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点焊接排序的STL模型高效并行切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2531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360298.1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焊接排序的STL模型高效并行切层方法,首先读取STL模型构建三角面片顶点和边的索引信息,得到所有三角面片的顶点坐标、顶点索引和边索引,含三角面片信息的存储容器;然后计算所有切线段,并为切线段端点各分配一个标记数字,根据切层厚度和模型在轴方向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求出总切层数;利用与三角面片相交的切平面集合,计算该三角面片与切平面相交的切线段,为切线段端点各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记数字;再逐层调取切层,调取该层中所有切线段进行顶点焊接,通过合并重复点构建关联映射,得到一条完整封闭的切层轮廓,删除冗余点,存入当前层的轮廓集合;切层计算结束,输出切层轮廓;本发明可减少STL模型的切层耗时。

    一种基于象限区域引导的伪随机岛型扫描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53526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1202579.5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象限区域引导的伪随机岛型扫描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输入的三维模型切片数据计算获取切片的轮廓包围盒;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所得到的切片轮廓包围盒布置正方形格子,正方形格子的集合记为{Sij}p×q;步骤三,将集合{Sij}p×q中的格子逐个与输入的格子与输入的切片轮廓进行布尔求交运算得到离散切片集合{C1ij}p×q;步骤四,滤除{C1ij}p×q中为空的切片得到集合{C2ij}p×q;步骤五,对于{C2ij}p×q定义基于象限区域引导的伪随机岛形加载策略,得到最终的切片集合{Cij}p×q;步骤六,遍历集合{Cij}p×q,针对每一个离散切片求取内部扫描填充路径,得到格子路径集合{Pij}p×q。

    不同粉末复合使用的选区激光熔融送粉铺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62687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410532792.7

    申请日:2014-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粉末复合使用的选区激光熔融送粉铺粉装置,包括工作台、成形缸、喷粉装置和铺粉装置,成形缸上表面设置在工作台上,喷粉装置和铺粉装置分别设置在成形缸两侧,喷粉装置特征在于:包括喷粉电动导轨、支座、喷嘴电动导轨、喷嘴,喷嘴设置在喷嘴电动导轨上,喷嘴电动导轨通过支座设置在喷粉电动导轨上,喷粉电动导轨固定在工作台上,铺粉装置包括粉末漏斗、刮粉电动导轨和支架,粉末漏斗通过支架设置在刮粉电动导轨上,刮粉电动导轨固定在工作台上。本发明结合选择性激光熔融和激光熔覆同轴送粉技术,解决了梯度材料复合增材制造中有效回收粉末、成形任何方向梯度复杂零件的问题。

    一种用于导电银浆线路的热气流辅助激光烧结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261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44599.1

    申请日:2023-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导电银浆线路的热气流辅助激光烧结方法及装置,涉及导电银浆线路3D打印技术领域,所述烧结方法包括:采用热气流在前和激光束在后同步对沉积在电路基板上的导电银浆线路进行扫描式单次烧结,本发明通过在激光束烧结导电银浆线路前引入低温热气流预烧结,优先热分解包覆在银颗粒表面的有机物并通过气流压力为有机物挥发后呈分散状态的银颗粒提供聚合力和抑制气孔缺陷的生长,从而在激光烧结时大大促进银颗粒的晶界扩散和颈部生长,该烧结工艺相比激光烧结工艺电路致密化程度更高,导电性能更优,电路膨胀得到了有效抑制,且具有平滑的电路表面形貌,不仅避免了对基板的烧蚀而且大大提高了烧结效率。

    一种可摘局部义齿卡环三维模型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856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65399.2

    申请日:2023-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摘局部义齿卡环三维模型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将基牙三角网格曲面模型离散化为体素表示,并使用快速行进算法计算体素空间内截断符号距离场;S2:将基牙的截断符号距离场输入神经网络,得到与输入基牙匹配的可摘局部义齿卡环的截断符号距离场;S3:使用行进立方体算法将可摘局部义齿卡环的截断符号距离场转为三角网格曲面模型。本申请方案有效提升了可摘局部义齿卡环设计效率,且避免了因医师经验和水平差异导致的产品质量差距,可作为可摘局部义齿设计辅助;同时以截断符号距离场作为中间表示,将卷积模块和注意力机制模块混合使用,提升网络对形状映射关系的捕捉能力,并降低了注意力机制对训练集规模的要求。

    基于热力耦合约束的航空用轴承支架轻量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8916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911040638.7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力耦合约束的航空用轴承支架轻量化设计方法,包括:对输入原始零件模型表面进行网格划分,对原始零件模型进行热力耦合约束下应力分析,判断是否有优化空间,若有,根据应力分析结果重建模型;基于变密度法对重建模型进行拓扑优化,参考优化结果重建模型,对拓扑优化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判断是否仍有优化空间,若有,选择单胞用三维图形布尔运算操作填充至拓扑优化模型中应力仍较小的区域,完成点阵优化;为一次优化后模型添加支撑,针对添加支撑结果调整模型以尽可能减少支撑,针对二次优化结果进行应力校核。

    一种弯曲主导型压簧式点阵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983096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00844.X

    申请日:2021-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弯曲主导型压簧式点阵结构。包括多个点阵胞元,每个点阵胞元为中心对称结构,包括上圆环、下圆环、弧形支撑杆和螺旋状连杆;每个弧形支撑杆的上端和上圆环连接,下端和下圆环连接,弧形支撑杆数量为多个且在上圆环和下圆环之间均匀设置;螺旋状连杆的起点、终点为某个弧形支撑杆和上圆环、下圆环的交点,且螺旋状连杆的螺旋方向为逆时针,螺旋状连杆以弧形支撑杆为轮廓,整体呈现中凹形,螺旋状连杆在上圆环和下圆环之间均匀分布。受到载荷时,弧形支撑杆起承载作用,螺旋状连杆起支撑及缓冲作用,载荷充分被吸收承载,应力分布相比传统胞元结构承载性能更好,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在模量、强度和能量吸收上更具有优势。

    一种激光粉末床熔融任意形状识别与分区域扫描虚拟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275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279108.9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激光粉末床熔融任意形状识别与分区域扫描虚拟打印方法,通过导入外部stl几何文件或输入四边形顶点坐标构建扫描区域,输入扫描路径相对于X轴的旋转角度。根据单区域或多区域扫描需求规划每个区域的路径;在每个区域中,确定每条扫描线的起点和终点,计算激光运动过程中每一时刻激光中心的坐标,结合热流体模型,实现复杂结构体的内部填充扫描和轮廓扫描。本发明仅需输入几何模型和扫描路径的旋转角度即可生成扫描路径,无需对每种扫描区域单独构建路径算法,效率高且使得复杂几何形状路径规划条件下的激光粉末床熔融过程模拟仿真成为可能;内部填充路径可自定义不同的路径规划方案,对于分析不同扫描路径的优劣提供了更便捷的方法。

    一种基于点灯法的三维模型精确体素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4309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020742.6

    申请日:2020-0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点灯法的三维模型体精确分区体素化方法,本发明主要包含:输入三维模型文件,并对模型内部进行四面体剖分处理,对三维模型内部的四面体和顶点数据进行统计整合,确立模型的最小AABB'包围盒;接着对每个四面体做点灯法处理,得到以模型内部为主体的体素化模型modelA;对每个四面体做桁架构造法处理,得到由所有四面体的边角所构成的骨架体素结构模型modelB;最后,对前面两步得到的模型进行体素求并,合成得到最终的体素化模型modelvoxel,本发明三维模型实体分区体素化方法具有极高的适应性和可操控性,大幅提高了体素化的效率,能有效应对多模型和复杂模型下的体素化漏洞问题。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变密度Gyroid晶格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91512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073428.4

    申请日:2020-01-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变密度Gyroid晶格结构设计方法,首先得到Gyroid晶格结构的关键值t—热阻RG对应关系;接着得到模型的热分布数值云图;进一步根据模型三维空间内的温度数值对模型内部进行区域划分,计算出理想状况下的模型内部各区域分配的关键值t大小和热阻RG大小,形成一组数据;接着通过调整关键值t的取值区间,进入上一步的迭代循环,直至关键值t到达限制的上下限;最后比较迭代循环过程得到的各组数据,取整体热阻值R0最大的模型的内部区域关键值t的分布,并进行模型建模。通过该种设计方法得到优化后的具有隔热功能的变密度Gyroid晶格结构,能够实现热工况条件下复杂模型的高实用性、高适应性的优化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