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88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99378.8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M7/5387 , H02M7/483 , H02M1/00 , H02M1/32 , G01R19/165 , G01R19/00 , G01R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环流控制方法和装置,当控制器检测到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出现短时过载时,检测其中的多个桥臂电流瞬时值;按照各桥臂电流瞬时值,分别计算三相桥臂环流测量值和三相输出电流瞬时值;对三相输出电流瞬时值的绝对值进行加权叠加,得到三相桥臂环流目标值;计算三相桥臂环流目标值和三相桥臂环流测量值的三相环流差值;按照三相环流差值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进行比例控制,以降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桥臂电流峰值。从而通过生成并控制三相桥臂环流跟踪目标值,使各桥臂电流的正负向峰值均衡,降低桥臂电流出现的最大峰值,能够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情况下提高MMC的短时过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3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84816.3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海缆反极性电压抑制方法和相关装置,当架空线或陆上受端换流站端口发生极间故障时,在海上送端换流站过流闭锁后优化全桥子模块的闭锁逻辑,控制海上送端换流站的换流器同一桥臂一部分全桥子模块输出负压,另一部分全桥子模块输出电压为零,抑制了海缆端口反极性电压,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针对海上风电海缆与架空线混合输电系统因直流极间故障导致的直流海缆反极性电压抑制的有效方法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3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31888.4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谐波海上风电送出装置滤波配置方法和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谐波抑制技术领域,获取待配置风电送出装置的拓扑结构图,并根据拓扑结构图生成滤波器工频参数,基于滤波器工频参数对待配置风电送出装置的滤波器进行高频组波分析,得到滤波电容值和期望工频阻抗,根据滤波电容值、期望工频阻抗和预设的滤波电阻函数,确定待配置风电送出装置的滤波电阻值和滤波电感值,采用滤波电阻值、滤波电感值和滤波电容值作为滤波器的滤波配置参数。解决了现有在送端采用二极管元件的单向电流型不控整流换流器以实现风电送出,但风电场不控整流需开展谐波治理,需要额外配置交直流滤波装置,提高了送端采用二极管方案的造价成本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840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431909.2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源型换流器谐波抑制方法和装置,通过分析交流侧特定次电流谐波分量与电压源型换流器交直流侧谐波的相互作用机理,定义了交流侧电流谐波与交流侧电压谐波、直流侧直流电压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主作用关系,建立交流侧系统电压存在畸变时的控制策略,令交流侧系统电压谐波分量产生的交流侧电流谐波分量与直流侧电压直流分量作用产生的交流侧电流谐波分量互相抵消,从而实现了特定次交流侧电流谐波分量的抑制。解决了现有的电压源型换流器谐波抑制方法无法计及换流器交直流侧不同频次的谐波分量之间的相互作用,难以分析特定阶次谐波的变化对其他分量的影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50581.7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子模块过压抑制方法和系统,涉及直流输电技术领域。该子模块过压抑制方法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运行数据进行双环解耦控制并进行三相坐标变换,生成三相调制比;未出现子模块过压时,采用三相调制比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内的桥臂的调制波进行调制,生成桥臂调制数据;出现子模块过压时,基于子模块运行电压进行调制波调节系数计算,生成调制波调节系数;采用三相调制比和调制波调节系数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内的桥臂的调制波进行调制,通过调制信号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内的子模块进行过压抑制。本发明无需进行控制切换,便可及时投入相应的子模块,实现子模块过压抑制,在实现控制效果的同时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362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89082.6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短路模拟试验平台,包括:上吊架、下吊架和开放式绕组结构,开放式绕组结构包括多个导线层,多个导线层呈同心圆结构,且导线层由裸导线绕制而成;多个导线层通过绝缘撑条隔离;绝缘撑条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绝缘垫块;绝缘垫块远离绝缘撑条的一侧开设有用于绕制裸导线的绕线槽;裸导线与绕线槽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绝缘垫片;绝缘垫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绝缘撑条上,并通过固定件与绝缘撑条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使用更加灵活、便利,同时更加贴近真实匝间短路故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33613.8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避雷器的电阻片加速老化试验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交流滤波器中避雷器的稳态电压谐波频谱、避雷器参考电压、电阻片参考电压和工频频率;从稳态电压谐波频谱获取主频电压、主频谐波次数和总谐波电压幅值;根据避雷器参考电压和总谐波电压幅值计算得到荷电率;根据主频电压、主频谐波次数、避雷器参考电压、工频频率、荷电率和电阻片参考电压计算得到主频谐波电压荷电率、波形频率和试验电压;获取老化试验参数和加速老化试验电压波形并依其对避雷器中每个电阻片进行老化试验得到功率损耗‑时间关系曲线图。该方法实现了避雷器在多次谐波电压叠加下老化特性试验,得到通过稳定性试验的避雷器,提高交流滤波器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07519.9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丽娟 , 侯婷 , 林信 , 李凌飞 , 庞华 , 刘先富 , 金沐蓉 , 方明 , 符贤 , 韦俊韬 , 于明 , 卢毓欣 , 辛清明 , 冯俊杰 , 魏伟 , 李岩 , 袁智勇 , 赵晓斌 , 邹常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端大系统可靠性跟踪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基于OPA模型生成连锁故障数据;基于图论计算每次部件停运后,其他部件的预期故障次数,以识别输电系统中的易损部件;根据所述易损部件,计算最优减载;设置基于模糊熵权法的传动部件综合风险责任评价指标,以辨识送端大系统的可靠性薄弱环节,能更全面地识别送端大系统的薄弱环节,实现系统的可靠性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7104.3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滤波器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系统和设备,本发明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交流滤波器的参数优化设计请求,获取参数优化设计请求对应的交流滤波器信息;从交流滤波器信息中获取交流母线基波电压、交流母线在预设次数谐波畸变率和预设次数谐波电流,计算多个交流滤波器并联的最大阻抗值;基于交流滤波器信息和最大阻抗值,确定交流滤波器的最小主电容值和电容器容量;基于交流滤波器的最小主电容值、电容器容量和预设电容器单位容量造价,确定交流滤波器谐波阻抗的参数最优值。解决了现有滤波器优化方法计算量巨大,优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对交流滤波器性能和定值的综合考虑,确定多调谐交流滤波器关键参数的优化取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361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0828800.2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共用直流耗能装置的并联直流系统,包括:多个送端换流器和多个受端换流器和直流耗能装置;对于送端换流器和受端换流器构成的对称单极并联直流系统;一组直流耗能装置两端分别通过开关与不同对称单极并联直流系统的直流侧正、负极极线相连,实现对称单极多回并联直流系统的直流耗能装置的共用;对于两个送端换流器和两个受端换流器构成的双极并联直流系统,多回双极并联直流系统的正极线和中性线间共用一组直流耗能装置,所述的多回双极并联直流系统的负极线和中性线间共用另一组直流耗能装置,实现双极多回并联直流系统共用两组直流耗能装置。通过共用直流耗能装置,减少直流耗能装置的组数,能够显著降低设备成本和占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