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压马达-发电机压力补偿器的三通调速阀

    公开(公告)号:CN11170656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495275.2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液压马达-发电机压力补偿器的三通调速阀,液压马达(8)进油口与节流阀(4)进油口连接;液压马达(8)出油口与节流阀(4)出油口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节流阀(4)的出油口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7)与节流阀(4)的进油口连接;电机控制器(10)的转矩输入端与发电机(9)连接;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第二压力传感器(7)得到节流阀(4)的进出口压差Δp,同时也是液压马达(8)进出口压差,比较进出口压差Δp与目标控制压差;当Δp小于目标控制压差时,电机控制器(10)调节发电机(9)的转矩T增大,根据 液压马达(8)进出口压差Δp增大,进口压力Pp也相应升高,从而增大节流阀两端压差。

    基于液压马达的溢流损耗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7771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36156.X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基于液压马达的溢流损耗回收系统,包括油箱、主泵、第一单向阀、第一换向阀和第一溢流阀以及液压缸,所述第一溢流阀具有第一阀出油口和先导出油口,所述第一阀出油口上连接有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具有第二出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出油口连接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传动连接有发电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液压马达的溢流损耗回收控制方法。通过对换向阀、溢流阀、单向阀、液压马达和发电机等的有机组合作用,实现对溢流阀口溢流损耗能量回收,通过采用液压马达和发电机将溢流阀出口损耗的液压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量回收,由于发电机能够进行主动控制,能够解决阀口压差损耗以实现高效能量回收。

    一种对称式差动杠杆微位移放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00573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510311979.9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称式差动杠杆微位移放大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基板和与所述基板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压电块,所述压电块具有一个顶压部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顶压部两端且以所述顶压部的中垂线为中心对称放置的传动部,两个所述传动部分别连接有一组与所述基板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杠杆组件,且两组所述杠杆组件以所述顶压部的中垂线为中心对称放置,两所述传动部之间放置有抵顶在所述顶压部上的压电陶瓷驱动器;通过设置杠杆组件,利用差动杠杆放大的原理,实现较大的位移放大倍数,具有较大的行程,同时由于采用了柔性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各杆件之间的间隙和摩擦力较小,能降低误差,精度较高。

    履带式移动机械及其既定轨迹跟踪控制方法、装置、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8057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1254908.6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履带式移动机械及其既定轨迹跟踪控制方法、装置、介质,通过车载多传感器融合平台采集到的环境信息,基于所述环境信息构建全局点云地图,并根据点云地图对采集到的点云进行配准,以确定最终整车位姿,根据给定的跟踪轨迹以及整车跟踪速度,生成履带式移动机械左右履带速度,通过CAN总线将速度信号输出至控制系统,以实现履带式移动机械既定轨迹跟踪控制,解决履带式移动机械工况GPS定位信号弱无法获取准确定位的问题。

    一种负载敏感液压传动系统、方法及其工程机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231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372702.7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敏感液压传动系统、方法及其工程机械装置,包括控制器、操纵组件、主泵源、先导控制泵源、压差减压阀、负载敏感机构、液压油箱;主泵源与压差减压阀、负载敏感机构连接,先导控制泵源与压差减压阀、负载敏感机构连接,负载敏感机构用于连接多个执行器件;先导控制泵源用于控制器接收操纵组件传递控制信号时,调整主泵源和负载敏感机构压力;压差减压阀配置为接收主泵源和负载敏感机构压力,将压差传出给主泵源、负载敏感机构,以使压差为目标设定值;负载敏感机构配置为操纵组件传递手柄信号高于预设值时,根据输入比例向各执行器件供油。此外,传统负载敏感系统压差为给定目标,不同工况时,给定压差无法适应不同作业需求。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道路标线高压清洗系统及其清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7850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919246.3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道路标线高压清洗系统及其清洗装置,包括工况机、速度检测组件、标线检测模块、喷头输出压力控制组件;速度检测组件、标线检测模块、喷头输出压力控制组件与工况机连接;工况机配置为通过执行内部存储程序实现如下步骤:接收速度检测组件采集并进行放大处理的行走速度信息;接收标线检测模块采集的初始图像,对初始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生成与初始图像对应的道面标线完整度等级;将行走速度信息和道面标线完整度等级发送给喷头输出压力控制组件,以实现对清洗装置清洗喷头输出压力的控制。此外,现有清洗装置工作方式固定,当车速低或标线完整度低时,产生不必要的能量损耗,还可能对道面产生不可逆的破坏。

    基于双绳索模型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5603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42105.4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双绳索模型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涉及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这种控制方法包含:S01、获取搬运组件的期望轨迹。S02、根据期望轨迹,获取动力组件的绳索的末端#imgabs0#的坐标。S03、根据绳索的末端#imgabs1#的坐标,通过滑轮—绳索模型,获取绳索接合在导向滑轮上的长度#imgabs2#。S04、根据绳索的末端#imgabs3#的坐标,通过悬链线模型,获取导向滑轮到负载平台之间的绳索的悬链线长度#imgabs4#。S05、根据绳索接合在导向滑轮上的长度#imgabs5#和导向滑轮到负载平台之间的绳索的悬链线长度#imgabs6#,获取绳索的期望长度#imgabs7#。S06、根据绳索的期望长度#imgabs8#,获取电机的期望转速#imgabs9#。S07、获取电机的实际转速#imgabs10#。S08、根据期望转速和实际转速,通过PD控制方法进行速度的闭环控制。

    一种盘刷系统及扫洗车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8192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192425.1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刷系统及扫洗车,在检测到启动信号时,生成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清扫装置,以使得所述清扫装置处于起始状态;其中,所述起始状态可以是在平坦路段下的工作状态,通过所述激光雷达、陀螺仪传感器实时监测路面情况,在碰到上坡路段和下坡路段时对应调借所述清扫装置与地面之间角度以及对应的转速,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实时获取路面的情况,来判断路面的垃圾分布密度,所述控制器可以根据垃圾分布密度来进一步调节所述清扫装置与地面之间角度,同时,通过所述反馈装置采集所述清扫装置所处的状态,并实时进行闭环控制,解决了现有中扫洗车的清扫装置无法根据路面状况进行自动调节,导致清扫装置刷毛磨损严重的问题。

    一种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08688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45302.8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涉及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控制方法包含:S1、获取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的期望轨迹。S2、根据期望轨迹,获取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的期望位置,以及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绳索驱动电机的期望转矩和期望转速。S3、基于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绳索驱动电机的编码器,获取电机的实际转矩和实际转速。S4、基于传感器或者绳索驱动电机的编码器,获取末端执行器的实际位置。S5、将期望位置、期望转矩、期望转速、实际转矩、实际转速和实际位置输入预先构造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中,获取控制信号,从而对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绳索驱动电机进行补偿控制。

    一种多天车协同作业系统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693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181494.3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天车协同作业系统,机构三用传统多台天车并行,将多台天车钢缆结于同一吊载点,构成协同作业基本形式。在协同作业时,使用天车手柄遥控操作多台天车同步纵向与横向移动,通过吊装手柄实现吊载物体在多台升降电机位置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的三自由度移动。多台天车在不协同作业时,可通过对应的天车遥控恢复传统单独作业模式,控制与传统天车一致。此外,需多台天车协同作业情况时,传统天车存在操作难度大、风险高、效率低、以及灵活性差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