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树枝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4118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29592.0

    申请日:2012-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聚乙二醇树枝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聚乙二醇树枝状聚合物以有机二胺为引发核,以聚乙二醇和丙烯酸酯为重复支化单元,以双键或伯胺基为表面官能团。本发明还以聚乙二醇、丙烯酸酯和有机二胺为起始单体,先经过酶催化转酯反应再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制备合成不同代数的聚乙二醇树枝状聚合物。本发明制备的聚乙二醇树枝状聚合物的分子内部具有较大的空腔,能包埋药物分子等其他小分子,并且分子表面有大量官能团,能与其他分子进行反应;反应原料安全无毒,能被机体迅速排除体外;制备方法中使用酶催化反应和Michael加成反应,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工业化。

    一种长效抗菌的聚乙烯醇缩醛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430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35930.6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抗菌的聚乙烯醇缩醛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缩醛反应在海绵中引入阳离子或者两性离子,使海绵具有长效抗菌功能。在高温和引发剂条件下,含有羟基的不饱和单体和具有阳离子或两性离子的烯烃不饱和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抗菌聚合物。再通过抗菌聚合物的羟基与醛基发生缩醛反应结合在海绵中。通过缩醛反应向海绵中引入抗菌基团不仅使海绵具备了长期抗菌性能,还提升了海绵的亲水性能。该方法制备海绵具有适宜的孔径结构,干态浸润速度快,吸水倍率高,具有长效抗菌性能。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美容,医用材料等多个领域。

    三维多孔超亲水/疏油荷电三聚氰胺泡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448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22353.2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多孔超亲水/疏油荷电三聚氰胺泡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由脱掺杂态三聚氰胺泡沫浸入全氟辛酸的无水乙醇溶液中二次掺杂后清洗和干燥所得;脱掺杂态三聚氰胺泡沫由聚苯胺改性的三聚氰胺泡沫浸入聚乙烯亚胺与二(3‑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在水浴下反应后干燥固化所得。获得的三维多孔超亲水/疏油荷电三聚氰胺泡沫,可进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稳定水包油乳液的高效破乳与分离,分离过程中乳液的平均渗透通量在35000L·m‑2·h‑1以上,分离效率大于97%。

    一种通过延迟发泡制备聚乙烯醇缩醛海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7609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55083.2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延迟发泡制备聚乙烯醇缩醛海绵的方法。通过对无机发泡剂进行裹蜡处理,使得发泡剂在常温条件下由于被蜡包覆而不与酸进行反应;在高温和酸性条件下的固化过程中,聚乙烯醇与醛发生缩合反应形成交联网络结构的同时,由于温度升高,蜡逐渐溶解,使得发泡剂在固化过程中与酸接触反应进而保留气泡,制备了性能良好的聚乙烯醇缩醛海绵。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乙烯醇缩醛海绵避免了使用难以分离干净、污染大、危险系数高的常用发泡原料,在保持聚乙烯醇缩醛海绵自身优势的情况下有效得到了更加清洁无污染的聚乙烯醇缩醛海绵。可应用于日常清洁,美容,医用材料等多个领域。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和超亲油油下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04710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0232169.2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和超亲油油下超疏水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制备方法先将干净的织物放在正硅酸乙酯和含巯基硅氧烷的乙醇混合溶液中浸泡,取出放在含有氨气的反应容器中且不接触氨水的情况下反应,反应后干燥;所得到的织物放入到含有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和光引发剂加的四氢呋喃混合溶液中浸泡,取出,放入到100~400nm的紫外光灯下反应30~180min,洗净,烘干,得到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和超亲油油下超疏水的织物。该织物的水下油接触角达到162°,油下水接触角达到162°,可用于按需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离效率达到99%;同时还可以多次循环分离,分离效率也达到99%以上。

    一种蛋白在二氧化钛表面上吸附行为的仿真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1020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42694.2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白在二氧化钛表面上吸附行为的仿真调控方法。该方法为:(1)构建材料表面模型;(2)建立蛋白-表面-溶液体系模型,通过分子动力学软件模拟蛋白在表面上的吸附过程;(3)计算均方根偏差、回转半径、二级结构含量以及吸附能量随时间的变化来描述蛋白的吸附行为;(4)改变表面的孔径大小,实现对蛋白在表面上吸附行为的调控,指导制备医用二氧化钛植入材料。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省时省力的方法去模拟蛋白在生物材料表面上的吸附行为并将其可视化,提供了一种蛋白吸附构象、吸附强度的仿真调控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计算效率高,成本低廉,为开发其他生物植入材料提供了强力的工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