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核酸适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2784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62899.2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核酸适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核酸。提供具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的核酸适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的核酸适体具有G四聚体结构或者茎环结构,制备方法包括:设计并合成单链DNA随机寡核苷酸库,筛选目的寡核苷酸序列,并通过流式分析法鉴定其与靶蛋白结合的特异性和亲和力。筛选获得的核酸适体无毒性,分子量小,渗透性好,易于合成与标记,只特异性识别EpCAM蛋白,并且特异性识别表达EpCAM蛋白的细胞系,对不表达此蛋白的细胞系不具有识别功能。

    一种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分型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88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35510.8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分型分析方法,通过肿瘤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PD‑L1+、EpCAM+)与免疫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PD‑L1+、EpCAM‑)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的不同,设计PD‑L1蛋白识别适体PD‑L1‑L、EpCAM蛋白识别适体EpCAM‑L以及分子信标Connector。当DNA探针识别细胞外囊泡时,肿瘤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的Cy5‑PD‑L1‑L适体荧光淬灭,Connector的荧光信号恢复,而免疫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无响应,从而对两种细胞外囊泡进行分型分析。本发明方法的优势在于,使用基于双适体与双开关的策略可对不同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进行分型分析,并且避免了单种适体识别可造成的假阳性信号。

    一种基于代谢标记策略的新生肿瘤源外泌体选择性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4951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40291.8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谢标记策略的新生肿瘤源外泌体选择性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非天然糖对肿瘤靶标进行糖代谢标记使得新生外泌体带有叠氮基团;2)分离外泌体或获取具有外泌体的样品;3)在步骤2)的外泌体或具有外泌体的样品中加入能与靶标蛋白以及叠氮基团反应的捕获连接体,所述的捕获连接体为DBCO‑肿瘤靶标蛋白适配体‑Biotin;4)接着加入单链DNA结合蛋白SSB;5)对修饰上捕获连接体的外泌体进行捕获及分离,得到的外泌体即定义为新生肿瘤源外泌体。本发明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外泌体表面蛋白表达的情况下在混合体系样本中靶向亲和识别新生肿瘤源外泌体,从而更有效的进行新生肿瘤源外泌体分析。

    一种外泌体PD-L1糖基化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49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75939.4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泌体PD‑L1糖基化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PD‑L1适体即序列PDL1‑S‑T1,标记外泌体PD‑L1;2)通过修饰环炔基DBCO的DNA即序列DBCO‑S‑T2,与代谢标记的外泌体表面糖上叠氮的无铜环加成反应标记外泌体的糖;3)加入DNA连接臂,所述的连接臂分别具有和序列PDL1‑S‑T1的至少一段互补的序列以及和序列DBCO‑S‑T2的至少一段互补的序列;4)加入探针H1和H2,其中,所述的探针H1和探针H2互补,且其中一探针分别具有和序列PDL1‑S‑T1的至少一段互补的序列以及和序列DBCO‑S‑T2的至少一段互补的序列;5)扩增,检测扩增信号,得到外泌体PD‑L1糖基化信息。

    一种新冠病毒SARS-CoV-2抗原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746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626139.7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冠病毒SARS‑CoV‑2抗原的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新冠病毒SARS‑CoV‑2S蛋白免疫磁珠捕获纳米粒子与S蛋白发生特异性免疫之后,与免疫金信号纳米粒子孵育,构筑成三明治夹心结构;然后通过拉曼光谱仪,可直接测出其SERS信号,在5分钟内特异性检测出新冠病毒SARS‑CoV‑2蛋白,并且还能特异性检测出SARS‑COV‑2的假病毒及变异假病毒和稀释于人唾液中的假病毒。通过上述方式不需进行核酸提取或依赖抗体进行检测,同时具有稳定性好、特异性和亲和力更高、免疫原性低、易于化学修饰、操作简便等优势,并且能在五分钟内实现新冠病毒SARS‑CoV‑2抗原及变异病毒的快速检测,为早期检测2019SARS‑CoV‑2病原体创造了条件。

    一种外泌体PD-L1的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918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125651.3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泌体PD‑L1的研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细胞与非天然糖共培养,细胞泌出含有非天然糖的外泌体;2)将功能性探针标记到非天然糖上,所述的功能性探针具有第一标记;3)适体识别外泌体表面的蛋白,所述的适体具有第二标记;4)第一标记同第二标记相互作用,检测该相互作用的效果,从而检测外泌体蛋白的糖基化信息。即可原位检测外泌体PD‑L1的糖基化,操作简单,无需裂解细胞等侵入性操作,保持细胞的完整性和功能。

    具有光交联基团双吖丙啶的DNA碱基类似物及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564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83256.0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具有光交联基团双吖丙啶的DNA碱基类似物及合成方法,涉及一种DNA碱基类似物及其合成方法。所述具有光交联基团双吖丙啶的DNA碱基类似物为双吖丙啶亚磷酰胺单体。在化合物1的基础上连接带有两个羟基的中间产物,引入原料1-氨基-己二醇,利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1-羟基苯并三氮唑的缩合作用下形成酰胺键,得到中间产物2,再引入原料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氯甲烷,以吡啶和二氯甲烷为溶剂,4-二甲氨基吡啶的催化作用下,得到中间产物3并引入原料2-氰乙基N,N-二异丙基氯代亚磷酰胺,以N,N-二异丙基乙基胺为碱和催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在无水无氧反应条件下,得到最终产物。

    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核酸适体EpCAMC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09427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28257.5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核酸适体EpCAM C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核酸。提供具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的核酸适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的核酸适体具有G四聚体结构或者茎环结构,制备方法包括:设计并合成单链DNA随机寡核苷酸库,筛选目的寡核苷酸序列,并通过流式分析法鉴定其与靶蛋白结合的特异性和亲和力。筛选获得的核酸适体无毒性,分子量小,渗透性好,易于合成与标记,只特异性识别EpCAM蛋白,并且特异性识别表达EpCAM蛋白的细胞系,对不表达此蛋白的细胞系不具有识别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