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53922C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510096770.1
申请日:2005-09-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间的杂交方法涉及一种杂色鲍遗传改良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是采用不同地理种群的杂色鲍进行杂交的方法。提供一种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间的杂交方法。将鲍放入16~18℃的海水中,再升温进行亲鲍的同步促熟培养,饵料组成及含量为江蓠100、石莼30~60、裙带菜20~50、螺旋藻1~15;在杂色鲍的头部或腹足部注射5-羟色胺,与另一产地杂色鲍同步产卵排精;将精子与卵子人工授精,得杂交后代。可保证长途运输存活率,采用合理饵料搭配饲养促成两群体亲鲍同步成熟;采用5-羟色胺注射催产达到配子的同步排放,克服了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地理隔离、性成熟和配子排放生理差异,可促进性腺的同步成熟与配子同步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90732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43342.6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东风螺活体取样方法,包括:挑选健康且活力正常的东风螺,放置于提前使用高锰酸钾消毒过的容器内,使用2.5%的海水酒精麻醉,处于麻醉状态后,用消毒过的剪刀取水管的一半或足肌后部、侧面的任一部位,约等于水管大小的一半,随后使用75%酒精消毒,再涂上红霉素软膏,置于紫外消毒过的海水中解除麻醉,随后无沙培养7天,第七天铺沙并投喂,若螺可以正常钻沙和摄食,则表明活体取样基本成功。约3周再生组织可以长出并于5周左右长成,长成后伤口完全恢复,东风螺生存状态可完全恢复正常。本发明方法可使东风螺活体取样成活率高达95%以上,对于体长2cm以上的螺,所取样品可用于重测序,对东风螺育种等各种实验的开展有重要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7395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85969.2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4W4/38 , G06N3/0985 , G06N3/084 , G01N33/18 , H04W52/24 , H04W52/22 , H04W52/38 , H04B13/02 , H04B11/00
Abstract: 基于元学习及NOMA的水声网络水质监测数据搜集方法,涉及水下通信领域。在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的水声网络水质监测数据搜集方法中,搜集海洋瞬时信道状态,根据瞬时信道状态利用元学习调整水声节点发送信号的功率分配因子;元学习模型使用已知水声节点历史信道状态及其对应最优功率分配因子作为训练任务集、当前海域测得少量样本作为测试任务集;在训练过程中利用梯度下降法更新参数,根据瞬时信道状态计算出最佳功率分配因子,以达到适应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616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859877.5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东风螺集约化高效养殖系统及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由立体多层支撑架和新型养殖箱组成,新型养殖箱中央设置凹形喂料槽,喂料槽两侧底层为镂空层,镂空层上为东风螺栖息沙层,沙层表面与喂料槽上端在同一水平面,在养殖箱的一端设有上下进水管,在养殖箱的另一端设上下层排水管;还包括循环水处理系统和纯氧发生系统,各养殖箱的尾水经排水系统收集汇集后统一通过循环水处理系统过滤、生物净化、氮磷去除等处理,通过与纯氧结合供东风螺养殖循环使用,在养殖期间只需定期补充一定量新鲜海水保证东风螺健康正常生长。适合室内单层建筑或楼房集约化养殖,土地利用率高、用水量低,抗台风、受环境变化影响小,实现东风螺高效稳定养殖。
-
公开(公告)号:CN11546247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25965.7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23K50/80 , A23K10/30 , A23K20/111 , A23K10/22 , A23K20/147 , A23K10/37 , A23K20/158 , A23K20/105 , A23K20/174 , A23K20/20 , A23K20/28 , A23K20/163 , A23K40/20
Abstract: 一种增强免疫力和改善肠道菌群的鲍配合饲料及其应用,属于水产饲料技术领域。所述鲍配合饲料包含:鱼粉、谷朊粉、豆粕、高筋面粉、海带粉、粘合剂、大豆磷脂、磷酸二氢钙、氯化胆碱、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褐藻酸钠、姜黄素。所述配合饲料在鲍养殖中应用,能激发哈维氏弧菌感染后鲍的细胞免疫响应,降低哈维氏弧菌感染的死亡率;促进鲍的生长和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和增殖,减少饲料浪费从而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鲍血清和肝脏抗氧化酶活,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产生从而保护肝脏健康。姜黄素为纯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可持续替代抗生素的潜力,降低因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导致细菌耐药性、药物残留和肠道菌群失衡的可能性,对鲍的生长和生存有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43184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23274.7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B5/0245 , A61B5/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图像处理的水生动物心率检测方法,通过获取水生动物腹面视频图像序列,选取心脏、背景感兴趣区域并保持追踪,采用多数据集联合分析法提取出二者共有的环境噪声分量并置零;随后根据双色反射模型,进一步消除其中的静态成分,并选出镜面反射成分、漫反射成分;再对镜面反射成分、漫反射成分组成的时间信号序列进行独立成分分析,通过相关性计算得到包含心率信息最多的独立成分;最后对其进行频域分解,并根据水生动物特有的心率范围筛选出频域上匹配度最高的子成分,再输出心动波形图输出或计算心率数值;本方案为非接触式检测水生动物心率提供一种鲁棒和准确的方法,在水产养殖监测和生物抗逆性评估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37588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20529.4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鲍单个体食物转化率精准测评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包括生长性状测评子系统、饵料处理子系统、循环水养殖子系统、残饵处理子系统及数据处理子系统;所述生长性状测评子系统用于测定鲍个体投喂前后的基础生长指标,所述饵料处理子系统对用于将投喂的饵料进行清洗及烘干,使投喂的饵料均一化后投喂至循环水养殖子系统内;所述残饵处理子系统用于将每只鲍的残饵进行单独收集、清洗、烘干及称量;所述数据处理子系统用于将获取的数据包括鲍的生长指标、个体摄食量、残饵重量进行统计分析。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因无法测定鲍等腹足贝类的饵料摄食量及食物转化率,而造成无法对其食物转化率性状进行遗传选育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78771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35566.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51
Abstract: 一种东风螺自净式喷淋养殖设施及养殖方法,涉及水产养殖。东风螺自净式喷淋养殖设施设有池底分隔装置、上下层排水装置、栖息沙层、氧气与喷淋装置。将东风螺自净式喷淋养殖设施搭建好,向池中排放海水浸没沙层,消毒,浸泡,用淡水将沙层清洗,再排放沙滤海水并投放螺苗;若是投放为刚附着变态不久的螺苗,则在第一个月选择投喂新鲜的牡蛎以促进其快速生长;每天全池排水一次,清理完残饵后拔掉止水管,水通过沙层从胶板下层的排水管排水门中流出;当池中水位排放到距沙面2~3cm时,插上止水管并打开进水管开关,待水位加到接近排水管深度时,再关闭进水管开关并打开喷淋管开关进行喷淋,最终超出的水量将会通过止水管的排水孔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178770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35456.0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51
Abstract: 一种东风螺家系建立和良种选育方法,涉及水产遗传育种技术。将每一对亲螺单独养殖在养殖箱内,自产卵开始选出孵化率和变态率高的个体作为备选家系,自产卵至育苗、养成,每一对亲螺的后代都分别饲养,建立家系,养殖期间不断淘汰,剩余家系作为下一代选育的基本家系;在东风螺生长的三个时期,即幼体变态附着阶段、中间培育阶段以及养成阶段进行筛选,淘汰生长速度慢、抗逆性差的家系,优选出的家系作为下一代选育的基本家系。通过对东风螺不同家系的建立,可选育出抗逆、高产的新品系;根据家系建立的特点,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可进行东风螺的遗传学特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4004855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79120.X
申请日:2014-06-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6 , C12Q2537/143 , C12Q2565/125
Abstract: 绿鲍与皱纹盘鲍杂交种的二步PCR分子鉴定方法,涉及一种鲍的DNA分子标记检测。(1)采用海洋动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绿鲍、皱纹盘鲍及其杂交子一代基因组DNA;(2)以所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多重PCR和常规PCR的平行扩增;(3)PCR扩增反应程序为:多重PCR反应程序和常规PCR反应程序;(4)对两个PCR反应扩增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5)将电泳图谱与标准图谱进行比对;(6)对电泳结果图谱进行分析。利用绿鲍和皱纹盘鲍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的种间特异性位点,检测时间短、结果直观,检测成本低、检测技术易于操作,可准确、简单、快捷的对杂交种的真伪进行检测,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
-
-
-
-
-
-
-
-