修复药物的可溶性微针阵列,该微针阵列包括瘢痕修复药物和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所述瘢痕修复药物分散在可溶性微针的基质中。一种载瘢痕修复药物的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PDMS微针阵列模板的制备;2)含有瘢痕修复药物的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水溶液的制备;3)载有瘢痕修复药物的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给药方式或易脱落、或渗透性差、或副作用大、或疼痛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4475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231034.4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37/00 , A61N5/06 , B29D7/00 , B23K26/362 , B23K26/402
Abstract: 一种载光敏剂的无痛可溶性微针,所述微针包括基座、位于所述基座上的可溶性聚合物针体以及载有光敏剂和麻醉剂的针尖;所述基座、针体以及针尖为一体成型。一种载光敏剂的无痛可溶性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由1根以上的微针组成。一种载光敏剂的无痛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模具板的制备;2)激光刻蚀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针阴模;3)含有光敏剂和麻醉剂的可溶性聚合物水溶液的制备;4)微针阵列的制备。本发明可解决光动力治疗中给药方式不合理、患者在光动力治疗中需使用止痛措施的技术问题,同时解决了载光敏剂的无痛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