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球透镜组、全微球光学纳米显微镜

    公开(公告)号:CN1158402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55463.5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球透镜组、全微球光学纳米显微镜。发明提供一种微球透镜组,包括:若干个微球透镜,若干个所述微球透镜按照同轴心的方式垂直叠置构成。本发明通过设计多个微球透镜构成的透镜组,达到超越单个光学微球的放大率以及实像成像模式,进而使得投影到光学相机上的纳米结构的像可以直接被分辨出来,实现全微球的光学纳米显微成像。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微球光学纳米显微镜,包括:光源装置;微球透镜组;透镜组支架;光电转换装置。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全微球光学纳米显微镜,其具有对纳米结构的样品进行实像放大的能力,使之处于光电转换装置可分辨的尺度范围内,并且具有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分辨率高,结构小巧便携等优点。

    基于微透镜阵列曝光工艺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参数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997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84133.9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曝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曝光工艺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参数调节方法。质量检测方法包括步骤:建立可识别出每一曝光点图案类别的曝光图案检测模型;图案类别包括合格图案及不合格图案;设定初始曝光参数并获取经MLA曝光工艺得到的曝光图像;将曝光图像输入至曝光图案检测模型中以生成每一曝光点对应图案类别的数据信息集;根据数据信息集判断曝光点的图案类别并统计曝光图像中合格图案与不合格图案的曝光点数量,以得到合格图案的曝光点数量占全部曝光点数量的比例。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自动识别合格图案与不合格图案,从而自动化得到MLA曝光质量的合格率,有效提升质量检测精度和速度。

    激光烧蚀制备碳点的方法及该碳点与银纳米颗粒的复合物在SERS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362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431044.X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激光烧蚀制备碳点的方法及该碳点与银纳米颗粒的复合物在SERS的应用,该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碳材料溶于碱性溶液,在超声振荡条件下用激光器对碳材料进行烧蚀。采用同样的加工方法在去离子水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烧蚀银靶,制备不同形貌的银纳米颗粒。将两种颗粒混合作为SERS基底,用来对探针分子进行痕量检测。本发明制备工艺快捷,周期较短,节约能源,绿色环保;可以采用添加剂对产物进行直接结构调控,合成的碳点尺寸小,纯度高,形貌均一,稳定性好;制备的碳点和银纳米颗粒直接复合,工艺简单,作为SERS检测的基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

    一种基片转运装置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299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74403.5

    申请日:2022-01-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片转运装置,包括真空发生器、气体吹送器、转运机构和吹扫器;转运机构包括托架;托架适于平移,其设有用于承载基片的承载面;承载面设有若干吸附孔;各吸附孔均连通真空发生器;吹扫器安装于托架且设有吹气通道;吹气通道连通气体吹送器,其相对承载面倾斜朝上延伸且出气口朝向承载面所在一侧;吹气通道的出气口的下端设有倾斜朝下的第一导风面;第一导风面所在平面与承载面所在平面的交线相对吸附于承载面上的基片的任意部位均较靠近于吹气通道的出气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片转运装置能够可靠地对基片进行转运,降低基片受损风险,以及保证基片及其表面上的光刻胶的清洁度。

    沉积氧化铝纳米涂层的柔性铜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6853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443225.4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周锐 赖俊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积氧化铝纳米涂层的柔性铜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步骤包括:先清洗铜网,然后将铝箔固定在铜网上,最后用脉冲光纤激光一步熔覆铝箔将氧化铝沉积到铜网表面,使得铜网表面制造出微纳米结构涂层。本发明制备的亲水疏油的柔性铜网具有较高的水下油接触角和很小的滚动角,分离能力突出,耐久性良好,并且能够根据基底的柔性对其作出变形设计,能够灵活地应用在环保、生物医药、仿生学、材料学等多个领域;且该方法操作简单直接,具有制备过程便捷、时间短以及成本低等优点。

    激光烧蚀制备碳点的方法及该碳点与银纳米颗粒的复合物在SERS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362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431044.X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激光烧蚀制备碳点的方法及该碳点与银纳米颗粒的复合物在SERS的应用,该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碳材料溶于碱性溶液,在超声振荡条件下用激光器对碳材料进行烧蚀。采用同样的加工方法在去离子水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烧蚀银靶,制备不同形貌的银纳米颗粒。将两种颗粒混合作为SERS基底,用来对探针分子进行痕量检测。本发明制备工艺快捷,周期较短,节约能源,绿色环保;可以采用添加剂对产物进行直接结构调控,合成的碳点尺寸小,纯度高,形貌均一,稳定性好;制备的碳点和银纳米颗粒直接复合,工艺简单,作为SERS检测的基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

    一种具有超双疏性的铜网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8159735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711476785.X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周锐 林圣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双疏性的铜网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激光直写技术在铜片表面加工出微孔阵列,将铜片制备成铜网,然后用激光进行表面微处理,加工出微纳双重结构,获得超双疏性铜网,其具有油下超疏水和水下超疏油性能,可同时用于过滤轻油和重油。本发明的铜网可用于油水分离,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可靠、油水分离率高、可同时分离轻油和重油、稳定性好等优点。

    一种具有超双疏性的铜网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815973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76785.X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周锐 林圣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双疏性的铜网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激光直写技术在铜片表面加工出微孔阵列,将铜片制备成铜网,然后用激光进行表面微处理,加工出微纳双重结构,获得超双疏性铜网,其具有油下超疏水和水下超疏油性能,可同时用于过滤轻油和重油。本发明的铜网可用于油水分离,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可靠、油水分离率高、可同时分离轻油和重油、稳定性好等优点。

    一种载银硅藻土炭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4750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011575.1

    申请日:2018-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银硅藻土炭膜及其制备方法,先将一定量的食品级硅藻土用去离子水清洗,除去其中的杂质,并放入烘箱中干燥;然后把硅藻土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使银离子固载在硅藻土孔隙中;紧接着将处理过的硅藻土用去离子水去除未固载的银离子;再接着将硅藻土再浸入硼氢化钠中进行还原,制备出载银硅藻土,并清洗两次;最后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载银硅藻土、活性炭和聚乙烯,混合均匀,装入模具高温烧结,制备成载银硅藻土炭膜。本发明的载银硅藻土炭膜除菌性能和耐冲洗性能卓越,且成本低廉、材料来源广泛,利于大规模生产,在净水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片承载及吹扫装置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938970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20176207.4

    申请日:2022-01-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片承载及吹扫装置。基片承载及吹扫装置包括真空发生器、气体吹送器和载台;载台顶端设有气流槽;气流槽的槽壁设有朝向气流槽的吹扫孔;吹扫孔连通气体吹送器,以接入气流并朝向气流槽内吹出气体;气流槽的槽底设有承载槽;承载槽与基片匹配;承载槽的槽底设有若干支承基片的凸起部和沿竖直方向贯通的通孔;凸起部的顶端设有吸附孔;各凸起部沿通孔的周向布设;吸附孔连通真空发生器,各吸附孔内的空气由真空发生器进行抽吸且能够处于真空状态;基片支承于凸起部上时,其上表面低于或齐平于气流槽的槽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片承载及吹扫装置,其能够灵活地对基片进行装载,对基片的定位准确,基片损伤风险小且清洁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